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茶馆诊脉之绝技》肖春宏老师

一,脾胃居于中焦,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胃是气升降之枢。如果脾胃升降病变,那么摸脉如何诊断呢?详述于下:

1,右寸脉大,即是胃气不下降。右寸脉主肺,诊右寸脉为什么能判断出胃气不下降呢?这是因为胃降则心肺随之亦降,心肺不滞。当胃气不下降时,则肺气无法降而滞,肺气滞使右寸脉变大。

2,左尺脉大,即是脾气不上升。左尺脉主肾阴,诊左尺脉为什么能判断出脾气不上升呢?这是因为脾升则肝肾随之亦升,肝肾不郁。当脾气不上升时,则肝气无法升而郁,肝郁则失去生长之意,肝不再汲耗肾阴,使左尺脉变大。

3,调脾升、胃降的代表方是二陈汤,其中的伏苓升脾,半夏降胃。

二,肝气从左侧升,肺气从右侧降,如果肝肺升降病变,那么摸脉如何诊断呢?详述于下:

1,左寸脉大,即是肺气不降。左寸脉主心,诊左寸脉为什么能判断出肺气不降呢?这是因为肺收敛心火下降,当肺气不降时,心火失去敛降者而上炎,心火上炎使左寸脉变大。

2,右尺脉大,即是肝木下陷。右尺脉主肾的命门,诊右尺脉为什么能判断出肝木下陷?这是因为肝木下陷,行使疏泄之职,致使相火泄露而不藏,相火泄露使右尺脉变大。

3,调肝左升、肺右降的代表方是桂枝汤,其中的桂枝升肝,白芍降肺。

调脾升时,不管胃降,你给分家了,不行的。调肺降时,不管肝升,你也给分家了,也不行的。如同补肾阳时,不管肾阴一样。

【每次一脉】左关脉大,即是肝脾郁而不升。 “郁”是不流通的意思。左路升为肝所主,因为肝藏血,所以左路肝脾升主要是血升。肝脾郁主要是肝脾血郁,肝脾血郁使左关脉变大。

【每次一脉】右关脉大,即是胆胃滞而不降。 “滞”是停留的意思。右路降为肺所主,因为肺藏气,所以右路肺胃降主要是气降。胆胃滞主要是胆胃气滞,胆胃气滞使右关脉变大。

气血不畅,百病丛生。诊脉时,诊左脉察血,诊右脉察气。

右脉的关脉大,是胆胃气滞。那么整个右脉大,而左脉细,更是气滞不降,用半夏厚朴汤,三剂后脉复如常。啥病都好了!

脉大是指脉的形状粗,气滞是实证,但是血呀,阴呀,气呀等可能虚。

气虚,气就不会滞吗?照样会滞,气多气少都会滞,滞是“停止”,与气多少没关系。

男子劳动耗气,使右脉小。女子来月经耗血,使左脉小。均属正常。

诊脉都觉得难,其实不难,诊脉关健是识别脉象,比如手指下的脉到底是不是弦脉?是不是阴维脉?当确定是时,也就诊完脉了,至于主病,照脉诀主病办呗,不用你研究主什么病,前人早研究透了。识脉象,不但要指腹敏感,更要有思维方法,比如脉不在沉位,怎么可能是牢脉,不用考虑是否是牢脉。

数脉,是至数脉,你别管他是浮还是沉,是粗还是细,通通不用管的,至数一息六至就是数脉。

沉脉是位置脉,你不用管他是快还是慢,是粗还是细,全都不用管,只看是否在沉位,在沉位就是沉脉。

四诊,死记硬背,只占三分,七分是思维方法。比如鉴别胃阴虚与肺阴虚,二者都是阴虚,在阴虚方面鉴别,累死你也鉴别不开。而换个思维,鉴别超级简单,他胃脘无论有什么症状,都是胃阴虚,而不是肺阴虚,在病位方面进行鉴别,你不用管他是胃呕恶,还是胃痛,或是胃胀,只要有胃的症状就是胃阴虚。

脉都不数,他怎么可能是疾脉?不用考虑是疾脉。当见脉数时,诊脉没完事,仔细看一下,是否是疾脉,这好鉴别的,查一息几至就行了。

濒湖脉诀,28个脉,您用浮,沉,迟,数四纲将他们统帅起来,形成体系,这事干好了,即拿下诊脉半壁江山。浮脉类中仅五六个,并且他们之间脉象差别大,用手一摸即区分开了。

散脉是什么脉?是位置脉,他在浮位,患者的脉都不浮,他怎么可能是散脉?!

李时珍写《濒湖脉诀》时,其中暗藏着浮,沉,迟,数四纲体系。

用手一摸脉浮,诊脉没完事,可是98%人就此结束了,也不再继续看是否散?是否芤?[呲牙]

奇经八脉之脉法,我先讲一个脉,就象我讲诊脉测高血压一样,一用真准,兴趣就上来了,我把你带到对诊脉入迷。[呲牙]

“丸丸”是什么意思?是珠子、珠丸之意。

前,中,后是指什么?是指寸,关,尺。

“从少阴之太阴者,阴维也”,其中“之”是什么意思?是“到”的意思

“左右弹”,弹是弹动,这个都明白,就是脉在弹动。那么脉怎样弹动叫左右弹?

是指在大母指与小拇指水平方向左右弹吗?这个方向,脉弹动平面与你诊脉的指腹呈水平平行,你能感觉到微弱弹动吗?脉的两边有厚肉,脉能弹动吗?

比如,用奇经八脉之脉法,脉象确定是带脉,这诊断带脉病变了,之后见脉数,脉数主什么,按李时珍濒湖脉诀办。

《濒湖脉诀》中的紧脉,脉象是如转索或左右弹,这个“左右弹”,与奇经八脉(气口九道脉)中的左右弹一样。

如果当面讲,一分钟就能让对方明白而掌握,但是用语言描述,有点费事。

1、“丸丸”是什么意思?是珠子、珠丸之意。

2,前,中,后是指什么?是指寸,关,尺。

3、“从少阴之太阳者,阴维也”,其中“之”是什么意思?是“到”的意思。

4,“前如内者足厥阴”,其中“内”是指小拇指侧吗?不是的,是指沉取。足厥阴是怎么回事?是诊肝。左寸不是主心吗?怎么能判断出肝有什么问题?这是因为肝升化为心火,当肝郁时,肝不化为心火,导致心气虚而见左寸脉沉弱。

正常脉象,寸应略浮,当寸略沉时,这是脉象差别很大了。

左寸沉弱,人低血压,此时治肝,养肝疏肝,血压就升上来了。

用柏子养心丸补心气,用了之后人不舒服,这是因为存在肝郁气滞,人气滞再补气更滞的厉害,当然人难受,不防你可以试一试,被蛇咬一次印象才深刻![呲牙]

肝郁导致心气虚,遵五胜原则,治肝,绝对不可违背此原则。也可以违背,惹祸呗。[呲牙]

高水平诊脉,与下象棋一样,能看出三步。

诊脉左寸弱,看出一步,用柏子养心丸,看出来两步用逍遥丸,看出三步加3克肉桂。

肾阳是肝升之动力,故酌情少加点肉桂。

李时珍的气口九道脉,是诊十二经与奇经八脉之病,这可能是他爸爸传给他的绝活,但是李时珍没讲透彻,也许他是想将千古秘藏脉法传给穷追不舍研究者,故意不讲透。也许他认为后人聪明,一看即会,无须多言。而现在情况是:此脉法令无数中医豪杰竞折腰!

