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善还是恶?“上善若水”的关键是什么?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人类文明的智者争论到现在。黑格尔说:“说人性是善的,你说了一句伟大的话;说人性是恶的,你说了一句更伟大的话。”
说人性是善的,是对人性的鼓励。说人性是恶的,那是对人性的警告。上善若水暗含了对人性之恶的警告。老子用水之善来衬托人性的现实之恶。
“上善若水”一语双关,既彰显人性现实之恶,又对人性的潜在之善寄予厚望。没有上善之水,人类文明将渴死。老子以此来唤醒世人的潜在之善。
三十章、三十一章明确反对战争这种最残酷的人类之争,告诉人们应该为战场上被杀死的生命流下眼泪(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这样就知道老子宣说上善若水的妙理时内心的痛苦。
用水来比喻善是老子悲悯情怀的明显流露。常规注释上善若水是老子赞美水德(水之善),实际上是老子警告世人善的缺乏。
世人缺乏小善,更缺乏上善。小善如涸辙之水不足以拯救人类文明,上善是根本善,是无上之善,就是博爱无私的情怀。无私的情怀才是老子心目中的上善。
老子第七章宣说天地具有无私的情怀,希望唤醒世人,但世人明显没有听懂。所以老子再次宣说无私的情怀是上善,如同水一样不可或缺,不然世人就会饥渴而死。
“大道废,有仁义”(第十八章),老子似乎是反对仁义的,后世文化精英对老子“反对”仁义很困惑。理解了上善若水的深刻含义就不再困惑了:仁义与水的品德相比只能算是芥子般的小善,只有水一般的上善才是世人真正渴望的,才能拯救人类文明。
第二段经文: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第一段和第二段是二层意义,不可错会。传统解经分章不分段,不重视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会丢失很多微妙的含义。此处分段解很有必要,上善若水虽然只有四字,但具有独立的含义。第二段解释第一段,有转承之意。经文进一步阐述“上善若水”的妙理。
老子是华夏文明的智者,人类文明缺乏善,这是老子最忧心的,所以老子用生命对于水的渴望来比喻世人对于善的渴望。
第二段老子宣说水的伟大功德。庄子说:“种(物种)有几,得水则为继”,《庄子·至乐》庄子在自己的进化论里面,首先指出万物都从水中产生。水不仅创造了生命,而且善利万物。更重要的,水具有不争的美德。人类一直在野蛮中挣扎,期盼文明之光,但人类无法摆脱争斗的野蛮习性。
所以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就宣说不争的妙理,第八章继续宣说,反反复复,拳拳之心可叹可嘉。
这里的不争是行善且不争功,而不是低级的争利。不争必须具有无私的境界,所以不争的关键还是在于无私。老子启迪世人,无私才是上德。
世人争名利无所不用其极,人类历史就是血淋淋的争斗史。佛教六度,布施为第一度。布施财物有功德,菩萨把功德再次布施出去,称为回向众生。
老子这里的不争就是把德行的功德(恩德)再次布施出去(布施一词庄子第一次用:“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庄子·胠箧》),这是三轮体空的境界。
世人争利益,圣人把德行的功德再次布施出去,世人真应该汗颜。
世人即使行微小之德,一定会广为宣扬,慈善被作为一种广告宣传,抬高个人的身价,怎么舍得把功德布施出去呢?布施财物已经不易,布施财物的名誉怎么也不要呢?这是凡夫的思维。
行善而不争功德,这是水对世人的启迪。老子可以说是真正读懂自然的智者,善不是口中的美妙语言,而是自然的实际表现。
世人哀叹自己的生命不能像天地一样长久,老子说那是没有天地之德啊。潜台词是,你有天地之德,完全可以像天地一样长久。如果认为天地太遥远,那向身边的水效法也可以啊。世人被老子问的无处可遁。
不要哀叹生命短暂,而要效法天地和水,修行无私的上善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