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方》五积散方义分析、方证特点及临床应用

五积散初见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门》。本方主治气、血、痰、食、饮五种病邪的郁积, 因以五积散命名, 为宋元以降历代医家常用的名方之一。

本方的应用范围,根据中医八纲分析,适用于阴证、寒证、实证、表里证及寒实证,包括痰、饮、湿、食、气、血诸邪积。笔者通过对《局方》和诸家经验的温习,结合临床实践,初步认为其适应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胃内停滞寒欲宿食,胃痛,或呕吐,脘腹胀满,或胃有振水音,腰膝有冷感者。

(2)脘腹挛急痛,疝气上冲,或冷气攻冲,呕吐,欲食不能下,上热下冷,或四肢厥冷者。

(3)妇人血气不调,月经不匀,或痛经,白带下,腰以下冷痛,脉沉迟者。

(4)妇人难产,或胎死腹中,或胞衣不下,腹痛,恶露不绝,伴有寒证、实证色脉者。

(5)咳嗽气喘,动悸迫促,胸内苦闷痞塞,喉间痰涎壅塞,伴有肩背臂痛,腰股挛急痛,脉沉实有力者。

(6)风寒湿痹,筋骨痛,跌打宿伤,腰膂冷痛,脚气脚膝拘挛疼痛,疝气腹中冷痛,或遇冷则发病,腰脚冷感者。

(7)感冒风寒,恶寒头痛,不发热,全身疼痛,胸闷,咳嗽气逆,或腹痛,脉实无汗者。

五积散的处方共含有十五味药,再加药引,粗看药味似较靡杂,但中药复方方剂的疗效,不能孤立地从各个药物个别看药效,反复实践有效的方剂,合理配伍而产生一种综合的作用。如本方内含苍术、厚朴、陈皮、甘草,为运脾化湿之平胃散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为主治一切痰饮之二陈汤;有治太阳表证之桂枝汤;有治痰饮之苓桂朮甘汤;有治肾著病的苓姜术甘汤,有四物去地黄,具行血通经脉之功;有麻黄合桂枝辛温发表以散表塞姜、桂、枳、朴温里以行气滞陈皮、半夏合麻黄、桔梗开肺以豁痰麻、桂、干姜、芎、归、甘草具续命汤之方意。综观全方,结构严密,实为以上诸名方综合的复方。依诸方之作用,可以理解本方之疗效不仅主治气、血、痰、饮、食五邪之郁积,而对表里内外、脏腑经络之塞湿阴邪,悉皆能治,其治疗范围,颇为广泛。

五积散之药量,《和剂局方》以苍术最多为君药,桔梗为臣,麻黄、枳壳、陈皮等为佐药,其余为使药。后人有根据实际需要而变更其分量、配伍者,如《三因方》麻黄春夏二两,秋冬三两;干姜春夏一两半,秋冬二两;桂春夏三两,秋冬四两等。笔者用治喘息证,不以苍术为君,而以麻黄、桔梗、陈皮、半夏等为主药。

局方熟料五积散,笔者认为颇有意义。因本方药味大都为芳香药剉成粗粒(古称如麻豆大),微炒令香,则更易发挥其有效成分之作用。成人每次总量四钱至五钱,一次煎,加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温服,一日两次。惟此剉散剂最好临时炒香,否则必须密闭贮藏,如果香气散失,疗效势必大为减损。中药房成药丸剂吞服,不如煎汤热服奏效快。个别药房习惯用蜜丸,用以嚼食,不合理,应改进。

有人主张本方宜加白术,并减苍术之量,笔者同意此意见。因本方除含平胃散以外,他如苓桂朮甘汤、苓姜术甘汤等方均用白术,故按《局方》苍术减半加白术等量为佳。

成人每日量依照《和剂局方》之记载。每服三钱,如日服三次,共为九钱。目前,我们处方习惯都将各个药物写在方笺上,一般每味药用量二至三钱,本方共计十五味药,则每日总剂量当在三、四两以上。笔者用治喘息之一症,就是用这样的剂量,似属浪费。另笔者也曾用过散剂或丸剂,每日不足一两,同样收到相应的疗效,特别感到遵古(《局方》)配制的剉散剂,一日两次,每次四、五钱煎服,效果最佳

REF:叶桔泉.我对五积散的經驗和体会[J].中医杂志,1964(06):33-35.


