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举小知识》:会试录
会试录是会试结束后编印的科名录,也是科举及相关研究必须重视的史料。同登科录的情况相近,会试录明代留存下来的比较多,有60种左右;清代则颇少见,替代者为会试题名录或会试齿录(另文讨论)。我们依然以明代会试录为例进行介绍。
会试录的一般由主考官前序、知贡举官和考官题名、试题、中式举人题名、程文选刊、副考官后序几部分构成。这些内容都可以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但史料价值也不完全一致。
考官的序基本上是套话,没有太多价值。不过不少序中会提到当科考试的考生总人数,却是很难得的资料。比如王阳明是弘治十二年会试中式的,该科会试录序为主考官李东阳所作,里面就提到该科会试的考生有3500人,录取300人,平均中式率不到9%。
由于有考生的总人数,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数据修复或估算。如弘治十二年的同考官为14人,按照明代的房考分配,应该是《易》、《春秋》、《礼记》各2房,《书》、《诗》各4房。而该科《春秋》录取21人,《礼记》22人,《诗经》112人,《书经》71人,《易经》74人。各经房考的录取人数均相同或接近,则《春秋》房考录取人数为10人或11人,《礼记》各11人,《诗经》各28人,《书经》为17人或18人。用这些数字再匹配到考生总人数,就可以大致估算一下各经和各房考的考生人数。
考官题名包括知贡举官、考试官、同考试官、监视官、提调官、印卷官、收掌试卷官、受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巡绰监门官、供给官。其中考试官和同考试官是内帘官,负责出题、改卷和录取的。监视官以下为外帘官。考官题名主要涉及会试的执事者,其中的考试官和同考官因为直接牵涉到考生的录取,与考生有座主之谊,也是科举时代形成朋党关系的原因之一。
试题分三场。第一场分《四书》义和经义。《四书》题是考同考的,经义题则分为《易》、《书》、《诗》、《礼记》、《春秋》,考生根据自己先前报考时所报的习经进行选答。每经有4道题。第二场试论1道、诏诰表内选1道、判语5条。第三场试策5道。
各科的试题可以反映考试内容的变化,因为题目系主考官所出,主考官自身的学术趣向也往往反映在出题上,所以试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来观察当时的学术变化。
中式举人题名是会试中式者的题名。明及清中期以前,会试中式者并没有专属的称名'贡士',而是依然称为'中式举人'。会试录中,题名是引起后代研究者关注的内容。题名的格式如下图:
题名由名次、姓名、籍贯或学籍地、身份、治经几个部分构成。其史料价值与登科录上的内容相同。由于明代会试实行分卷录取制度,会试录在这一问题研究上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
需要注意的是,会试上的信息不一定与登科录完全一致。略举几例说明之:
姓名不一致,如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姜云鸿,登科录就作姜子羔:
又如嘉靖二年进士王度,会试录作范度,登科录作王度:
籍贯或学籍地不一致。如正统七年进士郑敬,会试录作广东东莞县学生,登科录则作福建福州府福清县军籍,广州府东莞县学生:
这种差异也会带来统计上的一些不同,这是我们使用会试录应当注意。
题名之后是程文,即中式者的优秀文字,有考官的评语。选刻者一般是名列前茅者,但也有例外。如弘治十二年会试,《四书》文选刻的是周埙的文字,周埙是第18名。这科王阳明中式第二名,本经考《礼记》,所以他的程文刻在《礼记》题后。《礼记》选刻两篇文字,王阳明排在第二,也未按中式名次排列:
由于所刻者都是一届考生的优秀文字,程文因而也成为士子学习的模板。也因为如此,所以这类文字也可以用来观察文体变化及其背后的学风。
最后是副考官的后序,一般都是套话。
总之,会试录因为是会试后不久编印的科名录,保存了会试的许多原始信息,因此其史料价值自是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