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肝郁气滞型--逍遥散加减

肝郁气滞型。

  治法:疏肝理气调经。

  方药:逍遥散加减。

  柴胡12 克,白芍15 克,当归12 克,茯苓15 克,白术9 克,香附12克,郁金12 克,木香6 克(后下),炙甘草6 克,每日1 剂,水煎服。

  加减法:肝郁化热见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者,可加丹皮12 克、栀子10克、川楝子10 克以疏肝清热,茜草15 克、地榆15 克以凉血止血。

*气滞血瘀见月经后期,经行不畅,加丹参20 克、牛膝15 克、桃仁12 克、红花6 克、益母草30 克以活血调经。

*肝郁脾虚月经失调加重茯苓至30 克,淮山药15克以健脾益气。

*肾虚见面部有斑加女贞子15 克、菟丝子15 克,以滋肾调经。

  典型病例

  陈××,女,38 岁,工人,门诊号为018918,患者近一年月经先后无定,经量偏少,经色紫红,经前胸胁、乳房胀痛,经行时少腹胀痛,面色晦黯有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诊为月经失调。中医证属肝郁气滞兼肾虚型,拟方:柴胡10 克,白芍15 克,当归12 克,丹参20 克,女贞子15 克,菟丝子20 克,郁金15 克,香附12 克,茯苓15 克,炙甘草6 克。每日1 剂煎服,治疗3 个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面部黯斑变浅。

  一、肝气郁滞证

  逍遥散

  炙甘草15g,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各30g。上为粗末,每次6g,用水300ml,加煨生姜1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210ml,去渣热服,不拘时。
  [辨证加减]

  1.头晕目眩,舌红口干者,为肝血不足,肝阳偏盛,去煨生姜、薄荷之辛散。
  2.经期小腹胀痛,经血有块者,为肝郁血瘀,酌加丹参、益母草、延胡索、蒲黄行气活血。
  3.经量多,色红,质稠,为肝郁化热,去当归、煨生姜,加丹皮、栀子清泻肝热。
  4.纳呆、脘闷甚者,为肝郁犯脾,加厚朴、陈皮行气宽中。
  1.解郁调经汤:丹皮、当归各6g,白芍9g,白术、柴胡各6g,栀子9g,黄芩6g,泽兰12g。水煎,空腹温服,每日l剂。功用:清肝解郁调经。主治: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来时先时后,时多时少,色较正常,间有凝块,两胁胀痛,口苦咽干,头晕、精神抑郁,舌红,苔薄微黄,脉弦数之肝气郁结证。
  2.妇宝调经汤:当归6g,熟地黄、白芍、川芎各4.5g,香附3.6g,大腹皮、吴茱萸、紫金皮、肉苁蓉、黄芩各3g,甘草1.5g。加生姜、大枣,水煎,经期服,每日1剂。功用:养血和血,疏肝调经。主治:经期不准,或前或后,暗淡不同,多少不等。
  3.定经汤:炒菟丝子、炒白芍、酒当归各30g,熟地黄、山药、柴胡各15g,白茯苓9g,炒荆芥穗6g。水煎服,每日2次。功用:疏肝补肾,养血调经。
  主治:肾虚肝郁,经来断续,或前或后,行而不畅,有块、色正常,少腹胀痛,或乳房胀痛连及两胁。

   泽兰汤方

  泽兰14g,红花2g,香附14g,当归12g,续断14g,柏子仁12g,赤芍药12g,牛膝6g,延胡索8g,甜酒为引。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通络,补益肝肾,宁心安神。
  主治:适用于情志抑郁、气血不调、气滞血瘀、肝肾两虚所致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痛经等。
  肝郁较著者加柴胡、川1栋子以加强疏肝理气解郁之功。血瘀偏甚者加生蒲黄、五灵脂以增强活血化瘀之效。偏肾虚者加菟丝子、枸杞子以增强补肾填精益肝效果。以后期多见者加桂枝温经通络,以先期多见者加丹皮、黄柏凉血清热。
  用法:水煎服。正值经期连服3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