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挖出一千古奇书,与《史记》内容背道而驰,足以颠覆三观
公元281年,一个叫不准(fǒu biāo)的盗墓贼打开了一座古墓,但是古墓里并没有金银珠宝,而是堆满了竹简。
当时不准的火把熄灭了,他就点燃竹简照明,几天后,这个古墓被当地老百姓发现,并报了官。
经过挖掘,人们发现这座古墓是魏襄王的陵墓,那堆没有燃尽的竹简是一本写有十万字的古书,学者们取名《汲冢书》。
晋武帝专门组织专家进行修复,之后该书被整理为《古本竹书纪年》,它比司马迁的《史记》还要早200年,记载了89位帝王、1847年的历史。
但是书中所记载的事情,有很多跟《史记》的内容背道而驰,比如关于舜的记载: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这就跟舜在正史中的形象大为不同,难倒真的是“舜杀尧、禹杀舜”?
还有周文王被纣王拘押,不是因为崇侯虎进了谗言,而是周文王与纣王发生军事冲突,败而受俘。
还有一代贤相伊尹,正史中的他忠君爱国,商汤死后辅佐新君太甲,但是太甲是个昏君,无心正事,还失德于民,于是为了江山社稷,伊尹将太甲废除,送去守陵,三年后太甲悔悟,伊尹大为感动,迎太甲回朝。
但是《竹书纪年》里的记载是,伊尹是个四朝元老,在朝中势力根深蒂固,新君太甲不满伊尹的威望比自己高,于是被囚禁,流放。七年后,太甲东山再起,诛杀了伊尹。
目前还无法确认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不知你们觉得哪个版本更靠谱?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