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一峰先生的电击力是如何练就的

支一峰先生的电击力是如何练就的_童旭东_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9f49fa0102zuh6.html支一峰先生的电击力是如何练就的(2021-09-11 07:05:50)这个问题笔者问过支一峰,支一峰讲:“主要就是站三体式(孙氏三体式,笔者注)和练劈拳。”实际上这是他父亲支燮堂先生研修形意拳的路子。支燮堂先生当年一个三体式、一个劈拳一练十几年,就练这两样,练出少有人及的内劲。上世纪60年代初,支燮堂先生在上海体育宫表演形意拳,表演的内容只有连环和八式,几下就完了。在座的褚桂亭认为支燮堂先生没有把形意拳的套路表演足,于是他上场表演了杂式捶。由此也反映出在那一代的名家中对形意拳的认识就有不同。杨良骅(现仍健在)曾从学于褚桂亭,也曾向支燮堂先生请教过,杨良骅认为褚桂亭会的东西多,而支燮堂先生在内劲上更高一筹。站孙氏三体式如同给自己上刑,十分艰苦,而且三体式练到一定程度需要有明师进行详细指点。我站孙氏三体式曾经有过气冲百会时头盖骨强烈跳动的感觉,这时因为孙剑云老师已经去世了,身边没有明师指点,所以就不敢练下去。以后也就是断断续续的练练,找找六合与浑圆一体的感觉,不敢向深里下功夫。所以,当代练形意拳的人虽然不少,但是真正在内劲上练出名堂的凤毛麟角。练形意拳与修道差不多是一个道理,习者多如牛毛,得者凤毛麟角,不仅法侣财地一个都不能少,而且慧根要够。支一峰讲:“练形意拳要求动作整齐和顺、自然从容,不是每手都发力,开始练形意拳就追求爆发力大和动作快捷,虽然好看,但出不来内劲。孙家的形意拳练出来不好看,轻描淡写一般,就是一般的行家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功夫。但是练出来的功夫不一般。”但也不是不紧不慢的练就能练出内劲的,而是要知劲路,懂消息。孙氏形意拳的劲路是引动内五行,通过三体式练出了金丹,这是行拳时劲路正确与否的参照。所以说万法出于三体式,三体式是行拳时内外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行拳时起落钻翻六合与浑圆一体,才能以金丹(内劲)为参照运化内五行,一旦内五行发动,外五行即与之相随,练至内外协同一体,形意合一。因此三体式练出名堂后,练习五行拳不要追求体外的表象,如动作迅捷,如发力,而是行拳时的势法顺悖、动作疾缓都要根据身体里面金丹的消息走架子。这是一个形意之间交互感应、相互启发的过程。所以,此拳以形意拳命名更为切贴,而非是心意拳,此拳之体用皆出自形与意之间的交互启发,达到形意协同一体。故孙禄堂先生说,内外合一是拳中大德,生生不已是拳中小德。以上为孙氏形意拳在入门阶段的大概之理。前面讲了笔者在孙氏三体式上没有过关,没有练出金丹(内劲)造诣,所以笔者目前还在俗劲的层次上。有人说,内劲的特点是棉裹铁,也有人称内劲为缠丝劲,这是其他拳派的标准。按照孙氏拳的标准,棉裹铁也好,缠丝劲也好,都属于俗劲,这些劲都不具有孙氏拳内劲的体用特征。如刘子明的劲不仅具有棉裹铁的特征,而且能让人无法握紧他的手臂,但刘子明认为他的这种劲还达不到孙氏拳内劲的标准,因为在金丹造诣上还不及格。什么是金丹造诣及格?就是笔者在《孙氏拳基本功练法拾遗》一文中提到的“依墙提腿”,能够完成这个动作,孙氏拳的金丹内劲算是及格了。缠丝劲,更不是内劲,因为缠丝劲与金丹造诣没有关系,而且人人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缠丝劲,所有缠丝劲与孙氏拳的内劲更不沾边,也属于俗劲。关于孙氏拳的内劲,孙禄堂先生在其《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中皆有论述,此为孙氏拳内劲的理法本源。作为笔者的亲身体验,支一峰那种感而遂通的电击力大概属于孙氏拳的内劲范畴。综上可知,很多门派都有称之为内劲的劲力,但孙氏拳内劲的理法内涵与作用效能与之完全不同。自支一峰之后,几十年过去了,笔者未见有谁具有那样的劲力。如今所见中外各家的劲力皆是俗劲。虽是俗劲,也有关窍,作为一般俗劲的发力要窍是:顶抽沉提,松散虚空,起落裹翻,重心平动,浑圆对应,十字贯通,六合一体,足胯协同。知上述8句之意,练至纯熟,即能随时发出整劲,因敌应之,发力时无需进行动作调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