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仪:啦啦啦啦,特大新闻,《清史...
爱新觉罗溥仪:啦啦啦啦,特大新闻,《清史》问世了,我大清,也有正史了!
崇祯:哪个清?倭国管的那个吗?
溥仪:你好好吊着,没你什么事,你这个亡国之君。
崇祯:我亡国一身傲骨,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总比你当个假皇帝好。
元顺帝:原来崇祯是吊死的,我心情好了不少。
崇祯:滚蛋,再哔哔,老子叫蓝玉。端你老窝,睡你老婆。
元顺帝:卧槽。
宋徽宗:各位,各位,都是亡国之君,历史已经成了往事,大家要调整心态。
崇祯:就像五国城当俘虏,还生了19个孩子?
宋徽宗:卧槽,儿砸,给我喷。
宋钦宗:好嘞,爹爹。
崇祯:等一等。你们两个谁是亡国之君,一个朝代,两个亡国之君?
宋恭帝,宋少帝:很奇怪吗?
金哀宗,金末帝:很奇怪吗?
宋徽宗,宋钦宗:你们闭嘴。
溥仪:等等,我们不是要聊《清史》吗?大家怎么吵起来了。
宋徽宗:文史什么的,我最喜欢了。听说你们有个叫赵尔巽的家伙,搞了一个《清史稿》是一回事吗?我得看看。咦,读起来怎么不对劲?
溥仪:这叫白话文。
宋钦宗:毫无抑扬顿挫之感,读起来干巴巴的,而且还挺长,这要是手抄,得抄多久?
溥仪:人家直接打印完事。还用抄?
崇祯:这个我不喜欢,我记得我太祖皇帝,就讨厌啰哩啰嗦的文章,还揍了一个老夫子。这《清史》,3500万字,吓死人了。
元顺帝:我喜欢,我看懂了,我很骄傲。
金哀帝:文盲就是文盲。
溥仪:老金,你别这么说,白话文可是潮流,谁还读文言文,诘屈聱牙的。他老朱家,弄个圣旨都大白话,和元朝有的一拼,还嫌弃白话文了。
宋徽宗:一个蒙古鞑子,一个要饭乞丐,都没啥文化,哪懂什么文理。
崇祯:你放屁,东林党人,个个学富五车。
宋钦宗:所以临末了说大臣误我。
溥仪:我说各位,消消气,我就不明白,白话文怎么和没文化沾上边了?非要文言文不可能?
宋徽宗:你个末代皇帝懂什么,几千年来,都是这么做的,堂堂二十五史,好不容易加入《清史》,变成二十六史,结果画风不统一,真够别扭。
溥仪:你就是矫情,非要和以前人相同吗?我听说欧阳修和宋祁编《新唐书》就喜欢掉书袋子,搞点生僻字,结果让欧阳修批评了。人家欧阳修多懂礼数,就说编史书,是给后人看的,不能贻误后人。后人都读白话文,你整个文言文,装什么蒜。
宋钦宗:经历四世,混亡三朝的皇帝,就是不一样。
溥仪:你,不和俘虏一般见识。我只说,后人都读白话文,要是想让老百姓,都能读懂历史,要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众亡国之君无言以对。忽然觉得,自己这帮死鬼,讨论后事,挺无聊。
@浪荡骚年风流叟 《清史》问世,引来了很大争议,因为这部庞大史书,完全用白话文编写。
我们习惯于读文言史书,似乎只有这样,才是原汁原味,却不知道,原汁原味的背后,依然迎合了当时的表达方式。只是时间久了,人们觉得都很高深,就误以为史书就要高深。
其实,这是舍本逐末,史书石记录历史,我们更要关注于真实,客观,理性,还原,而不是文言还是白话。
而我,自然是支持白话史书的,因为白话史书适应现在人的阅读习惯,让人们了解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