1、“丸丸”是什么意思?是珠子、珠丸之意。

2,前,中,后是指什么?是指寸,关,尺。

3、“从少阴之太阴者,阴维也”,其中“之”是什么意思?是“到”的意思。

4,“前如内者足厥阴”,其中“内”是指小拇指侧吗?不是的,是指沉取。足厥阴是怎么回事?是诊肝。左寸不是主心吗?怎么能判断出肝有什么问题?这是因为肝升化为心火,当肝郁时,肝不化为心火,导致心气虚而见左寸脉沉弱。

肖老师,上面那张左手九道图,如果是右手那是不是前如内者足太阳?

左右手一样,诊左知右,诊右知左。@湖南—云水禅心

图上注明是右手反过来,是指看图。

如果“外”是指大拇指侧,“内”是指小拇指侧,这易懂,但是操作不了,也找不到例证,哪管在伤寒论中或其他典籍中找到一点也行,可是一点也没有。因此将此说束之高阁,不作对与错评论。

象带脉舌,唐大中医师遇见了,并且患者腰痛酸冷,印证了“带之为病,腹满,腰痛溶溶如坐水中”,这就是可以复制。而脉诊中的“内”与“外”,印证不了。

印证不了“外”是指大拇指侧,“内”是指小拇指侧。

疑难解析接龙:

1、“丸丸”是什么意思?是珠子、珠丸之意。

2,前,中,后是指什么?是指寸,关,尺。

3、“从少阴之太阳者,阳维也”,其中“之”是什么意思?是“到”的意思。

4,内是指沉,外是指浮。

5,督脉与冲脉在一个位置。

6,手三阴三阳在一个位置。

黄宫绣是一位进士,并且中医造诣很高,尤其是诊脉,他在《脉理求真》中也提到阳维脉,他用了一个“浮”,哈哈哈……,[憨笑]这一下子就证实了“外”是指浮。

只要我们弄清楚阳维脉是什么样子的,就嬴定了,获得千古秘藏之脉法,剩下的事,什么主病,症状,都是书上写的,非常清楚。

患者一来,伸手一诊脉,见是阳维脉,《难经》说“阳维为病,苦寒热”,告诉患者:你发热恶寒。患者当场即惊呆,以为遇见绝世无双之神医了![呲牙]

肖老师我下午试了试,我用柏子养心丸加三克肉桂粉,然后小睡一会儿,我在打卡读经时发现我的声音变了,一摸脉,果然左寸脉起来了,中气也足了,神准![强]

在左寸为什么可以诊任脉?我以前讲过,第一块奠基石必须出自于经典,之后的论述方成立,理论被天下人接受,用于临床有价值。《内经》说“任主胞胎”,又说“胞胎者,属心而络于胞中”,哈哈……[憨笑],其中“心”字是无价之宝,乃是打开千年秘藏脉法之密码。

诊脉看是否怀孕,下次您诊左寸,神准!《素问》“手少阴动,妊子也”,这又证明左寸主任脉。

为什么是左寸?摸到滑脉就是吗?

是“动甚”,不一定滑。

什么叫“动甚”?这我描述不了,必须您亲自诊,才能准确找到指下“动甚”之感觉。

我在群里很少讲脉诊,原因即在于此。如果当面,我愿意讲,让你摸一下,并告诉您这就是。

左寸,可以确定肺气不降,可以诊怀孕,可以诊任脉,可以定阳跷脉。

之后用中医腹诊之望法,可以鉴别男孩与女孩。

阴跷脉,是肾经的分支,发于照海穴,当然在尺部诊阴跷脉了。弃经络而不用的人,无法理解此诊脉绝技!

阴跷脉,本身无穴位,脉气反应在其他经脉与之交会的穴位上。

除了任督之外,其余六个奇经,本身都无穴位。

伸手一摸脉,告诉病人:失眠。[强]

肖老师,想问一下,从少阴斜至太阳者阳维,这个斜是脉的变化还是指的什么?

当然是脉了。@湖南—云水禅心

@上海—肖春宏 有没有可能奇经八脉同时出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比如带脉和阴维同时出现

@湖南—云水禅心 太可能了。

当脉同时见三个以上的奇经脉时,啥都不管了,重点治肝肾与胃,这是因为八脉隶于肝肾,丽于胃!

而六经辨证,出现三个以上时,怎么办?有这优势否?

紧,弦,牢,三者之间,按脉的力度来说,弦>紧>牢,肖老师这么对比合适吗?

牢在伏位,比沉脉还沉。弦与紧可以这样比较。

这是李时珍自己在《奇经八脉考》中讲的,病在阳维,就是阳维病,脉是什么样子的?寸浮尺弱。哈哈……[憨笑],又找到证据了,“外”是指浮。

阳维病的脉是什么样的?现在己见雏形!

这个李时珍,他在脉诊中就不讲,只画个图。

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把《伤寒论》的24条讲的清清楚楚,而现在许多人却不知,信口开河乱讲一通。[呲牙]

奇经八脉病是纲,所呈现的主要症状是提纲症,在《难经》里,简洁扼要。除了症状之外,还有舌与脉,使辨证准确性大幅度提高,而施治针与药同轨,可以互相辅助,又大幅度提高了效果。不是谁都可以来担“纲”之重任的,例如数脉可以担纲之任,无论外感还是内伤,也无论何因,只要弄热(特殊情况单论)了,脉即数,我们抓住数脉则见目。

同理,我们抓住奇经之脉象,同样是纲举目张,对目看的格外清楚,使辨证步入快车道![强]

坦诚的说,我最开始对奇经八脉辨证体系只会三招两式,舌诊只会看阳维脉舌,用了灵,诊脉只会冲脉,用了也灵,问诊只会带脉,腹满腰痛,用了也灵。于是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辨证体系,当钻研之!

气口九道脉,是李时珍以一个主线整合各种脉法而成。

当年跟恩师学习,师叔来了,开口即问我“小肖,胆,小肠六腑病,诊脉在何处诊?”,当时一听,是呀,在哪诊呢,不知道。[呲牙][呲牙]

左右弹,不是脉在水平方向左右弹动,而是左右两手的脉弹动,象转绳索似的。

在寸部为什么可以诊阳跷脉?右寸主肺,而肺与膀胱别通,阳跷脉是膀胱之分枝,由此可见,寸部与阳跷脉是“血缘亲属,姑舅亲哦”。由于阳跷脉左右对称,广而用之,诊双手寸部。

否则,当见左右手寸部脉同时弹动,无法理解。左主心,右主肺,心与肺同见弹动,这不好理解,是吧。

当知晓肺与膀胱别通之后,说寸浮主表,非常认同,毫不怀疑。

外邪袭表之膀胱经,而与之別通的肺,不可能不受影响,肺也不可能坐视不管,人家哥俩是姑表兄弟。

涉及表证,都拿卫气说理,是不妥的。卫气不总在表,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

而肺与膀胱是日夜相别通的,说理通顺。

气口九道脉疑难解析接龙:

1,丸丸:珠丸,珠子,脉滑之象。

2,从少阴之太阳,阳维也。其中“之”是到的意思。

3,前、中、后:是分别指寸、关、尺。

4,外:是指浮取。内:是指沉取。

5,督脉与冲脉在一个位置。任脉与阳跷脉在一个位置。

6,斜至:是指脉体斜。

7,三部九候脉法是五脏分布于左右两手,奇经脉法与此不同,左右手一样,诊左知右,诊右知左。

图中括之内为奇经八脉定位,其余是十二经定位。气口九道是诊十二经与奇经八脉之脉法。

(哇,肖老师一讲,明白了一大片,中部左右弹者带脉,正好左右关为肝脾,与带脉关系密切。)

下部较复杂,左右尺主肾,那按别通来,肾与三焦别通,这个三焦乃手少阳,又连上同名经了,足少阳胆经,这样阴阳维和阴阳跷就联系起来了。

古圣善用三焦治奇病,联合此图一看,初见苗头了。

《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此条之病,在临床上经常见到,然而准确辨证者不多,原因是:一是没弄懂“脉促”,二是不会腹诊“胸满”,我个人拙见叙于下:

1,脉促:促是“短”之意,什么短?时间短呗,例如成语仓促应战。脉搏跳动分三个阶段,即上升阶段,峰顶停留阶段,下降阶段。正常脉搏跳动,三个阶段相等。此条文中的“脉促”是指脉搏在峰顶停留的时间短,脉上来碰一下手指就落下去了。

2,胸部全是骨头,腹诊时不象按压腹部软软的,按不动的,这怎么腹诊胸部?用手指按压胸部两肋骨之间的凹处,当胸满时,凹处与肋骨水平。

一诊脉见脉促,再一腹诊胸部见水平,辨证诊断完活。

此条文中的脉象,诊脉非常好摸的,特征明显!

