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医案病证与方药的关联性研究

1目的 ①建立清宫原始医药档案数据库,构建数据仓库,实现清宫原始医药档案数据库的多维数据查询分析。②病证方药相应理论揭示了病证与方药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在医案的研究中,如何判定病证与方药相应的程度,对此进行方法学上的探索。③对一些以往没有总结的清宫医案经验进行基于智能数据分析的发掘,多角度、多层次探讨病证、方证以及药症之间的关联,总结相应的诊疗规律,期望为当今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2方法 方法论:①重复性原则,即在一定的时空内,当一种经验能够获取疗效时,这种经验会得到不断的重复。主要通过频数统计和多维数据分析实现。②强关联规则,病证与方药各具体要素同时出现在同一医案中的概率越高,这种经验越有价值。主要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实现。分析方法:①频数统计:主要进行单维的计数统计,运用SQL语句查询或ACCESS查询。②多维数据分析:设计具有“病名”、“证候”、“症状”、“治法”、“方剂”、“用药”六个维度的数据立方体(Cube),构建数据仓库(DW),利用OLAP工具进行多维数据分析,并通过可视化技术多层次展示。③关联规则:第一步计算寻找出频繁项集,第二步生成关联规则。由支持度(Support)和置信度(Confidence)作为评价指标。 3结果 3.1一般情况 清宫原始医药档案数据库(QCMD)纳入894份医案,共有19,853条记录,数据仓库总表记录数213,355条。外感病最常见,内科病以胸痹、胁痛、眩晕、痹病、腹痛、咳嗽等为多见。证候居首的为外受风凉和气道不畅,其次以肝胃不和、肺胃有热、胃蓄湿饮、肝胃有热、肺胃饮热等为常见。清宫治法以清热、化饮最为主要,其次为和肝与调气。方剂多以治法命名,疏解正气汤、和肝化饮汤用得最多。用药299种,居首的依次是枳壳、茯苓、黄芩、厚朴、陈皮、香附等。 3.2病证关联 ①感冒的常见证候是外受风凉、外受风寒、肺胃有热、内停饮热、肺胃饮热等。外受风凉常用疏解正气汤,肺胃有热常用清热化滞汤。感冒伴咳嗽,常用桔梗、前胡等;伴咽痛,常用桔梗、元参等;伴头疼,用川芎、白芷等。②胸痹证候以气道不畅、肝经有热、胃蓄湿饮为主,最常用的治法是调气、清肝、化饮、清热等。调气常用青皮、枳壳、香附等,清肝常用胆草,柔肝常用白芍,化饮常用枳壳,清热常用栀子、黄连、黄芩和大黄等。豁胸多用瓜蒌,止痛常用沉香、元胡等,调中常用白术、厚朴等。胸痹病常见的二项配伍是枳壳伍青皮,半夏伍瓜蒌,当归伍香附等。常用的三项配伍有厚朴,枳壳,大黄;半夏,瓜蒌,黄连;大黄,栀子,胆草。③眩晕病发病与肝关系最密切,肝热证最常见;发病多与热或湿有关。主要治法为清热化饮,和肝清肝,化湿和中,益阴养阴等。清热用菊花、桑叶、羚羊、黄芩等,化饮用陈皮、茯苓、枳壳、厚朴等,和肝用青皮、薄荷、香附等,清肝用白芍、菊花、羚羊等,舒肝用柴胡、赤芍等,化湿用川芎、陈皮、苍术等,和中用茯苓、白术等,益阴养阴用元参、生地、丹皮、白芍等。眩晕病菊花应用最多,常见配伍有桑叶伍菊花,厚朴伍陈皮,生地伍白芍。 3.3方证关联 ①和肝化饮汤主要由茯苓、香附、半夏、厚朴、柴胡、青皮、枳壳、当归、大腹皮等组成。主治肝胃不和、水饮内停,主要治疗悬饮、积聚、胁痛、心悸等病,往往伴有胸胁胀痛的症状。悬饮侧重用大腹皮、砂仁等,积聚侧重用赤芍、川芎、当归、元胡等,胁痛侧重用郁金,心悸侧重用白芍、茯神、郁金等。②除湿拈痛汤主要由当归、羌活、苍术、茯苓、泽泻、茵陈、防风、苦参、猪苓、独活、黄芩、葛根等组成。主治湿热下注、湿热壅络,主要用于治疗痹病。③肝胃证包括多种证候,肝胃不和常致胁痛、痹病、胸痹、月经不调等病,肝胃有热常致牙痛、鼻衄等病,肝胃饮热常致眩晕、头痛等病,肝胃湿热常致喉痹、眩晕等病。和肝多用青皮、香附、柴胡、郁金等,清热多用胆草、石膏、栀子、大黄、菊花等,和中调胃常用茯苓、陈皮、山楂、神曲、白术、半夏、厚朴等。④肺胃证多见于外感病,其中肺胃有热还见于痹病、眩晕、泄泻等病,肺胃饮热还见于眩晕、痉病等病。常用于清肺胃之热的有黄芩、栀子、黄连、竹茹、知母、贝母、花粉、大黄等;化湿化饮则常配合苍术、半夏、陈皮、茯苓、厚朴等。 3.4药症关联 ①香附的功效为调中化饮,理气疏肝,调荣止痛,其中与茯苓、厚朴、枳壳等药一起实现调中化饮的功效。主治胸痹、感冒、胁痛、腹痛、痹病、眩晕、痉病、月经不调、呕吐等病,对应的证候以气道不畅、内停饮滞为主。香附常与青皮、元胡、郁金、砂仁、木香、当归、赤芍等药配伍。②川芎主要用其化湿、疏风的功效。主治感冒、头痛、眩晕、痹病、胁痛、胸痹、腹痛、风温、痛经等病,多伴有头疼或头闷症状。川芎常与当归、蔓荆子、白芷配伍。③头疼症状常用的药物主要有蔓荆子、川芎、菊花等。咽痛症状关联最强的药是元参、桔梗。咳嗽症状的常用药物有枳壳、杏仁、前胡等。泄泻主要以茯苓、白术、厚朴健脾调中,猪苓、泽泻利水渗湿。口渴症状常配用黄芩、花粉、栀子等,呕吐常配用陈皮、厚朴、茯苓等,腹痛常配用香附、元胡等,胁痛常配用青皮、香附、白芍等,腰痛常配用独活、防己、黄柏、牛膝等,痢疾常配用木香、槟榔、黄连等,失眠常配用枣仁、白芍、茯神等。 3.5专方专药 生化汤在清宫医案中用于产后恶露不畅所致的腹痛。火麻仁、郁李仁作为固定配伍,用于治疗便秘,多与油当归伍用,亦常配伍小承气汤。 4结论 ①病证方药相应理论的探索,拓展了方证相关、方证对应等命题的范畴,而重复性原则和强关联规则的构想赋予了医案数据分析更深的内涵。②清宫医案多维数据集的建设,准确地反映病证方药之间复杂的关系,实现了多层次的查询与分析。③以往未被总结的清宫原始医药档案相关的病证方药知识,在本研究中得到了初步的发掘。...

