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超丨生活的强者

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的农村妇女。和许许多多的母亲一样,生长在一个令人振奋又满是血泪的年代。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中国人特有的刚强养育了自己的孩子,带领乡亲致富,留给自己的只有满头银发,总想写写母亲,又怕写不好,因为在母亲身上,有很多我还没有读懂的东西。

看看今天的生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子是值得很多人回忆的,母亲就出生在那个年代,兄妹八人,母亲排行老大,生活的重担压在母亲的肩头,那时的生活很单调,只是为了生计、为了填饱肚子,为了一家人不经常挨饿。日出日落、田间地头、茅草屋里,这就是母亲生活的全部。那是母亲才十几岁,如果说生活锻炼了母亲坚强的性格,那么生活也剥夺了母亲受教育的权利,母亲来到这个家,用血和汗养育了我们姐弟三人,我们能健康成长,来自于母亲痛苦的挣扎;我们能受到一次更高的教育,来自于母亲远见的目光;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于母亲精神的感召。记得上村小时,为了凑齐几元的学费,一连好几天,母亲挑着鸡蛋一大早来到城里买,一大家好几十口人,日子是不好过的,无论谁家缺了吃的或者有了困难,母亲都毫不犹豫的给与帮助,哪怕让自己的孩子饿着,让自己难受。但往往这个时候,母亲是最高兴的。

姐姐上中专那年,花费了家里说有的积蓄。母亲送姐姐上学那天,去了一趟大城市,本来母亲是不打算去的,后来父亲坚持说要带着她看城里的大楼和小汽车,母亲才同意的。回来后,我发现母亲流泪了,这是幸福的泪,因为她的孩子为她争了气,又是辛酸的泪,因为这是她不知熬了多少年、多少天,祖辈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在母亲的努力下实现了。这样的日子似乎太短暂了,第二年,也就是1992年,我考上了师范,让家人兴奋但又兴奋不起来,几千元的学费,困扰了父母整整一个暑假,为了逃避着幸福的灾难,我在同学家呆了两个月,直到开学,母亲托人给我报了名,后来我才知道她在这两个月中,跑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家,才凑齐了这昂贵的学费。对于我的学业,母亲从没有动摇,整个暑假,母亲为我跑破了三双布鞋,这是后来父亲告诉我的,他要我到校努力学习,我入学那天,是自己去的,带着厚厚的包袱和母亲深深地期望,我知道,留给父母亲的只有那重重的债务,也许母亲再也没有心思去看那大楼和汽车了。

一辆破车加一杆秤,为了还债,母亲做起了生意,买熟食肉,靠着一腔热情和农村人的朴实及母亲那种刚强的个性,生意做得还不错。不到两年,母亲就把所有的债务还完了。这时母亲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母亲不断寄钱给我,托人捎信让我让我不要惦记家里,在外要多学本领,真切的话语常常让我泪流满面,每当遇到挫折时,看看母亲的照片,读读母亲的话语,勇气倍增。有一年春节回来,母亲突然要我教她识字,我很惊讶,心想,母亲已经上了年纪,不好学呀!母亲一再坚持要学,我就从一年级课本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教,母亲真的忘得很快,一个寒假,母亲连自己的名字也没学会,我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开学后快一个学期了,也没收到母亲的来信,终于有一天,我收到了母亲的亲笔信,内容很简单“孩子,祝你学业有成”。我深知,这里面凝聚了母亲太多的汗水,如今,母亲已能看报纸了。母亲做生意的同时还不忘帮助别人,只要村上的人有求于她,或者邻里间有了困难,他还是那样热情、那样慷慨。母亲从不求回报,他最快乐的事就是帮助别人成功,如果不是这样的结果,她会深深地自责。

二年前,父亲打算在家半个养猪场,母亲经过深思熟虑后,打开箱子把存折给了父亲,表示全力支持,场子很快办了起来,并有了一定得规模,母亲和父亲快乐的忙碌着,在他们的带领下,村上也很快办起了几个养猪场,母亲积极为乡亲们提供技术指导,让他们到场里参观,母亲慢慢在十里八乡都有了名气。

这就是我的母亲,母亲不爱别人表扬,但我想记下几十年来母亲所做的一切,将来讲给自己的孩子听,母亲是不会责怪我的。

作 者 简 介

赵振超,男,1974年生,汉族,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供职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城关镇中心学校。1995年以来,相继在《教育学》、《管理学家》、《读写算》、《都市家教》等CN刊物上发表教育论文多篇。编著有散文随笔集《平凡的人生》,多次获宝丰县通讯报道奖。





(0)

相关推荐

  • 『尘世走笔』第118期:王素娟丨母亲,我们想念您!

    母亲,我们想念您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爱,我说,有!母亲的爱是永恒的.母爱深似海,是任何感情都代替不了的. 今年农历六月二十九日是母亲去世一周年的日子.一年前的那天,是一个让我撕心裂肺.心滴鲜血的 ...

