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然播讲)人间百病,皆因脾虚!一张方子,补脾,治中风
(以下文字,曾经在昨天推送过。作为以上音频的文字内容,供您对照收听!)
有人可能会问了,中风这个事儿,是脑血管的一种病变。它和脾之间,能有什么关系呢?
我告诉你啊,从中医的视角看,两者之间确实有关系。而且,不只是中风,人间百病,皆因脾衰!脾虚引起的问题,多着呢。
现在,我给你讲一张有意思的医案和验方。主人公乃是我国浙江杭州的中医老前辈,盛循卿。
有这么一回,盛师接待一个患者。
这个人,女性,年57岁。怎么回事儿呢?就是中风。
患者家属回忆,发病的头天晚上,当地气温骤降。患者第二天早晨出门,对降温没有做好足够的应对准备,出来以后立刻感觉到寒风扑面,一时间头胀头痛。等回到家以后,很快就开始四肢无力,接着就倒下了,四肢发凉。
等被送到盛师面前的时候,这个人神态呆滞,语言困难,面容呈现痴呆傻笑的状态,几乎走不了路,饭也吃不下,水也喝不下。舌有齿痕,脉浮滑,尺脉沉细。
面对这个状态,盛师就写了一张配伍。咱们一起看下--
羚角3克,羌活3克,明天麻3克,制附片3克,甘草3克,菖蒲10克,胆星10克,郁金10克,制半夏10克,茯苓10克。
药量很轻,总共才开3剂。
结果,3剂用完,患者全身状态略有好转,继续用7剂,诸证大减,头脑反应日渐清晰,手足开始温热了,语言表达也逐渐清楚。可以进食。
就这样,盛师又经过后续调养,逐渐让患者的状态提升。到最后,患者“弃杖来谢”,安然出院了。
严格地说,这是全部医案的一部分。盛师后续调养的思路,是以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为主,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但这个,和我今天要说的内容,关系不大。我重点,是想通过上头列举的方子,以及辨证施治的思路,来告诉你脾和中风之间的关系。
你看,这个患病女子有脾虚的问题在,而且很明显。
怎么知道的呢?
第一,发病以后,水谷摄入衰少。这是脾运化不及、胃不受纳的表现。
第二,舌有齿痕。这是脾虚气弱,舌体失养的表现。
第三,脉象浮滑。滑脉,一般主痰湿。这就是脾虚,运化不及,水湿内聚的关系。而浮滑脉,则说明患者在有痰湿的基础上,受了外邪。外邪入体,正邪相争,所以脉浮。联系到患者发病前曾在降温后外出,不慎受凉,那么她出现浮滑脉,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尺脉沉细。尺脉,主的是肾。联系到患者四肢不温,不耐风寒,可见其肾阳不足。肾阳不足,必然温煦失常,她的脾阳就会不足。这又是脾虚的一个因由。
由此可见,患者的主要问题,在于脾肾阳虚,痰湿不化。
那么,这个事儿,会带来中风吗?
答案是肯定的。
脾,作为营卫二气之源,它的亏虚,会让人的卫外之能下降。人就容易受外风的袭扰。与此同时,患者由于脾虚,运化不及,痰湿内聚。在这个情况下,外头的邪风一来,难免引动体内痰湿与之狼狈为奸。这就是《诸病源候论》所谓的“外风引动痰湿”。体内痰浊不老实,接下来就引动肝风内起。这就是明清时期以来,一直被医家重视的“痰浊引动肝风”。里头肝风夹带痰湿这么一吹,人的经络受阻、清窍失灵,就出现了中风。
这些,都是需要通过中医的视角来理解的事儿。我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
总之,在患者中风的过程中,脾虚,是一个基本因由,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既然如此的话,要想改善状态,必然要健脾、化痰湿、温阳气,进而开窍醒神。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现在,你看看盛师的配伍--
羚角3克,羌活3克,明天麻3克,制附片3克,甘草3克,菖蒲10克,胆星10克,郁金10克,制半夏10克,茯苓10克。
这里头,有专门的祛外风的,这就是羌活。羌活解表祛风。
这里头,也有专门清内风的,比如羚角、天麻。
这里头,有专门健脾化痰浊的,比如茯苓、制半夏、胆星、制附子。其中,制附子温补脾肾之阳,有温阳化痰、扭转乾坤之力。
当然,还有开窍醒神的,比如郁金、菖蒲。
总之,这小方子,虽然不大,但是体现出了医家对病因病机的深刻理解。这是值得借鉴和思考的。
我把这个过程写出来,供您体会。非专业读者,必须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才能借鉴文中的配伍。中医学用方药是十分严肃的事儿,不可贸然行事。
我其实是想通过这个案例,告诉你一个道理--请务必保护好你的脾胃。人间百病,源于脾虚。尤其是当下,天气较为寒冷、气温变化较为明显的时候,务必警惕因为脾虚湿盛,外受风寒,引动内风导致的中风。这个情况,用现代医学的视角理解,可能就是患者血脂高了一点,血液粘稠了一点,在低温刺激下,脑血管收缩,引发脑梗。这是西医的理解。在中医视角下,你如果脾不虚,痰不积,营卫之气充足,即便是低温刺激,也未必会发病。因此,说到底,还是脾的问题。
可见,我们科学饮食、规律饮食、清淡饮食、均衡饮食,是多么重要的事儿。把脾保护好,是少得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