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有多牛:一人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却鲜有人知
01
引言
如果说历史上的完人,绕不开的就是明代的思想家王阳明,圣人有两个半,王阳明就在其中占一个,立德、立功、立言他一个人全都办到了。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人,古今名人曾国藩、蒋介石、章太炎都将其视为圣人来推崇。同时,王阳明的思想也影响了海外的许多大佬。日本的东乡平八郎在日俄战争中,身上就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一生俯首王阳明。可见王阳明的影响对后人影响至深,传播之广。
02
生来不凡的王阳明
王阳明出生在公元1472年,是浙江绍兴人。他的出生颇为传奇。相传他的母亲在怀她的时候,14个月都没有分娩。在他出生的前一天还梦到了祥云,第二天,王阳明就出生了,将其取名为王云。
据说,在王阳明5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家里人带着他看了许多医生都无果。后来遇到了一位高人,称他的名字道破了天机。祖父恍然大悟,遂将名字改为王守仁。改名之后,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在改名之后,王阳明果然就会说话了。
《上级缺地方官员疏手稿》
王阳明从小就非常聪慧,在祖父的悉心教导之下,王阳明从小就表现出了与常人的不同之处。希望成为一个圣贤之人,还对军事以及兵法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王阳明的父亲叫王华,在他十岁的时候,父亲高中状元,这是一件高兴的好事。但是 过几年之后,母亲病逝。父亲为他找了个后妈,后妈就是后妈,对王阳明非常不好,百般苛待。
但是王阳明仅仅是用了一些小手段,后母再也没敢虐待他,还将其视为亲生儿子来对待。
王阳明之墓
王阳明在17岁的时候,在江西铁柱宫的时候,遇到了一位道士,两人结为好友,相谈甚欢。而后,家里为他安排了一场婚事,娶了妻子。就在他新婚当夜,王阳明就去找这位道士论道,结果一晚上也没有回来。
好在妻子是通情达理之人,王阳明也是重情之人,虽然妻子无法生育,但始终没有纳妾,可见其知行合一。
当然,奇葩的事情还有很多,当时朱熹的程朱理学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为了研究朱熹所说的“格物致知”,王阳明亲自去了一片竹林,在这片竹林中坐了七天七夜,一口饭一滴水也没喝。在竹林中呆了七天,王阳明什么也没想通,于是对朱熹的思想产生了怀疑。
王阳明的纪功碑
03
坎坷的仕途之路
王阳明21岁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在这次考试中和他一起参考的还有著名的大才子唐寅,但两人后来的人生道路却截然不同。这次科考,王阳明中榜,一次就中举,走上了仕途之路。
王阳明被派到云南当了一个小官,但是当时正值明武宗在位,明武宗听信宦官,政局混乱不堪。王阳明看不惯他们的作风,向皇帝上疏,揭发刘瑾等人的罪行。刘瑾听说之后,大为愤怒,派人将王阳明打了一顿,还让武宗将其贬谪到了一个贵州的龙场驿。
王阳明所著的《传习录》
虽然王阳明被贬,但是宦官刘瑾依然没有放过他。暗地里欲将其置于死。情急之下,王阳明只能假装投江,还留下了一封绝命诗,偷偷的逃到了武夷山。
后来自己回到了龙场驿,一直呆了三年。虽然当时的生活条件艰苦,就是在这段艰苦的时间,王阳明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创建了心学。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在创建了自己的心学思想后,王阳明还创办了龙岗书院,在书院里传播自己的心学思想。其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
正德九年,权倾一时的刘瑾终于因为谋反罪而被处死,王阳明的苦日子才算结束,被调往江西任职,在江西任职的这段期间,因为政绩卓著,屡获升迁。
龙场悟道图
当时的兵部尚书认为他有将才,将其任为南赣汀漳巡抚,在任职的这段期间内,王阳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江西爆发的匪患除掉,屡获战功。
04
知行合一的王阳明
公元1519年,朱宸濠在江西发动了叛乱,号称聚集了7万士兵。王阳明听说消息后就率领着三万多名士兵去攻打叛军,而在他率领的3万将士中有一大半还是没有受到过专业的训练。虽然差距悬殊,但王阳明还是凭借自己心学的成果攻克了敌军。
王阳明是怎样运用心学的理念将朱宸濠打败的呢?
我们来看看王阳明的计策。王阳明先是派人到处传播假消息,散播有几十万大军将抵达江西的消息,还让人带着自己事先已经准备好的公文。这就迷惑了朱宸濠,为准备战争留下了时间。
王阳明画像
双方在鄱阳湖进行了战争,王阳明仅仅花了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以少胜多战胜了敌人,在其中就运用了心学,迷惑了敌军,并获得了成功。
虽然这场战役获胜,但是被其诬蔑为朱宸濠的同党。
晚年的王阳明受到众多人的排挤与迫害,在嘉靖七年,王阳明凄凉的死去。但是在他死后,他的得意门生将他的思想传播开来,一时间被发扬光大。但是明清八股取士的以及僵化思想的影响下,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梁启超先生就评价以王阳明为代表的阳明学派,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学术史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以及价值。
阳明先生集要
王阳明用自己一生的时间证明了“知行合一”,用自己的实践活成了自己心目中圣人的标准。他通过自己的一生留给了我们伟大的思想财富,让我们知道自己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圣人。
参考文献
《明史》
《阳明先生集要》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