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馆藏

官窑:指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两处。北宋官官窑据文献记载在今开封,考古发现极少,其瓷器胎色紫黑,足不上釉,不同于同时期其它青釉瓷器。南宋官窑均在杭州附近。一为修内司官窑,一为效坛下官窑。

哥窑:哥窑多仿三代铜器式样,釉开片形台冰裂,纹片呈黄黑二色因有金丝铁线之称。传世品较多。杭州凤凰山老虎洞南宋修内司官窑遗址发现的,在元代晚期的遗存中有一类器物与传世哥窑十分相似。经过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表明其化学成份和显微结构与传世哥窑相似,故推测哥窑或出自修内司官窑。

那么龙泉哥窑与修内官窑的区别;一般讲修内司官窑器胎骨较厚,釉较薄;龙泉哥窑器胎薄而釉厚,修内司官窑胎色不一,有沉香色。浅白色。杏黄色。深灰色,黑色等多种。龙泉哥窑器则以黑色为主。修内司官窑器釉不透明,釉面光泽如面容之微汗,润泽如酥;龙泉哥窑器釉透明,玻璃光泽感较强。在开纹片上修内司官窑器出于典雅,有意作为瓷器一种装饰,因而,一般不着色。

所谓“紫口铁足”两都也不一样,修内司官窑由于胎色不一,釉的流动也小,“紫口铁足”或有或无;龙泉哥窑胎色黑,釉层厚而透明度强,流动性也大,因而一般均有“紫口铁足”。在烧造上,修内司官窑因裹足支烧者居多,所以铁足者也少;龙泉哥窑均采用垫饼烧,圈足底端失釉层,烧成后露黑胎,所以,均为“铁足”。因此,文献记载之“紫口铁足”应为龙泉哥窑主要特征。此为二窑根本区别所在。

台北故宫馆藏——宋代官窑、哥窑瓷器欣赏

宋官窑盘

  六瓣花口,弧壁渐收,圈足。整器施官釉,釉色温润柔和,器内外满布细碎开片。圈足露胎一圈涂褐色汁,足内亦施官釉。

南宋-元官窑型青瓷葫芦瓶

  葫芦形瓶,小圆口微外侈,短圈足。通体施青釉。色粉青带灰,开片细密。足缘露胎呈褐黑色,足内满釉。为南宋官窑类型器。

宋官窑粉青中圆洗

  平底圆洗形制,周壁笔直,器壁的厚度自底部至口缘,逐渐顺修至极薄,或因口沿过于薄细,传世至今微见伤缺。全器以满釉支烧法烧造,底部九枚支烧痕,支点排列成内外两周,内圈四枚、外围五枚,支痕已被磨平,呈现出颗粒般的圆点,显露出深褐色的胎土。底心后刻「正庵」两字,刻痕不深,仅及于釉层,并加填朱红色料。全器满施青釉,器内的釉色与质感完好近似北宋汝窑,器外口沿的流釉以及内底与壁相接处所呈现出来的凹槽,又近似南宋官窑。由此看来,此件青瓷圆洗或亦可视之为介于北宋汝窑和南宋官窑之间的作品。

南宋-元官窑系青瓷花口盘

  六瓣花口,撇口,折腰,圈足。全器罩青釉,色灰浊,器内外满布淡黄色开片纹。圈足满釉,足内有六支钉痕、色黑。

宋官窑盘

  八瓣花口,浅壁,平底,圈足。器施淡青色釉,釉厚,有缩釉见胎的状况,全器满布细开片纹。圈足露胎一圈,圈足内满釉。

宋官窑葵瓣口碗

  葵瓣口,斜直壁,圈足。器内外连同圈足部份皆涂施青灰色釉。釉面布满细密浅褐色开片。器表多处缩釉。器外底有五个不规则圆形支钉,露出紫金土胎色。

宋官窑洗

  敞口,折沿唇,浅弧壁,圈足。器内外与圈足内底施米白色釉,足圈露胎,露出紫金土胎色。口沿处镶有一圈铜扣。釉面布满细密浅褐色开片。

南宋官窑洗

  花瓣形口,斜直壁,平底内凹。器内外连同底部皆涂施青灰绿釉。釉面布满细密浅褐色开片,底有六个支钉痕,露出紫金土胎色。

南宋—元官窑灰青牡丹式洗

  八瓣牡丹花形,侈口浅壁,内底微凸,外底略凹无圈足。《故宫瓷器录》著录习惯将六瓣花口器称为葵花形,八、十瓣花口器称为牡丹花形。全器施罩灰青色釉,薄胎满釉,青色欠润,器外壁有黄褐色开片纹,器内壁纹片黯淡。口镶金属扣已脱落,口沿有嵌扣磨损痕迹,器外底周见六枚圆点状支钉痕,由支钉痕迹可见露出灰黑色胎骨。

南宋—元官窑灰青牡丹花式洗

  十瓣牡丹花形,侈口窄边,周壁十瓣浅壁,外底微凹无圈足。《故宫瓷器录》著录习惯将六瓣花口器称为葵花形,八、十瓣花口器称为牡丹花形。全器施罩灰青釉,釉色匀润,口沿薄釉处呈灰褐色,有褐色斑点,器内外壁开淡褐色纹片。外底心有六枚圆点状支钉痕,由支钉痕迹可见露出灰黑色胎骨。

官窑贯耳壶

  仿商代青铜器形,微敛口,短颈,双贯耳,硕腹,圈足。颈部及腹部共饰三道凹弦纹,两面中央及两侧有模版对合痕迹。全器施青釉,釉面布满褐色开片纹。足底缘露胎,涂赭色护胎汁。