五积散因解寒、湿、气、血、痰五积得名,而寒为五积之始,五积形成亦以寒为中心,故治疗参《本草害利》“伤寒者,伤于寒也,是为阴伤阳,当助其阳,治以辛温”之则,以发表温里为主,解内外之寒,兼以行气活血、祛湿化痰。依方中所含药物的性味归经与相伍之意,分析可得五积散所具辛散宣通、温里散寒、健脾化痰、行气导滞、养血活血五个方证特点。汪昂评此方“一方统治多病,为活法者变而通之。”现代临床应用广泛,将之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诸多疾病。如李建强等临床运用五积散加减治疗慢性肠炎取得较好疗效。张立志认为五积散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增强患者的RA 活动性评分的改善程度,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盛丽先教授运用五积散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收效良好。周佳宁运用五积散加减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0 例,认为其能有效减轻患者体重,改善患者的高雄激素状态,缓解胰岛素抵抗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排卵功能。根据现代临床研究进展,五积散还适用于咳喘、胃痛、坐骨神经痛、腰痛、痛经、痛风等属伏寒为患诸病,显示了古方新用的强大生命力,值得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0)

相关推荐

  • 五积散证

    五积散证

  • 五积散新用:

    ​五积散.五积者,寒积.湿积.血积.气积.痰积是也.也就是说,用这五积散的方子,可以把上头这五种邪气,通通解决. 一: 五积散: 苍术.桔梗各15克,枳壳.陈皮各9克,芍药.白芷.川芎.当归.甘草.肉 ...

  • 中医奇人独门一派——《初氏五积万用方》总论初建忠(五积老师)主讲

    初氏认为人体病症的特征大致认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八十年代前以虚症居多,一个是八十年代后以实证居多. 八十年代以前,一个补中益气汤可以横行天下,那个时期粮食歉收,吃不饱.穿不暖,稍微补益一下,身体立即壮实 ...

  • 【五积散:通治内外妇儿表里阴寒积聚症瘕】

    五积散:通治内外妇儿表里阴寒积聚症瘕所致一切病证的方 这个方子就像一张网,能将一切病一网打尽,这是古人说的.清代著名医学家汪讱庵称之为"解表温中除湿之剂,去痰消痞调经之方,一方统治多病,惟活 ...

  • 五积散

    五积散   三汤二散是五   去二物加二物 五积是指寒积.湿积.气积.血积.痰积,以寒积为主.五积散首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该书云:"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胁 ...

  • 五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一.原方主治: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 ...

  • 五药解六郁…越鞠丸方义、方证、主症分析

    越鞠丸是朱丹溪方: 逍遥散是<和济局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生姜.薄荷.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两者均为常用名方. 明·赵献可<医贯·郁病论>说:"盖 ...

  • 当代方剂——败毒散方义分析及应用。

    当代方剂——败毒散方义分析及应用。

  • 当代方剂——参苏饮方义分析及应用。

    当代方剂——参苏饮方义分析及应用。

  • 小柴胡汤的方义分析

    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

  • 失眠不寐症 基本方药方义分析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珊珊 李英英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俗称失眠.患者多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或寐而不酣.多梦等.历代医家对不寐均有论述,且治疗 ...

  • 厚朴麻黄汤方证、方义、病机解析

    厚朴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以药测证,应该是肺癌兼表证,外寒内热,但凝滞之气终于一般表证.方用:"厚朴 ...

  • 己椒苈黄丸方证方义解析及验案两则

    己椒苈黄丸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29条说:"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己椒苈黄丸证为:腹部胀满膨隆,或腹痛,口舌干燥,口不 ...

  • 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的方义方证及临床应用

    薯蓣丸中山药.大枣.人参.白术.茯苓与甘草,属于相须配伍,增强健脾益气,化生气血,兼以渗利:阿胶.干地黄.芍药.当归与川芎,属于相须配伍,增强滋补阴血,兼以活血行气:桂枝与防风,属于相须配伍,辛温透散 ...

  • 附子汤方证、方义及临床应用研究

    图1:五版教材关于附子汤的内容[1] <伤寒论·少阴病篇>第304条说:"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本条首冠"少阴病&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