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高清图片 博物馆标准参照物资料库必备 欢迎分享、关注)
名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地理位置: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316号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全天闭馆
成立时间:始建于1954年
南越王博物馆保护面积约5.3万平方米,是广东省唯一一处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遗址项目。
遗址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发展历史
一进东门,我们便看到了关于南粤国宫署遗址介绍。1996年,南粤国宫署遗址被国家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址预备名单,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
一进曲流石渠遗址,我们便发现道路中间(我们脚底下)有一口年代久远的水井,只是元朝的水井。
曲流石渠东南有一座弯月形水池,发掘是池底出土大量龟鳖残骸。在博物馆内,我们首先可以看到许多石渠遗址。
考古的关键在于考古发掘过程中为对照探各方地层而特意保留下来的土墩。在曲流石渠遗址标有各层年代的考古关键柱。如:标为:“7b层”的是北宋中期地层。
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展示的内容是2000年前的南越国王宫御苑遗迹、遗物,帮助观众解考古发掘的情形,观赏珍贵的出土文物,还可以亲临考古现场感受历史信息。
南越王宫博物馆
建筑布局
遗址保护主楼,可看文物现场挖掘,首先是曲流石渠遗址保护主楼,观众可以看到的就是两千年前南越王的皇家花园遗址。之后升上地面(二楼),将欣赏到复原后的整个园林真实模样。看完南越国一号宫殿后,观众会往左手边走,途经南越国二号宫殿的现场模拟展示区,可看到考古人员现场挖掘清理文物的情况。
展览宫内展示的陶器:刚出土不久的陶器,再考古人员小心地、一遍一遍地擦拭下、散发出了一点点的光泽。这些陶器,由里至外都透出年代的久远,透出古人的智慧。
南国砖井
展示广州水井文化,出来后,观众将沿着一千年前南汉国的宫殿走廊,步入博物馆的主体陈列展示区。在这过程中,会有一个“南国砖井”的建筑,里面有一个专门的广州水井文化展示,名字叫“饮水思源”。
陈列展示楼
大量宝贝就藏在这,“在后面一栋陈列展示楼里,则主要展示三大部分——《走进南越王宫》、《步入南汉兴王府》和《名城广州两千年》”,据介绍,每一处展览,都会通过声、光、电等形式,结合大量文物、图片,来加深观众对遗址的直观了解。如在《走进南越王宫》展示中,就会陈列出“万岁”瓦当、“蕃”字池壁等砖瓦木石实物。
王宫遗址
1995、1997年在这里先后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南越国宫署御苑中的大型石构水池和曲流石渠。石水池砌筑讲究池壁为斜坡状,用砂岩石板呈密缝冰裂纹状铺砌,与西方古建筑手法异曲同工。池中出土八棱石柱、石栏杆、石门楣等建筑构件,为国内首见。曲流石渠蜿蜒曲折长愈150米。两壁用砂岩石块砌筑,渠底用砂岩石板铺砌,其上再铺一层灰黑色河卵石,黄白色的大河卵石呈"之"字型点缀其中。曲渠至东南端突然低下1.5米,形成一个弯月形小水池。这些园林水景设计之独特,构筑至精巧,规模之宏大,令人赞叹不已。在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带"万岁"文字的瓦当,图案精美规格各异的印花砖,一狗熊面部为装饰的空心印花砖,奇特的带钉瓦,都是别具一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越王宫遗址之下层为秦造船遗址。在王宫遗址之上又有东汉至民国的各朝代历史遗迹。它们犹如一部无字的史书,向人们诉说这里是广州城市以此为中心向外扩展变迁的历史。
墓葬结构:
墓室主体按挖竖穴的方法构建,东、西耳室掏洞而成,整体平面呈“士”字形。墓室座北朝南,南北长10.68米,东西最宽12.24米,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选用粗加工的750多块红砂岩筑成。墓室共有七室,前部有前室、东耳室、西耳室,后部有主棺室、东侧室、西侧室和后藏室。前室石门南端有一4.12米外藏椁,椁南为斜坡形墓道。
考古价值
这处遗址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指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宫苑实例,对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特别是古代广州)、古代建筑史和古代工艺史有极重要价值,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遗址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继续进行考古发掘,研究和展示阶段性考古成果,制定、保护和利用的规划,目标是建设成大型的遗址博物馆。
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几天前,世界历史遗址基金会公布了“2012年世界遗址观察名单”,入选遗址共67座,其中包括越南下龙湾、秘鲁纳斯卡线、中国南越王宫、土耳其朗姆孤儿院以及波兰圣帕拉斯科娃大教堂。这份名单每两年公布一次,旨在提高人们对由于自然、社会、政治和经济原因而处在危险中的文化遗址的关注。
馆藏文物欣赏
玺印
“帝印”玉印
印台长:2.3厘米
宽:2.3厘米
通钮高:1.6厘米。
这枚玉印是在墓主腰腹位置出土的九枚印章中的一枚。这九枚印玺原来是三个一组用小漆木盒盛放着,后来盒子朽烂掉了。
玉印的印文是阴刻篆书的“帝印”两个字,因墓室进水及年代久远,玉印被浸蚀成黄白色。
印钮雕成螭虎形状,装饰有云纹。根据《史记》、《汉书》记载,南越国第一代王、第二代王都曾僭越称帝,在国内使用皇帝的礼仪。“帝印”玉印及封泥的出土是对这一史实有力的证据。
泰子玉印
印台长:2.05厘米
宽:2.05厘米
通钮高:1.25厘米
“泰子”玉印的印文,书体等与“泰子”金印有完全不同的风格。
此印出土于墓主腹部,原放置于一个小漆木盒子中,印文“泰”字书写风格和著名的秦代刻石《峄山刻石》相似。
“文帝行玺”金印
文帝行玺”金印出土于墓主人的胸部位置。印面边长3.1厘米,宽3厘米,通高1.8厘米,重148.5克,含金量是98%。印面阴刻“文帝行玺”四个字,应是南越文王的发布命令的官印。
金印的印钮是一条游龙,盘曲成“S”形,龙头伸向一角,龙身上的鳞片和爪是铸成后凿刻的,龙腰隆起可以用来穿印绶。出土时,金印印面沟槽及印台四壁都有使用和碰撞的痕迹,显然,是墓主生前的实用物。“文帝行玺”金印主要特点以龙为钮,黄金铸成,僭称帝玺,打破了秦汉时期天子用玺以白玉为材料,以螭虎为印钮的规制。“文帝行玺”金印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也是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它与先前发现
“右夫人玺”金印
边长:2.15厘米
宽:2.15厘米
通钮高:1.5厘米
重: 65克
“
右夫人玺”金印是南越王墓中出土的出土的3枚金印中尺寸最小的一枚,但为四个夫人中唯一黄金印玺。金印以龟为钮。按照汉代礼制,夫人是皇帝和诸侯王妃妾的称号,可以推断,右夫人等四位夫人的身份是南越国后宫的妃妾。右夫人的随葬品数量多、品质精。汉代以右为尊,说明她应是诸妃之首。
赵眜玉印
印台长:2.3厘米
宽:2.3厘米
通钮高:1.6厘米。
“赵眜”玉印出土于墓主人的腹部和腿部之间。覆斗式印钮,上边有一个小孔可以系印绶。印文为阴刻篆书“赵眜”二字。这枚玉印是墓主的姓名章,它和“昩”字封泥相互印证,使我们知道墓主人姓赵名昩。
玉器
丝缕玉衣
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帝王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敛服。以玉衣作敛装的习俗在历史上曾经风行了三百余年。汉人迷信玉,以为玉衣可使尸体不腐。目前中国考古出土的完整玉衣有十几套,南越王的丝缕玉衣是我国迄今所见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备的玉衣。
