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聚奎是长征路上的第一师长,遗产只有抄写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李聚奎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李聚奎从小好学,但是由于家境十分的贫困,他边打工边读书,小时候他亲眼目睹到敌人对人民群众的伤害,那时他就立下誓言,自己一定要多读书,努力学习,将来参军,击退敌人。1928年,22岁的李聚奎遇到了自己的恩师彭德怀。当时的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在很多共产党前辈的带领下,他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平江起义,同年加入共产党,开启了革命的一生。

李聚奎

在随后的几十年革命生涯中,李聚奎吃苦耐劳,敢拼敢干,好几次有生命危险也依然毫不退缩。虽然李聚奎战功赫赫,但是他为人十分的谦逊,从不居功自傲,虽然自己身居高位,但一生艰苦朴素。李将军平时的着装打扮几乎都是普普通通的衬衣,袖子破了,衣服出现漏洞等,从不舍得买新的,都是自己缝缝补补。

李聚奎及其战友

有一次值班的警卫员看到他在自己补袖子。就说:“老将军,您年纪大了,看不清了,别补了吧,直接买个新的吧,花不了多少钱的。”李聚奎听后笑着说:“现在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很多,衬衣的确也不值几个钱,但是我们国家还处于发展中,衣服只要能穿就挺好,丢不得,不能忘记艰苦奋斗啊!”警卫员听后,就不好意思再反驳什么了。

李聚奎

李老将军虽然为人友善,但是对子女却十分的严格,他经常打探自己孩子学习的情况,告诫他们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艰苦奋斗,做有益于人民的人。据他儿子李生雨的回忆说:“父亲这辈子很少跟我们说话,说过最多的话,就是要求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报效国家。”父亲的严厉,使李生雨兄弟几个更加努力的学习,而李生雨就因为成绩十分的出色,直接考上了北京市第四中学,成为了学校的骨干。

李将军一家

李聚奎身居高位,随手就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安排更好的学校和工作机会,但是他却没这样做。他对孩子的教导,就是希望他们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父亲。在子女的上学,工作,升职等问题上,李聚奎也从不插手,至今5个孩子还都在基层工作。

李聚奎的座右铭

1995年,李老将军年纪大了,身患重病,在弥留之际,他突然想到要为自己的子女留点什么,于是他让秘书将几个孩子叫到病床前分遗产。而遗产是老将军身怀重病时亲手抄写的5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希望自己的后来,自强,自立,遵纪守法,不做危害社会的事,做好革命的跟班人。虽然只是几张纸,但这份遗产的价值并非金银财宝能相提并论的,他传承了李老将军宝贵的精神和信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