一不会诊此条文之脉,二不会此条文之腹诊,你说怎么用桂枝去芍药汤?!

(肖老师,请教一个问题,胃脘部按压硬,不软,是不是胃气上逆,不降?)

不一定。

有压痛吗?

有一点痛,像脉搏跳一样。痰很多,卡喉咙。

这不能单考虑胃的问题,肾间动气。

冲脉气逆。

病根应在下焦肾。

冲脉气逆用什么方?要看何因导致的,有好多方。

腹诊冲脉气逆,是夹阴派看家本领,解放时,开创门派者跑台湾去了。

从脐下的丹田,到当脐,脐上,胃脘,一直到胸部的虚里,出现跳动,都是肾间动气。

阴跷脉是足少阴肾经的分枝,发于照海穴,所以在尺部诊阴跷脉。

高水平脉法的特点:一是脉象在指下容易鉴别,可操作性强,只要有诊脉常识的人就能识别出来。二是主病准确。三是脉象背的医理深奥,中医理论功底浅则无法理解。

例如:我讲诊脉测高血压,诊脉判断气的升降。当天就有人用于临床,上手非常快,并且准!但是要讲清楚其机理,需要讲许多。

@上海—肖春宏 肖老,这个左右弹是中间空两边有吗?

@小天 -贵港 左右弹,是指左右两手的脉弹动。

高水平的脉法,非常好用,大道至简。但是脉象背后的医理深奥。

气口九道脉,绝对不是操作起来繁琐的脉法,而是非常好用。例如督脉之脉象是三部脉俱浮,弦长。这脉象谁都能识别出来,小孩都能摸出来此脉。

督脉,在浮的位置张长,是一个位置脉。而在中,沉的位置弦长,就不是督脉了。

这是识别脉象之要领,切记![抱拳]

当弦长之脉出现在沉位,是冲脉之脉象。你看李时珍厉害吧,利用一个弦长脉可以脉诊督脉与冲脉,并且极好识别,谁都能做到!

脉象主病,会鹦鹉学舌就行,这更简单,是吧[呲牙],经典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呗。例如:当诊脉千真万确是阴维脉,《难经》“阴维为病,苦心痛”,告诉患者说:你心胸痛,腹痛。患者答:是的。此时可以自信地诊断为阴维脉病。如果不放心,再看一眼舌,舌呈阴维舌,这万无一失了。阴维脉病仅仅那么几个证,病性差别非常大,不会误诊,除非自己酒喝迷糊了。[呲牙]

我抛引玉之砖,二年后,在闻过我之言者中,肯定有奇经八脉辨证高手,并且施治针与药并用。

肖老师,九道脉中的中央直者,手指是什么感觉@上海—肖春宏

弦长。@绵阳粱正国

三个月弄熟一个奇经,从舌,脉,症,方,针几方面。三八是二十四,正好两年。

诊断,舌脉症三者居其二即准了,三者俱备则万无一失,百发百中也!

中医四诊极其强大,可以保证所辨出的证准确无误,自己四诊知识掌握的少,导致辨证不准,另当别论!

其实,奇经八脉辨证的舌,脉,症,每一项都比较准![强][强][强]

有一次,好友跟我说“女儿感冒一个多月也没治好”,我听了,没当回事,心想这大上海中医与西医高人多如牛毛,怎么可能一个感冒治不好?!

我从这个病例中领悟了阳维脉之脉象,我当时诊完脉,才知一个多月治不好是对的啊!她是伤寒论第24条病。[呲牙]

解表是解不了的,让阳维脉锁死了。[呲牙]

@上海—肖春宏 肖老师,伤寒论24条直接用桂枝汤无效,就是因为阳维原因?

是的

奇经与正经交会穴表,奇经与正经交会穴版本不一,此表格是附于《奇经八脉考》之后,经著名针灸学家李鼎校注的,比较准。这是个宝贝。

属阳的奇经与三阳经相交,属阴的奇经与三阴经相交,这是规律。

您还是您,但是您手拿机关枪比手拿鸟枪厉害了,这是掌握的医术不同导致水平有差导。同样拿机关枪,您用的熟,您就比别人厉害,这是刻苦程度不同,导致水平有差异。

有的人非常刻苦,可惜天天练打鸟枪,依然不如三心二意打机关枪的人厉害![呲牙]

前几天,佳明老师发个名家案例,我看了很有感慨。名家公布的案例都是疑难病例,普通病例没人看的。我大致阅览一遍,没仔细看。但是有咽喉痛,音哑症状,这个我注意了。咽痛不红,音哑是寒邪直中少阴,此为夹阴派绝活,凭此一症定乾坤。答案发出来,果然是寒邪中少阴。[呲牙]

我不喜欢看当今人写的书,非常厚,有那么多干货吗?

导弹复杂吧,但是发射操作也就是按一下电纽嘛,小孩也能干。中医就是这样的。

古人行医,十几岁即悬壶济世了。

中医这个导弹,复杂东西都被圣人干好了,咱们只管找到发射操作电纽,之后按一下。

诊脉最难的事就是识别准病人的脉象是什么脉,当确定准了是什么脉之后,主病按照《濒湖脉诀》中的“主病诗”来办,主病随即而定。识别脉的诀窍是以浮、沉、迟、数四个脉为纲,将28个脉分为四类,形成识别脉的体系,熟记于胸,之后再去识别病人的脉象是什么脉则由难变易了,可以执简驭繁。每次复习一类脉,请看下文:

一,【沉脉】

沉脉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上面沉脉模式图,沉脉的特征是脉居于沉位,浮取没有脉搏跳动,中取脉搏跳动不明显,沉取脉搏跳动才明显,这叫“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即“轻取不应,重按始得”。沉脉是位置脉,只要脉在沉的位置,无论脉是粗还是细,也无论脉是快还是慢,都是沉脉。

二,【沉脉类】

1,在脉沉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推筋着骨寻”特征则为伏脉。也就是说,伏脉比沉脉还沉,需要把筋推到一边去,并按到骨头上,才能见到明显脉搏跳动;

2,在脉沉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脉实大牢固”特征则为牢脉。也就是说,脉象沉并且实大牢固的脉是牢脉;

3,在脉沉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细而软如绵”特征则为弱脉。也就是说,脉象沉并且细而软如绵的脉是弱脉。

因此,脉不沉则不可能是伏脉、牢脉、弱脉,不用考虑是否是这些脉了。假如诊脉时见脉沉,诊脉没完事,要继续审察指下的脉象。如果需要推筋着骨寻是伏脉。如果脉实大牢固是牢脉。如果脉细而软如绵是弱脉。

一,【数脉】

数脉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上面数脉模式图,人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在一息时间内脉搏跳动六次就是数脉。也就是中医里说的“一息六至是数脉”。数脉的脉搏每分钟跳90~130次。数脉是次数脉,只看脉搏跳动的次数,只要脉在一息之内跳动六次,无论脉是浮还是沉,也无论脉是粗还是细,都是数脉。