南越王的丝缕玉衣,长1.73米,共用了2291片玉,用丝线穿系和麻布粘贴编缀做成。分为:头套、上身衣、袖套、手套、裤筒和鞋六部分。出土时,因南越王尸体和编缀玉衣的丝线已经腐朽,玉片散落在地,专家花了三年多时间修整复原,可以想见两千多
玉盒
玉盒由青玉雕成,盖子与盆身有子母口相扣合。盖面的纹饰分为三区,上面桥形的小钮里所套的玉环可以活动。盒身象个圆碗,也装饰有三圈纹饰。玉盒的玉质温润,内外打磨光洁,雕镂精细。
玉舞人
这件玉舞人高3.5厘米,她有非常有趣的发型和精美的服装,请留意她的舞姿:一手抛袖上扬到脑后,,一手向身后甩袖,弯腰摆臀,口微张开,似在歌咏,是典型的越人跳楚舞的形象。玉雕舞女在汉代诸侯王墓中常有发现,但多为扁平玉块,这种圆雕玉舞人,尚属首见。南越王墓出土了五件玉雕舞女,为汉代乐舞提供了生动的实物资料。
金钩玉龙
长:11.5厘米
厚:0.5厘米
金钩长:5.9厘米
宽:2.6厘米
重:100克
金钩扣玉龙出土于南越王的右肩部位,整体由一条青玉雕刻的玉龙和一个金质的虎头带钩组合而成,形成一幅龙虎争斗的生动图景。
玉龙长身体弯曲成S形,回首张口,衔住背鳍,尾巴回卷,下半端折断,断口两边各钻有3个小圆孔。金带钩是铸成的,器表打磨光洁,钩尾和钩首都作虎头形。钩尾的虎头双眉上扬,额顶铸出一个汉字的“王”字,非常形象。虎口形成的套銎,刚好套住玉龙的折断处。把龙、虎两神灵动物巧妙地用不同材料做成一件器
龙凤纹重环玉佩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直径10.6厘米,厚0.5厘米。是一件装饰玉器,堪称国宝。它出土于墓主右眼位置,青白玉雕成,土沁呈黄白色。在设计上,玉佩分为内外两圈,内圈透雕一条游龙,外圈透雕一只凤鸟,站在龙的前爪之上。龙尾和后爪伸向外圈,凤冠和尾羽上下延成卷云纹,把外圈空间填满。凤鸟回眸凝望游龙,龙凤似喃喃细语,妙韵天成。龙凤相对,寓意吉祥。这件玉佩雕镂精细,构图完美和谐,主次分明,是汉代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它的器形图案被选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馆徽。
墓主组玉佩
长:60厘米
组玉佩又叫玉佩组饰,是贵重的装饰品。南越王墓出土组玉佩11套。南越王的这一套最为华丽,共由玉、金、玻璃、煤精球等不同材料的32个饰件组成,以双凤涡纹璧、透雕龙凤涡纹璧、犀形璜、双龙浦纹璜4件玉饰自上而下为主件。中间配以4个玉人、5粒玉珠、4粒玻璃珠、2粒煤精珠、10粒金珠,玉套环居于最末端,形成一套大小有别、轻重有序、色彩斑斓的华贵配饰。
承盘高足玉杯
通高:17厘米
承盘高足杯放在南越王棺椁的头端,由高足青玉玉杯、游龙衔花瓣玉托架、铜承盘三部分组成,造型呈三龙拱杯之势,它共由金、银、玉、铜、木五种材料作成,工艺精巧、造型奇特。在南越王墓中出有五色药石的实物,所以这件承盘高足杯可能是南越王生前用来承聚甘露、服用长生不老药的器具。
右夫人组玉佩(A组)
组玉佩是一种较复杂的佩饰。右夫人有两套组玉佩,这是A组。这套组玉佩,一共由3种不同材料的20个器件组成,组合复杂。自上而下依次是:连体双龙佩、两件玉环、三凤涡纹壁、玻璃珠、十颗金珠、五件玉璜。
连体双龙佩的构图是二龙探爪张口攫物的形状,极富动感,正中间是一个花蒂形的物件。三凤涡纹壁的构图是三只凤鸟偎依在璧上,凤鸟大小不一,姿态各异。五件玉璜分为三种,玻璃珠下面的那件是一种,透雕四条龙。中间两件璜的两端都雕成龙头状。最末端的两件璜只在器身雕刻涡纹。
南越王墓中出土组玉佩11套,以南越王和右夫人的最为精美。
右夫人组玉佩(B组)
这套组玉佩由七件玉雕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两件透雕玉环、玉舞人、两件玉璜、玉管。
小玉环双面透雕龙纹,大玉环双面透雕两龙两兽,互相缠绕。玉舞人高4.9厘米,宽1.8厘米,工匠将舞女长袖飘飘、扭腰摆臀的瞬间定格,极为传神。墓中出土玉舞人5件,这件可作为代表。通过这些玉舞人我们可以知道南越国宫廷舞蹈中流行的情况。两件玉管一头大一头小,中间中空。最下面的玉璜雕成二龙合体状。
玉剑饰
在西耳室的一个漆盒内放有用朱绢包裹的剑饰43件,可分为8套。在主棺室出土有5把玉具剑,所附剑饰共15件,两者合计达58件。它们均用青玉雕琢而成,运用透雕、线雕、浮雕等技法,雕刻出螭虎、瑞兽、鹦鹉等,将质地、造型、寓意等完善结合起来。在同一墓中出土款式如此众多、构图奇巧、工艺高超的玉剑饰,堪称为汉代剑饰艺术之冠。