  • 爱的阳光(随笔)

    "小时候,骑在爸爸的肩头,那是我最威风的时候,一双小手把着大脑袋,得意忘形走街口.小时候,睡在爸爸的胸口,那是我最舒服的时候--" 当周冰倩演唱的歌曲小时候,在电脑音箱里源源流出来 ...

  • 【散文】六月,随夏而安

                               六月,随夏而安                                  文:微儿 渔舟唱晚 王中山    六月,母亲在院子外栽种的蔬菜绿 ...

  • 刘秀祥,背着精神分裂母亲上大学的好孩子!

    12年前一则"儿子不惜千里背着精神病母亲上大学"的消息引发全国的关注,很多人被这个故事感动的泪流满面,很多父母幻想自己有个这样听话懂事的孩子该多好. 这个孩子叫刘秀祥,出生于198 ...

  • 王丽君||不敢碰触的思念-- 写在2021年重阳节前夕

    不 敢 碰 触 的 思 念                   --写在2021年重阳节前夕 王丽君 年年九九又重阳,枫叶飘零秋意殇. 露重霜寒凄婉夜,不觉又是泪成行.       秋风瑟瑟,秋雨潇潇 ...

  • 抱愧母亲(散文) 赵利民

    今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是我们敬爱的母亲逝世二十三周年的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母亲生前的举止身影,音容笑貌时时在我眼前浮现,想到母亲生前对我的宠爱,而今无力回报,"子欲孝而亲不待", ...

  • 叫一声娘亲

    文/晓锦源 幸福总是相似的,不幸却各有各的不同 母亲是一个苦命的人,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后被山东青岛胶南大王庄的二瞎子余世英捡回,取名余传香. 18岁那年,母亲嫁给邻村一个男人.哪知老天不长眼,在第 ...

  • 非常道110:小夏

    110:小夏 第一次听到知了唱歌的时候,人们都还有一丝惊喜,觉得大自然真奇妙.但随着气温升高,那杀猪般的高调嘶吼,慢慢变成了耳朵的折磨.这个时候的人们,会在炎炎夏日里变得烦躁,仿佛男女老少集体进入了更 ...

  • 赵振超丨换个角度看生活(散文)

    每一次外出学习,很多时候都是在很大的报告厅里听讲座,每次都坐在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角度也发现了不同的美. 坐在会场的最前面,能最近距离的感受领导.专家和明星的容貌.动作和言语,还能清晰地看到大屏幕上的 ...

  • 赵振超丨日记,我在抗击新冠肺炎前线这八天(八)

    2020年2月8日 今天天气不错,昨天又领到两个新口罩,全部戴上. 刚锁上门,儿子在卧室里大声喊:"记着戴口罩,戴两个口罩."我应了声"知道了."赶紧下楼去值班 ...

  • 赵振超丨日记,我在抗击新冠肺炎前线这八天(七)

    2020年2月7日 还没起床,便收到群里的信息:主路上的雪也挺厚的,同时,雪还在继续下.家人们可以选择步行,这样安全些,也暖和些.多么暖人的话语. 今天,我多带了一件棉衣和300元现金,留下所有的银行 ...

  • 赵振超丨日记,我在抗击新冠肺炎前线这八天(五)

    2020年2月5日 今天零下两度,使命责任所在,本不想打扰家人,手拿昨晚的三个馒头路上充饥,刚锁上门,儿子在卧室里大声喊:"记着戴口罩,戴两个口罩."我应了声"知道了.& ...

  • 赵振超丨日记,我在抗击新冠肺炎前线这八天(四)

    2020年2月4日 清晨,慌慌张张去执勤,胡乱找点吃的骗一下自己看不到的胃,拿起工作证和志愿者服装边走边穿. 刚锁上门,儿子在卧室里大声喊:"记着戴口罩,戴两个口罩."我应了声&q ...

  • 赵振超丨日记,我在抗击新冠肺炎前线这八天(二)

    2020年2月2日 凌晨,依旧特别的寒冷,赶紧弄碗方便面吃,做饭已经来不及了,昨晚睡得太晚,还有几分钟时间,吃点东西还要应付大半天呢? 刚锁上门,儿子在卧室里大声喊:"记着戴口罩,戴两个口罩 ...

  • 赵振超丨日记,我在抗击新冠肺炎前线这八天(一)

    那天是2020年1月30日,面对疫情我写下了请愿书.我是党员,我愿意到抗击肺炎的一线去,即使牺牲也不怕. 第二天,即1月31日.下午,我接到通知,教体局召开志愿者会议奔赴一线,到县城薄弱小区的参与疫情 ...

  • 赵振超丨健康是有记忆的(散文)

    最近,我不断和身边的朋友讨论健康的问题,这可能和自己的体检有关,和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相连,和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有所悟,到了这样一个身体不能有一丁点闪失的年龄,我真的比任何时候都在乎健康,因为健康是有记忆的 ...

  • 赵振超丨一个神奇的地方(散文)

    有人生活的地方,有集市,有工厂,有学校,有医院. 有人说,医院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它是一个人的生命起点,也是很多人的生命的终点.在这一来一回之间,记录着人生过程的点点滴滴. 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