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学书法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这一年,柳公权离开故乡去了长安,他打算在长安拜师,学习书法。他来到了灞桥,灞桥又称销魂桥,在唐代十分有名,人们常常在灞桥送别宾客,并在此折柳赠诗。所以灞桥每天都挤满了人。这日,柳公权走在灞桥柳荫路上,忽然看见前面挂着一个白布幌子,幌上写着三个大字:“字画汤”。这三个字笔法飘逸洒脱,颇具王羲之的神韵。透过屏风,只见人潮涌动,不时有人手拿字画迎面走来。
柳公权推测,这是个字画摊子,人们从这里买了字画,再到灞桥和亲友道别,更能表达彼此情意。柳公权快步走到“字画汤”的摊子前,他看到在他周围挂满了字画,有条屏,有横幅,令人眼花缭乱。再看那字,楷书如泰山磐石,行书似云中飞鹤,字里行间,渗透出魅人的神韵,足见作者的深厚造诣。柳公权不禁惊呼:“这才是我要找的老师啊!”
正当他发呆的时候,忽然“哐啷”一声,他旁边的中年男子往铜盆里扔了一枚铜钱,取下一幅条屏,说道:“这条屏我买下了。”说罢,转身离开了。这时,柳公权才发现铜盆旁坐着一个瘦老头。老人没有双臂,身体僵硬地坐在地上,像一段枯朽的树桩,但他的眼睛仍闪烁着光芒。柳公权心中想:这个老头就是“字画汤”了吧。这老头卖字画从来不讲价钱,买字画的人愿意出多少就多少,只要把钱扔进铜盆里就行了。
到了下午,买字画的人渐渐走了,只剩下字画汤一个人。柳公权也想离开,但他的腿好像被铅填满了。老人见他在摊子前徘徊,就说:“年轻人,别在那里愣着。来帮我收拾东西吧!”柳公权巴不得老人招呼。他赶紧过来,取下字画,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放进两个箱子里,他挑起箱子说道:“师父,我送你回家吧!”老人哈哈地笑了,没有拒绝。柳公权挑着担,二人一起回了家。
在老人的家门口,柳公权停了下来。他对老人说:“师父,请收下我吧。我可以向您学习书法,也可以照顾您的生活。您不会拒绝吧?”断臂老人说道:“哈哈,今天,你在我的画摊前等了一天。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能看透你的心思。我想问你,在这长安城里有很多名家都擅长书画,你为什么要选我当你的老师呢?”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把柳公权难住了。突然,他记起了刚才看到的情景,大声说道: “因为您老人家不爱钱!” 老人对这个回答很满意,开心地笑了。“哈哈哈,不爱钱,不爱钱!好,我收下你这个徒弟了!”
后来,老人把他以前的遭遇告诉了柳公权。原来,老人年轻的时候是皇帝身边的书待诏。安史之乱后,他落入了叛军手里,一位叛军将领听说他的字写得好,就要他写文书。老人严词拒绝了他的要求,叛将怒不可遏,用刀砍掉了他的双臂。从那时起,老人开始练习用脚趾写字绘画,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功了。听了老人这段坎坷的经历后,柳公权对老人更加敬重了。
在老人的指导下,柳公权的书法进步很快,但是他并不满意,有一天,他问老人:“师父,你有什么写字秘诀吗?请传授给我吧。”老人想了想,很严肃地说:“我写了大半辈子字了,到现在还不知道有什么写字秘诀。但我总结了四句话,可能对你有用处。”柳公权问道:“师父,什么话?”老人说:“写字要笔正,做人要心正。笔正靠心正,心正笔才正。”此后柳公权苦苦思索,有一天他高兴地对老人说:“师父,我懂了!”老人说:“好!你说给我听听。”柳公权说:“要想练好字,先要学做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练好字。” 听了这话,老人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