二,【数脉类】

1,在脉数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脉搏跳动有歇止”特征则为促脉。也就是说,脉象数并且脉搏跳动有歇止的脉是促脉;

2,在脉数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仅一部脉数并且如豆状有力”特征则为动脉。也就是说,动脉的脉象数并且如豆状而有力,只见于关部,或只见于寸部,或只见于尺部,动脉最常见于关部;

3,在脉数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跳动加快”特征则为疾脉。也就是说,疾脉比数脉还快;

4,在脉象数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脉道绷紧”特征则为紧脉。也就是说,脉数并且脉道绷拉得很紧的脉是紧脉;

5,在脉似数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血流滑利如珠”特征则为滑脉,也就是说滑脉似数并且血流滑利如珠。注意,滑脉是血流速度快,而不是脉搏频率怏,因此说滑脉似数脉,也就是说有数意。

因此,脉不数则不可能是疾脉、促脉、动脉、紧脉、滑脉,不用考虑是否是这些脉了。假如诊脉时见脉数,诊脉没完事,要继续审察指下脉象,如果脉搏跳动有间歇是促脉;如果只见一部脉数并且如豆状有力是动脉。如果脉博跳动比数脉快是疾脉;如果脉血流滑利如珠是滑脉;如果脉道绷拉得很紧是紧脉。

1,从少阴钭至太阳者,阳维脉也。

【注释】意思是尺沉,寸浮,经过关时则是中,如此则三部脉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此为从少阴斜至太阳。

2,从少阳斜至厥阴者,阴维脉也。

【注释】意思是尺浮,寸沉,经过时则是中,如此则三部脉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此为从少阳斜至厥阴。

中医里有争议的地方,有不同说法之处,都是藏绝活的地方,谁能鉴别出正确说法,必成大器!

诊脉最难的事就是识别准病人的脉象是什么脉,至于脉象主病比较容易,当确定是什么脉之后,按照《濒湖脉诀》中的“主病诗”来办,主病随即而定。识别脉象的诀窍是以浮、沉、迟、数四个脉为纲,将28个脉分为四类,形成识别脉的体系,熟记于胸,之后再去识别病人的脉象是什么脉则由难变易了,可以执简驭繁。每次复习一类脉,请看下文:

一,【沉脉】

沉脉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上面沉脉模式图,沉脉的特征是脉居于沉位,浮取没有脉搏跳动,中取脉搏跳动不明显,沉取脉搏跳动才明显,这叫“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即“轻取不应,重按始得”。沉脉是位置脉,只看脉所在的位置,只要脉在沉的位置,无论脉是粗还是细,也无论脉是快还是慢,都是沉脉。

二,【沉脉类】

1,在脉沉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推筋着骨寻”特征则为伏脉。也就是说,伏脉比沉脉还沉,需要把筋推到一边去,并按到骨头上,才能见到明显脉搏跳动;

2,在脉沉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脉实大牢固”特征则为牢脉。也就是说,脉象沉并且实大牢固的脉是牢脉;

3,在脉沉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细而软如绵”特征则为弱脉。也就是说,脉象沉并且细而软如绵的脉是弱脉。

因此,脉不沉则不可能是伏脉、牢脉、弱脉,不用考虑是否是这些脉了。假如诊脉时见脉沉,诊脉没完事,要继续审察指下的脉象。如果需要推筋着骨寻是伏脉。如果脉实大牢固是牢脉。如果脉细而软如绵是弱脉。

我将《三指弹》与《濒湖脉诀》合一,用三指弹的四纲体系识别脉象,用濒湖脉诀的主病决断。

看一本诊脉的书,绝对不行。这是因为各有侧重,学不全。有的侧重讲主病,有的侧重讲识脉,有的侧重讲病机。

症状消失了,脉未复如常,病没治好,过一段时间,又卷土重来。

脉已复如常,而症状未消失,停治。过一段时间,症状自消,这是症状消失滞后性,正常的。

微脉与细脉是不是阴与阳对立?一般认为微脉与细脉是一类,这是从虚角度看,属于一类。但是微为阳虚欲竭,细为阴虚至极,这么看是阴与阳对立。故要多读书,书没读好,用什么知识来治病。

微脉与细脉是不是阴与阳对立?一般认为微脉与细脉是一类,这是从虚角度看,属于一类。但是微为阳虚欲竭,细为阴虚至极,这么看是阴与阳对立。故要多读书,书没读好,用什么知识来治病。

[强][玫瑰]微脉与细脉是中医诊脉辨阴阳的关健两个脉,此为诊脉之精要,明其意直入诊脉之室。微有程度不同,细有程度不同,可知轻重。

许多人常说“没有脉了”,什么没有脉,有的啊,不是微脉就是细脉。

【干货】

微脉:若有若无,轻按易见,重按全无;

细脉:如丝如缕,举之极微,按之全无。

【应用】取微脉之意,诊断脉无力为阳虚。取细脉之意,诊断脉不粗为阴虚。

我们从阴虚至极与阳虚至极两个极端脉象,领悟脉诊阴虚与阳虚之诊法。

诊脉,我这不是侧重讲识脉象,也不是侧重讲主病,而是侧重讲病机。

有知识才会干事,无知则蛮干,闯大祸。

洪脉与伏脉,又一对阴阳两极之脉,浮之最者是洪脉,这脉浮的,如洪涛一样,跑到水面之上了。沉之最者是伏脉,这脉沉的,跑到地面之下去了。

分主阳盛,与阴盛。

伸手一摸脉不浮,怎么可能是洪脉。脉不沉,怎么可能是伏脉。是吧。

假如从28个脉中去识别洪脉,很难鉴别准,很可能与粗大脉鉴别不开。[呲牙]

确定准是伏脉后,在心里背脉诀,主病有谱了。

诊脉辨阴虚与阳虛之关健脉为细脉与微脉。辨阳盛与阴盛之关健脉是洪脉与伏脉,领悟其意而用则诊脉登堂入室

牢脉与谁对立?濡脉,牢脉推之坚固不移,濡一碰到处乱跑。[呲牙]

外感与内伤都会发热,头痛。辨证诊断首先必须辨内伤与外感,即辨表证与里还。以前讲过用《医碥》中之法,即外感则寒热齐作而无间,内伤则寒热间作而不齐。可是没有发热恶寒症状,怎么办?诊脉,这对。但是以浮沉辨之,有时又不行。诊脉如何判断?

诊脉是否可知人之富贵?太能了!肝脉(左关)以弦长为和,肝脉弦长则肝常奉春生之令以养全身。脾脉(右关)以缓为和,脾脉缓则脾消磨水谷生精血。双手具此脉象之人,身体强健,精力充沛,大脑功能强,智慧频出,岂能不富贵。以前我讲过用绮石之医术可知人的品性。

【干货】脾阴虚是多数糖尿病的根本病机,那么诊脉如何判断脾阴虚证?肝脉弦长而脾脉短。又怎么治呢?用治脾阴虚古今第一高人吴澄之方,我系统讲过。

吴澄用一生的精力,在临床上研究虚损病,杰出成就是治脾阴虚证,而教材上,恰恰不讲此证,故都不会辨,也不会治,没有猫,耗子就多,糖尿病遍地都是。

吴澄《不居集》

肝脉弦而睥脉短,又见数,问题严重了,脾阴更虚了,导致中气不足,改用补中益气汤

治脾阴虚时,用五味子收敛肺气以制肝,此为借刀杀人思路。

借肺之刀来杀肝,则脾安全了。[呲牙]

学三十六计,对理解中医治病套路大有益处![强][强][强]

心脏病,治胆是围魏救赵,这事我常干。[呲牙]

我拟方调兵遣将围攻胆,则解除胆邪犯心,使心得救。

有些患者想了解治法,讲中医,他听不懂,而用三十六计讲,即听明白了。

肖老师,为什么用补中益气汤?

