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注射丨多剂量药品如何使用才能确保安全?

作  者:感控plus运营团队   兰乖平
编  辑:高少卉
导读:
有时候当感控人去临床督导检查的时候,会看到有些“车轱辘问题”周而复始,似乎已成“顽疾”。尽管临床态度谦逊:“好的,马上改”。可是当我们再去,问题还是那个问题,态度还是那个态度。此时的你无奈中略显苍白的“挥舞规范大棒”:“某某规范要求的 # %&@¥?%¤§¡€”~~~

疑问三连瞬间迸发:

一、规范的要求你理解的对吗?

二、“所谓的问题”为什么会成为“顽疾”??

三、临床存在的实际“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今天与大家讨论的问题,与安全注射有关。

说起注射,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说起安全,也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注射是否安全?先来看两起案例:

案例一:

2013年辽宁丹东某门诊部120名患者接受微创介入溶栓通脉治疗静脉曲张,有98名患者感染丙肝病毒。

调查结果:实施注射者使用已接触过患者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共用的生理盐水和配制药物,并将配制的药物用于不同患者进行注射治疗,而注射器只换针头,违反“一人一针(注射器针头)一管(针管,即注射器针筒)一用一废弃”的注射原则。

案例二:

2017年1月国内某医院在治疗复发性流产,有5名患者感染HIV。

调查结果:检验人员操作中因一次性吸管准备数量不够,部分标本处理时重复使用吸管,导致该批次淋巴细胞被交叉污染,违反“一人一管(吸管)一用一废弃”的原则。

这两起事件都存在违反安全注射的原则。

这与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有何关联呢?

看2个临床实际存在的“问题”:

1、胰岛素的使用:

普通胰岛素的规格是10ml(400U)/瓶,患者使用量为0.1~0.2ml(4~8U)/日,在没有单剂量、小包装的前提下,要求做到“一人一用一抛弃”不太现实。就连《新编药物学》也明确规定:已开瓶使用的胰岛素注射液可在室温(最高25℃)保存最长4-6周(NOVOLIN R,N,30R注射液为6周,其他注射液为4周),很显然,一瓶药多次抽吸、多人使用在所难免。

2、肝素封管液

使用留置针输液的患者,每次输液完毕需要肝素液封管。肝素封管液是用100ml生理盐水加入0.6毫升的肝素配制而成,每个患者每次封管只用5ml。如果按照“一人一用一抛弃”的原则,100ml肝素封管液就有95mL需要废弃。这不仅仅是药液和注射器的耗材问题,每次配制液体导致工作量增加、医疗废物的增加也是现实问题。

解决方案:除了呼吁药品生产方要考虑临床实际的使用需求,尽量生产预冲式、单人份药品以外,我们只能从“安全注射的操作原则”来寻找答案。

原则一:不同的患者需要使用同一瓶药液时,每一次都应保证拆开新的无菌注射器抽吸药液。

原则二:在配好的药液需要存留的情况下,应贴上瓶签,注明开启日期,配制的药物,配药人签名等信息。

原则三:同一瓶药液(指多剂量)如果必须用于多个患者时,则应在治疗室用不同的注射器分别抽好,不能置于患者区域,避免污染隐患。

原则四:抽取药液后,禁止将针头留在液体瓶口,这样会使液体与外界相通,造成直接污染的途径。

原则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消毒、遵循药液配制的有效期、安全保存、每一次无菌操作前的手卫生等等。

您在临床上还遇到哪些看似不合规的问题呢?或者对本文探讨的问题有什么想法?敬请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