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树强丨电视协奏曲(随笔)
礼拜天照旧回家探望四位老人家,在老家遇到一位亲戚正为孩子结婚做准备,屋里大人孩子欢聚一堂,一大群人有谈天说笑的,有动手做事的,有假眯玩手机的,孩子们都在看电视。客厅的电视放着动画片,被小弟弟妹妹们给霸占了,年龄大一点的小哥哥姐姐只好去卧室里看喜欢的电视节目了,一个不大的三居室竟然陈列着三台电视机,三台呀,比几十年前一个小自然村的电视机数量还要多。
还记得八几年的时候电视剧《霍元甲》正在热播,村委会里一到晚上热闹非凡,一台18寸的黑白电视机放在屋檐下的桌子上,村民们自带小板凳围坐在电视机前,来的晚了就只好站在后边听声音凑合着观看,小小的电视机前,人多的如同看电影院里一般。
又过了几年,社员的收入增加,一部分头脑灵活的、抓经济建设比较好的人先富裕起来,村里有人就买了几台电视机,我大哥就买了一台电视机。
那个时候正是《血疑》首播,电视机刚回来,邻居们挤破了大哥住的窑门想进去看热闹,由于人员太多了,窑里空间有限,大哥只能把电视机搬放在窑门口,让大家坐在院子里,还为邻居们准备好椅子凳子及茶水。
我们几家住在大哥家的崖上,晚上不愿意走路绕弯子去大哥家看电视,就坐在大哥家的崖边上往下看电视节目。一到晚上,高处的崖边上坐了一排排人,低处的地坑院里的电视机前也是一群人,看架势跟在剧院了双层看台一般无二。崖上的人如果坐乏了,就拿一片塑料纸铺在地上,爬在上边伸着脖子看,有好几次院子里的人都回家了,崖上的人还在熬着;大哥在窑里睡醒一觉了,邻居们依旧在津津有味的看电视,大哥说一会关了叫我,你们消停!
没过一年,不知不觉间又增加了几台黑白电视。隔壁家的娘娘家也买了个大屏幕的电视,这次我们两三家人坐在炕上舒舒服服地看着《再向虎山行》《加里森敢死队》。在插播广告期间我跟几位哥哥姐姐一起在院子里玩跳绳、踢瓦,看电视玩游戏两不误。
16岁那年,我们家也购买了第一台18英寸黑白电视机,原来的调台都是按键,我家的还是比较先进的是旋钮式的。电视机到家后,安装好机子,接通电源,插上外接天线,我负责攀上崖顶上地里埋好天线接收器。父亲调整电视台看看清晰程度,哥哥喊着往左转右回,找到最适合的接收位置,达到最佳效果。往后的十几年间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竖起来电视天线,最多时一个院子崖上能竖起三四支木杆子,这是兄弟几个跟父母一起住的表现。四根铝制片或者铝管固定在接收器板上,向四个方向伸展,效果一般。后来的天线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什么样都有,目的就是收到更多的节目,更清晰的画面。
结婚时媳妇陪嫁的是一台当时县城最大尺寸的彩色电视机。看了两年多孩子大了,总是看电视,因为房间太小了害怕影响孩子的视力,就更换了一台小点的进口机器。再后来搬新房子了又更换了一个液晶屏,画质更逼真,音效更完美。
小小的电视机,从无到有,由黑白到彩色,从小屏幕到超大的环形屏幕,从简易的电子管到液晶屏,从室外天线接受信号到市内信号高清晰传送,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电视机一代代产品不断淘汰更新,新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更大限度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一代代除旧更新,科技的成果会打造出更好的服务体系来满足人们更加挑剔的要求,科技在迅速发展,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作者简介:
狄树强,男,70后,河南省灵宝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行参菩提》签约作家,作品入选《2017年中国行走散文作家二十强》。喜爱文学,爱好旅游。五年的军旅生涯使我成长起来,而文学将陪伴我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