@浅夏晴空 变证,中气虚了。

在脾阴虚之脉的基础上,又多个数脉,即为证变。@浅夏晴空

脉都是由同一个心主的,哪有左数而右不数的?[呲牙]两手都数,左关弦数,右关短数。@浅夏晴空

脉搏跳动频率,都是一个心主导的,左右一样,数则两手都数,迟则两手都迟。

@上海—肖春宏 还是不太明白[捂脸][捂脸]脾阴虚脉就是数的吗?

不是,是左关弦,右关短。这时不用补中益气汤,见脉数了时,此为变证,用。@浅夏晴空

左关弦长,右关短,是脾阴虚证,用吴澄之方。当脉数了时,用补中益气汤。

左手主血,血中之气为真阳,左手脉不易摸到,则为真阳不足,这是一般规律,但是不能只凭脉而断,还需结合其余三诊。

万物负阴而抱阳,哪有纯阴之事,虽然左脉主血,但是血中有气,为真阳,在左寸候真阳。

那么,真阴在哪里候呢?学扶阳派,他不告诉你诊脉候真阳,没学到扶阳的看家本事。

既然有真阳,真阴,并且非常重要,诊脉就应该能候到,这么重要的东西,诊脉都无法候到,失其重要地位,是吧。

真阳封藏于阴中,所以去阴中找他,在主血的左脉之寸部找。

左脉主血。血中有真阳,左脉动。血中真阳弱,则不动了。

我乱翻古籍,发现的,无意中闯进去了,知道原来这样候真阳。[憨笑][憨笑][憨笑][憨笑]

于是,我诊左寸,辨真阳。用柏子养心丸加肉桂补心气,神效也,哈哈哈……

真阳,是人体一切阳气之根,心气属阳嘛,补心气当然要兼顾真阳。

现在,诊左寸脉又多一个,还可以诊真阳![玫瑰]

一,【浮脉】

浮脉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上面的浮脉模式图,脉居于浮位,浮取时有力,中取时力减,沉取时力弱。这叫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是位置脉,只看脉所在的位置,只要脉在浮的位置,无论脉有力还是无力,也无论脉是数还是迟,都是浮脉。

二,【浮脉类】

1,在脉浮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两边实而中间空”特征则为芤脉。也就是说,脉浮大并且按之两边实而中间空的脉是芤脉。脉中间空是与脉边缘实比较而言的,脉边缘实才显示出中间空;

2,在脉浮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细而无力”特征则为濡脉。也就是说,脉浮并且细而无力,重按就没有脉搏跳动了的脉是濡脉;

3,在脉浮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节律散似扬花”特征则为散脉。也就是说,脉浮并且节律不整齐,至数也不匀,散乱如同漫天扬花,重按就没有脉搏跳动了的脉是散脉;

4,在脉浮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如洪涛拍岸,来盛去衰”特征则为洪脉。也就是说,脉浮并且脉形很大,脉搏升起与降落如同洪涛来拍岸边一样来盛去衰的脉是洪脉;

5,在脉浮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势弱形大,按之无力”特征则为虚脉。也就是说,脉浮并且势弱形大,按之浮、中、沉皆无力,脉边缘不清楚,显得脉大如谷空;

6,在浮脉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按之如鼓皮”特征则为革脉。也就是说,脉浮并且中间空,按之感觉血管壁如同鼓皮的脉是革脉。

因此,脉不浮则不可能是芤脉、散脉、濡脉、洪脉、虚脉、革脉,不用考虑是否是这些脉了。假如诊脉时见脉浮,诊脉没完事,要继续审察指下脉象,如果脉两边实而中间空是芤脉;如果脉细而无力是濡脉;如果脉的节律散似扬花是散脉;如果脉来如洪涛拍岸,来盛去衰是洪脉;如果脉势弱形大,按之无力是虚脉;如果按之脉壁如鼓皮是革脉。

什么诊法都是对准八纲的,八纲是辨准证的基础,舌诊,脉诊,腹诊,问诊全都是对准八纲。比如舌诊,薄厚辨表里,老嫩定虚实,干湿分寒热,这是八纲。

阴阳是总纲,其实八纲是六纲,表里,寒热,虚实。应再加燥湿,才是八纲,这样原来八纲变为:阴阳两纪,表里,虚实,寒热,燥湿八纲。

汽车,只需左右定位,即不会跑偏。飞机还要再加个上下定位,才不会跑偏。中医比飞机还多,四个方向定位。

咱们治病就是调阴阳不平,这需要知道阴阳情况,可是我们直接看不见阴阳,但是我们能看见反映阴阳情况的八纲而知阴阳失衡,例如燥与湿,山的阳面燥,阴面湿。即使夜晚我们到一个事先不的山,也能分出阴面与阳面,山体燥为阳,山体湿为阴面。燥与湿能反映出阴阳。

阴虛则燥,阳虚则湿。我们见湿,则知阳偏虚,导致阴阳失衡,把他们调平,治好病了

辨八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知晓阴阳失衡的手段,目的是要知道阴阳失衡情况,从而确立治法

鱼在水下,我们看不见。看水面的鱼标则知向何处跑了。

八纲是阴阳这条鱼的鱼标。我们一看,即知阴阳这条鱼之动态。中医非常有智慧![强][玫瑰][呲牙]

寒热,燥湿等,最能反应阴阳之特性,于是用他们充当“鱼标”

我们忙乎半天,啥也没干,只调阴阳平衡了。[呲牙]

我们祛湿,其实是把阳偏虚扶正,阳足则运湿,我们祛啥湿了。

寒热,也最能反应阴阳特性,见热则知阳偏盛,导致阴阳失衡,我们把它调平,治好病了。

因此,辨八纲不是目的,目的是要知道阴阳失衡情况。

阴与阳,谁偏低,谁偏高?看阴阳之特性寒热,燥湿等八纲,就知道了。

中医就是调阴阳失衡,还有啥可说的,再没有了。

一讲中医,总往一边扯,这个那个的,就是不往阴阳上扯。[呲牙]

阳,他具有热的特性,也具有燥的特性,是吧。我们看不见阳,但是能看见其特性而知其偏衰偏盛,从而确立治法。

润燥,清热,都是在抑制阳盛,复其如常。

西医笨,他用仪器看人体内,中医慧,见外知人体内。

人全身水肿,西医用仪器看体内,发现有个血管不通,下支架,结果还是水肿,水肿不消[呲牙]。中医来吧,几剂泽漆汤,水肿消了。[憨笑]

一,【迟脉】

迟脉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上面迟脉模式图,人一呼一吸叫一息,在一息时间内脉搏跳动三次就是迟脉,也就是中医里说的“一息三至是迟脉”。迟脉的脉搏每分钟跳50~60次。迟脉是次数脉,只看脉搏跳动的次数,只要在一息之内脉搏跳动三次,无论脉是浮还是沉,也无论脉是粗还是细,都是迟脉。

二,【迟脉类】

1,在脉迟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稍微快点”特征则为缓脉。也就是说,缓脉比正常脉慢,又比迟脉快。

2,在脉迟缓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脉搏歇止无定数”特征则为结脉。也就是说,脉迟缓并且脉搏跳动有歇止,比如一会跳五次歇止一次,一会又跳八次歇止一次,歇止无定数的脉是结脉;

3,在脉迟缓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脉搏歇止有定数”特征则为代脉。也就是说,脉迟缓并且脉搏跳动有歇止,比如总是跳五次歇止一次,或者总是跳七次歇止一次,歇止有定数的脉是代脉;