南宋官窑葵花式碗

  六瓣葵花形,侈口,弧形深壁依葵口变化,由内向外微微凹进六道等距浅槽;圆底,矮圈足。全器施罩青釉,釉色局部泛灰,釉表满布透明冰裂纹和深褐色开片。口沿釉薄处因胎土色深,而出现一圈深灰色边,底足周缘无釉露出深色边。

宋官窑洗

  葵瓣口,斜直壁,圈足。器内外与圈足内底施青灰色釉,足底露胎,并露酱色胎。口沿处镶有一圈铜扣。釉面布满细密浅褐色开片,碗底刻有「文」字。器表多处缩釉。器外底五个不规则形支钉,露出铁紫金土胎色。

宋官窑大圆洗

  敞口圆洗,深直壁稍弧而下略敛,平底,口缘有伤。器内外满施青釉,釉呈粉青色,后釉,多开片,釉层间满布细碎冰裂纹。釉色莹润。外底支钉痕排列成内外两圈,内圈支钉痕有八,外圈支钉痕有十二。

宋官窑粉青葵花式盘

  八瓣花口盘,器身与口一体随瓣形起伏。深壁下敛,圈足。全器内外满施青釉,色呈粉青,细碎的开片掩映于凝润如玉的粉青色釉中。足缘釉薄深褐色,足内满釉,并有支钉痕七个,圆形分布。

南宋官窑青瓷盘

  敛圆口盘,浅弧形壁,底心微凸,矮圈足。薄胎满施青釉,釉色偏白,釉质匀润,口沿因胎色较深及流釉之故,而呈现灰色边,开片纹理黯淡。器内壁有缩釉釉泡痕迹,外底有六枚支钉痕,由支钉痕迹可见露出黑色胎骨。

宋官窑月白葵瓣口碟

  六瓣葵花口,浅壁,器腹折腰向下略收,底心略凹,矮圈足。器外壁开片纹清晰,内壁开片略黯淡。施月白色釉,釉色匀润,口沿因胎骨色深,施釉较浅处现灰色边,外壁及外底有多处缩釉小眼。外底心刻有「文」篆字款,圈足底外涂赭黑色薄汁。

(0)

相关推荐

  • 一色|馆藏之葵口洗:陶瓷链上的王者

    时长 00:42 不用翻山越岭,钧窑便是那片星辰大海-- 那是一抹在梦中的蓝色,脱胎于南青北白的年代,看似平凡朴素,却又惊世骇俗.它倾注了浓厚的文人色彩,在历经了人间繁华.世事百态之后,与自然万物完美 ...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传世之汝窑瓷器

    产烧于十二世纪初的北宋汝窑,以温润典雅的天青釉闻名于世.汝窑传世品极为稀少,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二十一件作品,堪称世界之最.本文所展示的台北故宫收藏的21件汝窑照片和文字说明,均来自台北故宫200 ...

  •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的这些瓷器,太养眼了吧!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70万件藏品(包括近40万件明清档 ...

  • 台北故宫馆藏木雕欣赏

    台北故宫 博物院(Taipei's National Palace Museum)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北市基隆河北岸士林区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 ...

  • 600年的岁月沉淀!台北故宫馆藏永乐瓷器鉴赏(高清细图)

    "洁素莹然,甚适于心"是永乐皇帝对自己心爱瓷器的赞誉.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1403-1424),是明代第三位皇帝.在他当政的二十二年期间,文治武功兼备,如营建紫禁城.派遣舰队交通 ...

  • 台北故宫馆藏顶级瓷器!

    南宋丨官窑青瓷葵口盘 自1948秋辽沈战役溃败的那段时间起,蒋介石便已下达明确的指示,自民国三十七年底起,暂存国立故宫博物院与国立中央博物院的文物,分批抢运到台湾.而抗战时期迁运到四川重庆的河南博物馆 ...

  • 最美青花!—台北故宫馆藏【宣德瓷器】

    最美青花!台北故宫馆藏[宣德瓷器] 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 <景德镇陶录&g ...

  • 爽心悦目:台北故宫馆藏永乐青花瓷器赏析

    收藏家聚乐部 收藏家自己的家园! 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并取得最终胜利,从其侄儿朱允炆手里成功夺得帝位.后世称其为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 ...

  • 台北故宫馆藏汝窑瓷器 —— “雨过天青”之美

    台北故宫21件汝窑完整介绍 汝窑瓷器以其温润的天青釉色闻名于世,被视为青瓷之冠.因烧制时间短,传世品极少,历代视为稀世珍宝,目前全世界仅存约70件,其中21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组台北故宫收藏的2 ...

  • 台北故宫馆藏玉璜大赏

    玉璜,是一种佩戴饰物.在中国古代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种玉器,历史最悠久 ...

  • 汉人崇蝉,谁解其意?—— 台北故宫馆藏玉蝉大赏

    汉人崇蝉,世人不解其意.或喻高洁,或喻再生.仔细想来,人生与苦蝉无异.生于北土,蜕于南枝,四处飘零,不能自持.生来攀高枝,逝去伴糟泥.纵有万树繁花,到头来属于自己的只是一杯黄土.人生与蝉何相似,黄泉路 ...

  • 台北故宫馆藏的宋代官窑瓷器!

    北宋 汝窑 青瓷水仙盆 乾隆皇帝的御制诗中,常以"少贵似晨星"."晨星真可贵"等形容文物的珍贵稀有.尤其有"赵宋官窑晨星看"一句,可知乾隆皇 ...

  • 古朴典雅 晶莹艳丽 |台北故宫馆藏 ​​​​

    古朴典雅 晶莹艳丽 |台北故宫馆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