古樟园,吴中第一树的气魄
★旅游地点:苏州西山古樟园
冬天是西山的旅游淡季,古樟园门口的停车位虽然不多,但还是空了一大半,估计不是什么出名的景点。
门口有一座三间的石牌坊,上面刻着“古樟植物园”五个大字。我原来以为所谓的古樟园,卖点就在于两棵古樟树,应该是个很小的景点。
看来我们猜测错误,既然称到植物园,想来至少地理范围应该够大,植物种类应该够多,绝对不仅仅限于古樟树而已。
古樟园的外墙是黄色的,乍一看还以为是寺庙呢。说不定,古樟园在历史上还真有可能是某座禅院。
大门颇具古典特色,可能这也是苏州景点的特色,几乎所有的景区大门都被建造成古色古香的模样。
进门是一座高高的拱桥,看起来倒还真有点像是古旧的样子,可能是原来的旧物。拱形的幅度很大,倒印在水里就是一个完美的圆。
可惜的是两岸尽是枯枝败叶,一派冬天的萧条景象。如果是夏日绿荫遍河的话,看起来应该有点植物园的模样。
过了桥倒是看到了很多株梅花,可惜的是我们来得还是稍稍有点嫌早了些,梅花们还在冬天的寒风里积攒着力量,大部分梅树还只是绽开了一根两根枝丫,多数还含着苞羞红着脸蛋儿,那娇娇怯怯的小模样儿,也挺惹人怜爱的。
不远处有一方池塘,很小,周围也没有什么建筑,塘边的芦苇也是低垂着脑袋,芦花也凋谢得差不多了。倒是远处的山峦,给这方毫不起眼的池塘增添了一两抹的亮色。
植物园还是有的,里面有不少多肉植物,但没有用温室,似乎也没有好好地打理,只有几株仙人类的植物比较大,其他的多肉都是很家常的样子,完全看不出植物园应该有的规模,让人有点小失望。
再过去还有一方湖泊,看得出这里经过了精心的建设,湖边有亭台,可以临水照水。因为有了古色古香的建筑,湖泊似乎也多了几分优雅的味道。
当然,古樟园的核心景点就是两株古樟树了,虽然现在不是夏天,看不到浓荫蔽日的壮观景象。看其树干,就可以想像得出来,一旦它们枝繁叶茂,该是怎样的风华。
这两株古樟真正的古树,一株栽于元代,另一株据说栽种于宋代,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树高达四十多米,需要把头完全仰起来才能看到树梢。
如果是夏天,我们是看不到这样的高度的,因为密密的叶子早就把天空遮得严严实实。不过樟树是常绿树,虽然它喜欢掉叶子,但是冬天依然还是能看到绿叶的,只是看着不那么繁盛而已。
古树除了高度,其周长也足以让人咋舌,枝干粗得需要好几个成年人合抱。这两棵古樟有着自己的名字,元代的“争雄”周长超过五米,宋代的叫“独威”,树干周长达九米,大树的覆盖面积一千一百平方米,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吴中第一树”。
就因为这两棵古樟,才有了现在的这个古樟植物园。说句老实话,除了它们,整个公园也实在没有什么亮点。
古樟树的北边有亭,额题两字“独悟”,很有禅味,柱上的对联是“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写得极是洒脱。
从旁边的长廊走下去,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池塘。中间有座折桥,可以通往湖心。
看到偶尔还残留的一点枯枝,我们终于看出来,这分明是一片荷塘。好吧,果然看植物园,还是夏天比较适宜。
而我们看到的黄色墙体,总算在古樟之西找到了答案。这里有慈航堂、如愿斋,这名字一听就知道是寺庙的建筑。慈航堂单檐歇山式,供奉杨枝观音。旁边有一块《重建城隍庙记》和功德碑,都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东西。这两株古樟,可能就是旧时老城隍庙的树吧?
一旁有片竹林,虽然冬天看到这片翠绿让人眼前一亮,但看多了竹海的我们,对这片小竹园实在产生不出惊艳的感觉。
很显然,这就是一座因树兴建的公园,所有看起来比较古旧或者精致的景点,都在古樟这一带。其实古樟园本身也不大,边边角角走一圈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夹岸枯枝相对立,参天古木荫犹浓。
初疑碧叶春还在,苍水裁云始是冬。
——七绝
自驾游:苏州西山包山禅寺
2月暮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