4,在脉象似迟脉的基础上,脉象又多个“脉搏参差不齐,血流艰难”特征则为涩脉。也就是说,脉似迟脉并且脉搏参差不齐,血流艰难的脉是涩脉。注意,涩脉是血流速度慢,而不是脉搏频率慢。临床见涩脉迟,是涩脉与迟脉两脉相兼,涩脉本身不具有“迟”的因素。涩脉血流速度缓慢,所以说似迟脉,也就是说有迟意。

因此,脉不迟缓则不可能是结脉、代脉、涩脉,不用考虑是否是这些脉了。假如诊脉时见脉迟缓,诊脉没完事,要继续审察指下的脉象,如果脉搏歇止无定数是结脉;如果脉博歇止有定数是代脉;如果脉搏参差不齐,血流艰难是涩脉。

浮沉迟数四个脉为什么可以作为纲?这是因为他们代表八纲,浮主表,沉主里,数主热,迟主寒。可谓纲举目张。

舌诊,也要以舌苔薄厚,舌质老嫩,舌苔干湿六个舌象建立识舌象体系,藏于胸中。

比如,舌质嫩主虚,如果虚都不是,还看什么阴虚,阳虚等等,是吧。

望舌诊断胃炎,乃是本群绝活,人人都会,那么怎么辨证施治呢?用腹诊,详见下文:

今天学完,明天就可以用来治病。咱们以前学习过“十一区腹诊分区法”,知道心下(胃脘)部位与胃,胆,心对应,此处有压痛,要考虑到胃,胆,心三者有问题。当我们治胃病时,心下有压痛,也要考虑到胆与心的因素,与心有关用桂枝强心气,与胆有关用茵陈利胆。

1,心下有轻度压痛,无板结,说明胃病之病程较短,为浅表性胃炎,治宜理气、清热、和胃,药用柴胡,香附,延胡索,枳实,蒲公英,败酱草,菌陈等。

2,心下有中度压痛,有条索状物,并伴有明显节律性疼痛,为胃溃疡病或糜烂性胃炎,治宜清热解毒,化瘀通络,药用蒲公英,连翘,败酱草,当归,徐长卿,延胡索,红藤,川芎,地榆,墨旱莲,冬凌草,三七等。

3,心下有重度压痛,有板结,腹部干涩,说明胃病史较长,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散结。药用当归,莪术,丹参,五灵脂,姜黄,徐长卿,白花舌草,冬凌草。

3,心下按之软,有振水声或咕咕声,胃病之病程短,为水湿内停,宜化湿和胃,药用伏苓,薏苡仁,白术,白豆蔻,白芍,猪苓,桂枝,厚朴,石菖蒲等。

4,心下按之胀满,有水声,为胃气不足,有气滞,宜理气化湿,药用厚朴,枳实,八月扎,炒莱服子,紫苏梗,荷梗,砂仁,大腹皮等。

@上海—肖春宏 肖老师,血流速度慢与脉搏慢怎么区别呢?[抱拳]

血流速快慢与脉搏频率快慢是两回事,血流速快与慢,看滑与涩则知。脉搏频率快与慢,看数与迟则知。@天津-猫猫

一分钟脉搏跳多少次,这是脉搏频率。一分钟血流过血管横截面多少升,这是血流速。

@上海—肖春宏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心跳速度是脉管搏动的频率,而血流速度是尺部到寸部的滑动速度?

流动速度,不是滑动速度,可以这样理解,咱们跑百米,你先到了是滑脉,我后到了是涩脉。@天津-猫猫

涩脉的脉搏,一会大,一会又小。一会强,一会又弱。变化不定,血流不畅之故,但是脉搏频率恒定不变,一息四至。@天津-猫猫

通了时,血来了则脉大点,强点。一会又不通了,血少则脉弱了,小了。

@上海—肖春宏 您的意思是指下感觉到的力度不一?

有点这个意思,用语言不好描述。@天津-猫猫

不连贯,好像在摩擦力特别大的地面推重物,深一脚浅一脚的[偷笑]是不是

@呼伦贝尔-精灵 有点这个意思。

在舌上确定为瘀血证,之后摸脉,突然某一天,找到涩脉的指下感觉了。

涩脉,常见于左寸,手指注意体察左寸

当诊脉认为涩,主有血瘀,看舌佐证,当用舌验证,几次都准了时,诊涩脉成功了。

会诊涩脉,这可牛大了!

脉诊说“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这话不对,指下难明,是因为心中没了了。

心中不知涩脉是什么样,指下岂能明涩脉。

这样说,脉搏形态参差不齐,但是频率恒定不变,一息四至,就是涩脉。

滑脉不数,临床见滑脉数是滑脉与数脉相兼,叫滑数脉。如果滑脉本身就数,那么再说脉滑数,有毛病,是吧。同理,涩脉不迟。

我见我同学开方时,在方头写脉滑数,我问他:“滑脉本身数吗?”,他答“数呀”,我又问“既然如此,那你又写一个“数”干嘛,多吃一举”。[呲牙]

肖老师:   滑脉、涩脉是指相对的脉吗?比如像浮沉,迟数,紧缓脉

是的

肖老师:  我还不会认脉,滑脉流利,涩脉滞后,这样理解,对不对呢[抱拳]

不妥,滑脉血流速度快,涩脉血流速度慢。

哦,血流速度快慢区分滑脉、涩脉[憨笑]谢谢肖老师[咖啡]

中医如果诊脉不能查血流速度快慢是巨大缺欠,可是我们祖先创的脉诊可以查血流速度快慢,用滑与涩二脉。

真阴,真阳是非常重要的!中医如果诊脉不能查真阴,真阳,也是巨大缺欠。但是可但是[呲牙],诊脉不存在这缺欠,自己不会,另当别论。

【特殊类】

1,实脉:“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幅幅强”是实脉,按之浮、中,沉皆有力;

2,长脉:正常脉的寸关尺三部总长度为一寸九分,关前长度是九分,关后长度是一寸。如果脉的总长度超过一寸九分的脉是长脉。长脉也可以是寸、关、尺三部中的某一部脉长度超过本部正常长度;

3,短脉:正常脉的寸关尺三部脉总长度是一寸九分,关前长度是九分,关后长度是一寸。如果脉的总长度短于一寸九分的脉是短脉。短脉也可以是寸、关、尺三部中某一部脉长度短于本部正常长度;

4,弦脉:弦脉似一根弓弦,指下感觉端直劲急,直起直落,脉位固定不移,总是撞击手指一个位置;

5,微脉:脉居于中位,细而无力,若有若无。轻取易见,重按全无。主阳弱欲绝。

6,细脉:脉略偏向沉位,细而无力,如缕如丝,连继不绝。主阴虚至极。

【注意】《濒湖脉学》濡脉篇说:“微则浮微如欲绝,细来沉细近于微”,此言给人以微脉“浮”和细脉“沉”的印象,现代中医学家均不认可。请看图

识别脉象之法,全部讲完了。

肖老师早[玫瑰][玫瑰][玫瑰]

督脉是大老板,阳维脉是二老板。这奇经八脉辨证体系,弄的好!

为什么说“督脉是大老板,阳维脉是二老板”@上海—肖春宏

阳维联络诸阳经之后,在后项处入督脉。@广州一梁丽娟

微脉最软,若有若无,主阳弱至极。细脉最细,如丝如线,主阴弱至极。我们从中领悟诊脉辨阳虚与阴虚之道。

洪脉最浮,主阳盛。伏脉最沉,主阴盛。我们从中领悟诊脉辨阳盛与阴盛之道。

数脉是脉搏频率快,迟脉是脉搏频率慢,我们看数与迟,则知脉搏频率快慢。

滑脉是血流速度快,涩脉是血流速度慢,我们看滑与涩,则知血流速度。

涩脉,古人作了许多比喻,如病蚕食叶,其意是说一个“慢”字,什么慢?只能是说血流速度慢。

诊脉是查气血情况的,如果诊脉查不了血流速度,岂不是巨大缺欠也!

