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坚定地说:“任何雕像或群雕,都不能...
林徽因坚定地说:“任何雕像或群雕,都不能和毛泽东亲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和周恩来亲题的碑文相比。”
在有关人民英雄纪念碑样式的争论上,她态度坚决,用不可质疑的语气,对大家侃侃而谈。
9月30日是法定的烈士纪念日。为什么设在这一天呢?
因为1949年的这一天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日。从奠基到竣工历时9年,期间发生了无数故事,而有关纪念碑的设计方案是最扣人心弦的。
1951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上出现这样一个设计方案模型:最底下一个红墙台座,台座有三个门洞,台上立着纪念碑。
梁思成见到后非常着急,他立刻写了一封信给时任北京市长的彭真,详细阐述了自己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意见,明确表示反对该方案。
而有关设计方案,最早共征集到240多套。后来人们的意见纠结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纪念碑是借鉴苏联欧洲样式做成雕像群,还是采用传统方式以碑为主?
二,台基要不要建成陈列室以供参观?
三,下层台阶要不要作成检阅台?
四,碑身要不要做成空的?内部安装电梯可直达顶层,顶部开窗以瞭望北京市容?
……
林徽因和梁思成力排众议,坚决主张人民英雄纪念碑应以碑的形式为主,以碑文为中心。
他们认为:外国的纪念雕塑一般只是用来纪念某人或者某事,而人民英雄纪念碑却是纪念鸦片战争以来跨越百年的无数的人和事,雕塑难以表达这样深远的内容。
而如果以传统的文字和书法表达,不仅能传达出深远的意蕴,也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可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而且模仿国外建成群雕,会破坏与天安门以及附近其他古代建筑群的和谐。只有碑和碑文的形式,才和周遭建筑风格统一,表现北京城固有的文化底蕴。
最终经过多次讨论,在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据理力争下,委员会最终采用了梁林夫妇提议的:“以碑为主,以碑文为主题“ 设计方案。
施工过程中,人们也放弃了台基建陈列室的方案。一则这样可以更加稳固,二则更加体现纪念的纯粹和庄重肃穆。
接下来有关碑顶人们又陷入争论,其实还是老问题:是采用雕像的形式,还是采用传统宝顶形式?
梁林认为,在碑顶上设置一组群雕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碑身高度近40米,这么高无论雕像根本看不清楚。而且,有了上面的雕像,碑身竟成了辅助,只是基座。这样主次不分,影响了纪念碑的纪念意义。
我们最终看到的就是现在这样厚朴庄重的传统宝顶样式。
人民英雄纪念碑整体的模型出来后,后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花纹图案和浮雕设计。林徽因负责的是花纹图案设计。虽然如此,但由于梁思成经常赴外访问,实际上林徽因承担的事要更多。
按照林徽因的提议,毛泽东亲笔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共题写了两幅。他叮嘱工作人员,要多请专家们提意见,问问哪一幅可用,也可以从中选取单个字重新编排,如果认为写得不好,他还可以重写。
由此我们也可见他对待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态度,是多么地恭肃与谦敬。
兴建委员会设计组后来果真把两幅中比较完美的字又拼成一幅,这样就有了3个版本。但最终还是决定选用现在的这一幅。因为人们认为条幅上的每一个字都是整幅的一部分。如果拆拼就破坏了整幅的气韵。
而我们的周总理也欣然接受了题写碑文的任务。为此他还特地把办公场所搬到了北戴河。每天早晨起来,他第一件事就是静心写一遍碑文。前前后后一共写了40多遍。最后才挑出自己满意的一篇拿去征求征求纪念碑设计处处长刘开渠的意见。
“怎么样,行不行?”他说得很诚恳。
“从前只看过您的题字,还没有看到您写这么多、这么工整的书法作品。”刘开渠由衷赞叹。
纪念我们的英雄,总理也格外得审慎用心。
还有一个小插曲:
“人民英雄纪念碑”,最早本来叫“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后来有6位人民解放军的坦克兵对此提出建议,他们认为纪念碑纪念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各时期的人民英雄,所以应该把“首都”两个字去掉。于是纪念碑才改称“人民英雄纪念碑”。
从领袖,到专家,再到普通民众,从国家到个人,为了纪念我们的民族英雄,每个人都奉献出全部的热情和赤诚。
毛泽东亲撰周恩来题写的碑文内容如下: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碑文很短,不过才三句话,一百来字。
碑文又很长,它追溯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反侵略反压迫的历史。
它记录着我们华夏民族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前仆后继的奋斗,也在昭示着我们后辈的选择与担当。
在举国同庆的“十一”,我们铭记,我们怀念,我们也对着英雄们不朽的功勋开始新的征程。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吾辈当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