(0)

相关推荐

  • 杏林精粹丨《临证指南医案》中的体质学说(第511期)

    理论发微 <临证指南医案>中的体质学说 张树生  王占星  郭金忠 中医体质学说,历史悠久,自<黄帝内经>始创以来,历代医家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运用.发展.完善,己经博大精深.中 ...

  • UC头条:分消走泄法源流与证治

    "分消走泄法"是温病非常重要的治法之一.其内涵包含着兵法"避实就虚"之理.<孙子·虚实>云:"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而其外延则囊 ...

  • 《医宗必读》内科病证的方药应用特点研究

    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医宗必读>内科病证的方药应用特点.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和Excel2003等软件工具,对<医宗必读>中35种内科病证所应用的450首方剂 ...

  • 《临证指南医案》通阳法方药配伍规律研究

    目的:以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为研究对象,对通阳法相关医案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探究叶氏通阳法的方药应用及配伍规律,深入挖掘叶氏通阳思想实质,以希更好的传承.发扬叶氏学术经验,为指导临床应用提 ...

  • 外台秘要方》中骨折用药及相关文献,从病证与方药方面

    本文采用中医文献整理的方法,通过梳理<外台秘要方>中骨折用药及相关文献,从病证与方药方面总结其运用特点. 本文通过对<外台秘要方>治疗骨折方药进行分类汇总,共有续断.化瘀.止痛 ...

  • 李克绍关于精神类病证辨治思维特色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李孟磊 中医秉承"形与神俱"的理论,诊治精神类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心疾.首疾等疾病的记载.春秋战国以后,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研究和积累,关于 ...

  • 【临床医案:临床胆病证治验案】

    胆属六腑之一,内藏胆汁,清而不浊,故称"中精之府".因其形体中虚,属之于腑,藏而不泻,又类于脏,所以<内经>又名之为"奇恒之府".胆附于肝,胆汁来源 ...

  • ​奇经  叶天士医案男科杂病证治特色述要

    ​叶天士医案男科杂病证治特色述要 搜索秘方 叶天士( 1667- 1746 年) , 名桂, 字天士, 号香岩, 为清代江南名医, 在温病学说. 络病说. 奇经说. 胃阴 说等方面有独到创见.他擅长诊 ...

  • 《临证指南医案》治疗中风方药及证治分析

    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处方63首,处方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有 人参.茯苓.石斛.枸杞子.肉苁蓉; 最常用的药对有 熟地-肉苁蓉,当归-枸杞子,熟地-牛膝等; 药别中滋阴.补气.养血.平肝药的用药频率最高 ...

  • 针灸益气补中方22病证临床应用详解及医案举例(实用)

    针灸益气补中方22病证临床应用详解 李传岐.李宛亮 方 治 渊 源 本方是祖父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引起的或伴有气虚症状病证的基础方.常用方.如泄泻.腹胀.久痢.胃病.虚劳.久疟以及肢体痿软等病,均用本方 ...

  • 【临床医案:临床胆病证治举隅】

    胆属六腑之一,内藏胆汁,清而不浊,故称"中精之府".因其形体中虚,属之于腑,藏而不泻,又类于脏,所以<内经>又名之为"奇恒之府".胆附于肝,胆汁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