气存在升降,如果诊脉不能看出气之升降异常,则失去其重要地位。但是可但是,诊脉很容易办到,上手极快,我讲完即有人用,比较准!

虽然气之升降,无器不有,但是我们诊脉抓住重要的升降之枢脾胃,以及肝左升,肺右降,就赢定了![强][玫瑰]

只需掌握六个“脉大”,诊脉就可以准确判断气升降异常。用手指摸脉大,这没有人摸不准的,是吧。

微脉,什么微?力微呗,力微弱到若有若无,指下脉体模糊,要中位取脉。否则就“没有脉了”。

细脉,什么细?脉体细,细到如缕如丝,但是指下脉体清晰可辨。

脉象也是纷繁复杂的,但是咱们不能乱,诊脉目的要明确,想知道什么,就去对应部位,找应该出现的脉象。例如:想知道肺降气是否异常,则去诊左寸,看此部脉是否大。

1、浮洪芤散濡革

2、沉伏弱牢

3、数促疾

4、迟缓涩结

5、虚微细代短

6、实滑动弦紧长

化二十八脉为六种脉为脉道入门至要。

一、浮而有力为洪,浮而无力为芤,浮而迟大虚甚为散,浮而柔细为濡。

二、沉行筋间,伏行骨上,弱细无力,牢大有力。

三、数而有止为促,数甚为疾。

四、三至为迟,无力为涩,有力为缓,有止为结。

浮脉,分外感与内伤,《三指弹》“总被风寒先病头,里病而浮精血脱”,如果是内伤,精血亏。

【缓脉】古籍脉诊中的缓脉,是指正常脉,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迟不数,指定为胃的脉,这非常合理,因为胃居中央,不偏。而居于四方的心肝肾肺的脉都略偏,心略洪,肝略弦,肾略沉,肺略浮。与28部脉中的缓脉不是一个脉,勿混!

古人设定缓脉为标准参照脉,其余脉与它比较,比它快则为数,比它慢则为迟。比它细则为细,比它弱则为微。比它浮则为洪,比它沉则为伏。……掌握此思路,即掌握诊脉要领,上手快!

练诊脉功夫,只练诊缓脉,这个脉在心中了了,指下必明也![强][玫瑰]

标准参照脉,都不知是什么样子,指下也找不到缓脉的感觉,怎么确定其余脉?是吧。

标准参照脉——缓脉,在心中了了,其余脉在指下必明![拳头]

结脉与促脉正相反,结脉是迟而一止,促脉是数而一止,结脉主寒极,促脉主热极。

濡脉与牢脉正相反,濡脉是浮而软,牢脉是沉而坚,濡脉主血虚,牢脉主寒。

洪脉与伏脉正相反,洪脉最浮,伏脉最沉,洪主火盛,伏主火邪内郁。

实脉与虚脉正相反,实脉是浮中沉皆有力,虚脉是浮中沉皆无力。实脉主邪实,虚脉主正虚。

一部脉主多病,先抓住重点记住。

每一对脉,都是以标准参照脉为准而定,即以缓脉为准而定。

比标准参照脉有力,就是实脉,当然是邪实。比标准参照脉无力,就是虚脉,当然是正虚。

比标准参照脉滑利就是滑脉,主痰。比标准参照脉艰滞,就是涩脉,主精血少。

以缓脉为中心,以阴阳之对脉为主线,以浮沉迟数为纲,识别脉不会错,非常准![强]

这样意会了之后,一句脉诀也不会背,但是诊脉准![呲牙]

中医讲究“意”,此乃至高境界,一步登天!

练诊脉功夫,这事是必须的,主要练诊标准参照脉——缓脉。

找健康人练诊标准参照脉——缓脉。久则自然心中了了。

总去找病人练诊脉功夫,是错误做法。[呲牙]

当对缓脉了然于胸之后,去诊病人之脉发现明显不一样,什么不一样?比标准参照脉快就是数,主热。比标准参照脉无力就是虚脉,主正虚,……。

这样,神不知鬼不觉,诊脉功夫大增,之后再玩绝活,诊脉查真阴与真阳,查血压之高低,查气之升降……等等。不会是小问题,我教您[玫瑰][玫瑰][玫瑰]

最后玩这套脉法,可以与高科技仪器PK!诊断西医病。

诊脉说冠心病,他就是。诊脉说肾炎,他就是。这不是神话,而是真事。[强][强][强]

诊脉,中医之证,西医之病名,通通写在三指下了。[憨笑][憨笑][憨笑]

吾大中医之脉诊,了不得呀![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来见识一下,中医诊脉厉害到什么程度?直接说出左右心房肥大,并可以治好。

此人如果开坛授课,现在讲脉诊之人,全都靠边站!

当头就用茵陈,因为胆与心别脉嘛。

服多少剂可以治好,也讲的明确肯定!

学中医,不要看广告,要看78年以前的书,一直上朔到仲景时代。

浮脉主病位在表,再根据浮脉相兼脉确定病性,分述于下:

1,脉浮而有力:根据脉浮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脉有力确定表的病性是邪气实。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表实证。

2,脉浮而无力:根据脉浮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脉无力确定表的病性是正气虛。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表虚证。

3,脉浮数:根据脉浮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脉数主热,确定表的病性是热。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表热证。

4,脉浮紧:根据脉浮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紧脉主寒,确定表的病性是寒。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表寒证。

由上述可知,掌握牢基本知识非常关健,[强][强][强]之后证任凭三指而定。

学透彻之后,发现自己在大学里,基本知识掌握少了,而不是没用。[呲牙][呲牙][呲牙]

浮脉主表证,至于眼前的患者是表虚证,还是表实热证?这事圣人没看见,他不知道,而您看见了,交给您确定。圣人只知浮脉主表。

我们再用圣人传给我们的数脉主热,立刻确定表热证。

当诊脉见右关脉大,确定病位在胆胃,病性是气逆,这是一指定乾坤。

【特殊类】

1,实脉:“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幅幅强”是实脉,按之浮、中,沉皆有力;

2,长脉:正常脉的寸关尺三部总长度为一寸九分,关前长度是九分,关后长度是一寸。总长度超过一寸九分的脉是长脉。长脉也可以是寸、关、尺三部中的某一部脉长度超过本部正常长度;

3,短脉:正常脉的寸关尺三部脉总长度是一寸九分,关前长度是九分,关后长度是一寸。总长度短于一寸九分的脉是短脉。短脉也可以是寸、关、尺三部中某一部脉长度短于本部正常长度;

4,弦脉:弦脉似一根弓弦,指下感觉端直劲急,直起直落,总是撞击手指一个位置,固定不移;

5,微脉:脉居于中位,极细而软,软到若有若无的程度,脉体模糊难辨。微脉主阳弱欲绝。

6,细脉:脉居于中略偏向沉位,软而极细,细到如丝如线的程度,脉体清晰可辨。细脉主阴虚至极。

【注意】《濒湖脉学》中的濡脉篇说:“微则浮微如欲绝,细来沉细近于微”,此言给人以微脉“浮”和细脉“沉”的印象,现代中医学家均不认可,请看上面的微脉与细脉模式图。

细脉居于中位,沉取则无。说沉细,这不对,所以诊脉辨证不准。但是大家习惯说沉细,约定成俗,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

平常说的“沉细”,应是弱脉。

把脉诊断的套路依然是病位+病性=证。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浮脉相兼脉确定表的病性,分述于下:

1,脉浮而有力: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脉有力主邪气盛,确定表的病性是邪气实。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表实证,脉浮而有力主表实证。

2,脉浮而无力: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脉无力主正气虚,确定表的病性是正气虛。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表虚证,所以脉浮而无力主表虚证。

3,浮数脉: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数脉主风热,确定表的病性是风热。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风热表证,所以脉浮数主风热表证。

4,浮紧脉: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紧脉主伤寒,确定表的病性是寒邪。病位与病性结合是伤寒表证,所以脉浮紧主伤寒表证。

5,浮虚脉: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虚脉主伤暑,确定表的病性是暑邪,病位与病性结合是伤暑表证,所以浮虚脉主伤暑表证。

6,浮迟脉: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迟脉主伤湿,确定病性为湿邪。病位与病性结合是伤湿表证,所以浮迟脉主伤湿表证。

注意:《濒湖脉学》中的浮脉篇说“迟风数热紧寒拘”,当今学者认为“迟”是错字,应该是“缓”字。《三指弹》说“浮迟伤湿”,咱们从之。

我第一次看《濒湖脉学》时,见“迟风”则疑惑满腹,后来看《三指弹》,见“浮迟伤湿”,觉得合理。又见医界许多人认为“迟”是错字,应为“缓”。

湿性粘滞,表伤湿了,脉应迟。

作诗要精简字,风湿,风寒,风热三个,其中寒与热在诗句中都有了,而无湿,所以“风”应是指风湿。故李时珍没任何错误。

李时珍说“迟风”,周学霆说“浮迟伤湿”,将这哥俩合一就是风湿,他们讲的一致。

不是古人错,是咱们理解错。[呲牙]

在脉上看五脏的生与克。

中医界最常见的通病是为了维护一己之见,以特殊情况代替一般规律,弄乱套了。例如阴虚证,是不能用附子的,偏弄一个阴虚证的病例来用附子,再把祝味菊用附子治肺结核案例搬出来。这是在阴损及阳的情况下用的,而不是阴虚证用附子,乱弹琴。

阴虚证用附子是有指征的,指征未出现不能用,这事他不讲,只讲阴虚证用附子,显示自己门派牛![呲牙]

我第一次看祝味菊用附子治阴虚证肺结核,看不懂,觉得他厉害!多年之后学《燥湿论》,其中有燥证用参芪,并且明确说脉无力时用,我立刻恍然大悟!

于是翻看许多古代脉诊,找诊脉怎么查真阳亏,为了治阴虚证用准附子。

此时,我才真正理解了“善补阴者,阳中求之”。这句名言是有前提条件限制的,即阴损及阳。

患者只是刚阴虚不久,未及阳,补阴玩什么“阳中求之”,直接用六味地黄好了。

学中医,过了“阴损及阳,阳损及阴”之关,再过“真热假寒,真寒假热”之关,剩下基本是坦平之路了。[强]

@上海—肖春宏 

老师阴损及阳如何判断,出现什么指证才能说明阴损及阳了。

气与阳是同类,气虚进一步发展是阳虚。因此阴损及阳分为两步,先阴损及气,进一步发展加重是阴损及阳。阴损及气时脉无力,阴损及阳时,看左寸。@重庆-天空

(0)

相关推荐

  • 中医脉诊与辨证开方结合的一点体会

    (注:本文中部分内容摘自很早以前一封来信,作者是一位中医,内容参照为医管家辨证仪早期版本里的中医诊脉功能,现行版本已大大加强了中医脉诊的智能识别) 青浦 陈景崇 看电视剧里郎中诊脉看病的一幕幕场景,深 ...

  • 普通人如何学习号脉,老李白话脉诊,今天来...

    今天说点啥呢,说28种脉象,那就太深了,有的脉我也没见过!说普通的,简单的, 还是再说一下正常的脉象是什么正常的迈向就是一个正常人,一呼一吸,脉搏来四次,大概这是大概数,和缓均匀即为有神,为正常,其他 ...

  • 六经茶馆肖老师…脉诊

    一,脾胃居于中焦,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胃是气升降之枢.如果脾胃升降病变,那么摸脉如何诊断呢?详述于下: 1,右寸脉大,即是胃气不下降.右寸脉主肺,诊右寸脉为什么能判断出胃气不下降呢?这是因为胃降则心 ...

  • 【诊脉干货】肖春宏老师

    ​[诊脉干货]寸,关,尺三部脉,迟则俱迟,数则俱数,怎么确定分部主病?比如"寸迟必是上焦寒",又比如"寸数咽喉口生疮" 谁知道怎么确定寸迟,寸数? 留段思考时间 ...

  • 舌诊篇(肖春宏老师讲课笔记)

    ​一,舌质颜色 1,[红舌] 在是外感病前的提下,病因是热(火)邪或暑邪:在是内伤病的前提下,病因是虚热(阴虚)或湿热. 2,[淡白舌] 在是外感病的前提下,病因是寒邪或暑邪.在是内伤病的前提下,病因 ...

  • 【腹诊中医之“风”】肖春宏老师

    [腹诊中医之"风"]您一看腹诊风,肯定会说"你是在讲天方夜谭吧?" 这样想,您太高看我了,我还没学会讲天方夜谭呢.[呲牙] 风邪为病,使人强直,抽蓄等,还有一个 ...

  • 【干货】六经传变无一定顺序,但是有规律可循(肖春宏老师)

    ​[干货]六经传变无一定顺序,但是有规律可循, ​即:津伤从热化,阳伤从寒化. ​ ​比如,太阳病发汗不当,胃中津液伤,证从热化,则生虚烦与结胸两大变证,分别用桅子豉汤,大小陷胸汤. ​​又比如:太阳 ...

  • 四君子汤合柴芩温胆汤或温胆汤*右关脉大主胆胃气逆!(肖春宏老师)

    右关脉大主胆胃气逆!胆胃气逆温胆汤. 大腿外侧痛,病位在胆经亳无疑问,没有怀疑的余地.但是确定不了病性,而看舌,苔腻,病性为痰湿,温胆汤证. [干货]胆胃气逆,非常多,怎么辨证诊断? 1.看舌,呈阳维 ...

  • 《复习·红炉点雪之绝技》肖春宏老师

    ​<复习·红炉点雪之绝技> 肺痨(肺结核)是中医里的风.痨.臌.膈四大顽疾之一,风就是中风,痨就是肺痨,臌就是水臌,膈就是噎膈.明朝时期的龚居中是古今治肺痨第一高人!其治肺痨专著叫做< ...

  • 【腹诊辨表与里】肖春宏老师

    ​一,[腹诊辨表与里] 1,轻按即痛者,病在表.重按痛甚者,病在里. 2,凡是身热,若初摸灼手,久按则减,是邪热在表.凡是身热,若初摸热甚,久按更甚,是邪热在里. 二,[腹诊辨虚与实] 1,喜按者属虚 ...

  • 《复习·诊断与治疗脾阴虚证》肖春宏老师

    ​<复习·诊断与治疗脾阴虚证> 许多疾病治不好,并不是疾病有多难治,而是自己中医知识有盲区,疾病在自己视野之外.比如脾阴虚证,如何辨证诊断?用什么方剂治疗?脾阴虚证与其他脏兼证又怎么治?咱 ...

  • 复习·朱丹溪《格致余论》中的“相火论”(肖春宏老师)

    一,相火寄于肝肾中,居于下焦.相火有两个含义,分述于下: 第一个含义是"相火为人身之元阳",意思是说:在生理状态下,人清心寡欲,相火能安守本位禀命,支援五脏六腑之阳气,为五脏六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