八节铁芯玉带钩
长:19.5厘米
虎头宽:4厘米
八节铁芯玉带钩出土自墓主人棺椁的头箱,所谓带钩,顾名思义就是古人束衣带的钩。这件带钩19.5厘米,重197.5克。由一根铁柱穿连8块玉而成。钩首为龙头,瘦瘦长长。钩尾为虎头,用一块玉细致地雕刻出老虎的凸眼、直鼻、獠牙、胡须、浓眉。钩身刻有鳞和鳍,和缭绕的云纹。
角形玉杯
这件角形玉杯,出土自墓主棺椁头箱。用一整块青玉雕而成,呈犀牛角造型,口椭圆,腹中空。高18.4厘米,口径5.9-6.7厘米,口缘厚0.2厘米,重372.7克。器表上面线刻一尖嘴兽,回环往复,生动逼真。
相传犀牛角的酒杯可以溶解毒物,玉虽不能解毒,南越国的玉匠却借题发挥,就着石头的形状施刀,综合运用玉雕的各种工艺方法,在器身上巧妙布局各层纹饰,再经过细致的打磨,二千年后玉角杯仍放射出温和恬润的光泽。
铜器
“蕃禺”铜鼎
南越王墓出土汉式铜鼎共18件,其中9件器身有“蕃禺”或“蕃”的铭文。番禺就是今天的广州,它在秦朝时是南海郡的郡治,南越国时为都城,这件25禺”铜鼎说明广州建城已有221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广州城市建设史的重要物证。
“张仪”戈
戈、矛和戟是古代十分常见的兵器。戈用于钩杀,矛用于冲刺,而戟将戈与予的功能结合起来是一种既可刺杀又可钩杀的双重性能兵器。南越王墓出土的这三种兵器基本保留着战国兵器的特点。东耳室出土了一件有铭文的戈,上面有“张仪”等刻字,说明了这件戈是秦惠王四年由秦国的相国张仪督造的,由于秦统一百越而到达岭南地区,随后成为南越国的王室文物,成为礼仪场所的仪仗之器。是一件秦平岭南地区的重要历史物证。
楚式铜鼎
鼎最早是一种用来煮食的炊器,后来成为政权地位的象征。南越王墓共出土铜、铁陶鼎51件,其中青铜鼎36件,这些鼎按器形可分为楚式鼎、汉式鼎、越式鼎三种,这是墓中出土的唯一一件楚式鼎,它起源于古代楚国。
南越国偏居岭南,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其铁工具、马、牛、羊等要从北方输入。这件楚式鼎与墓中出土的其它楚文化器物反映了南越国与中原内陆的经济贸易交流是较为频繁的。
船纹铜提筒
提筒是古代越族储酒的器物。墓中出土大小不一的提筒共9件,这是最精美的一件。筒身有四组船纹,反映的是一支大型作战船队在战争结束后凯旋的场景。船体明显绘出甲板,船内分舱,满载战利品,其中的一舱内满是铜鼓。船上还绘有海龟、海鱼和海鸟,并有“羽人”战士提敌首级或执宰俘虏等情形,这是目前考古发现规模最大和最为完备的海船图形。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错金铭文虎节
节,是古代用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的信物,是我国古代使者所持的凭证。目前我国已出土的节有:管形节、龙节、虎节等。这些节多出土于湖南、湖北、安徽等楚文化区域。
这件虎节长19厘米,最高11.6厘米,最厚1.2厘米。
它用青铜铸成扁平板的老虎的形状,虎成蹲踞之势,虎口大张,尾部弯曲成“8”字形。虎身上的斑纹铸有弯叶形浅凹槽,内贴金箔片,双面共用60片。虎眼、虎耳均由细金片勾勒出。
在虎节的正面有错金的铭文“王命命车途”,从铭文可知,它是一件调动车马的信符。南越王墓出土的这件虎节,从文字、纹饰等方面看,与楚文化有渊源关系。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错金虎节。
勾鑃
勾鑃是古代越族特有的打击乐器,多出土于长江流域的吴越地区。这套勾
一套共八件,重191公斤,是岭南首次发现如此大型的越族打击乐。这套勾
每件腹部均刻有铭文,按大小有“第一到第八”的编号。说明它是在南越王赵即位第九年由乐府的工官铸造的。
绘画铜镜
直径:41厘米
南越王墓出土的绘画铜镜共有四面,仅这一面作了去锈处理。这面铜镜直径达41厘米,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最大的一面西汉绘画铜镜。
铜镜绘画分为内外两个区间,内区绘卷云纹图案,外区绘人物,使用的颜料有白色、绿色等。绘画所表现的内容,是两人跨步弓腰击剑,两侧数人袖手旁观的图案。其绘画风格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画相似
鎏金铜瑟枘
六山纹铜镜
直径:21厘米
这面铜镜出土于西耳室,三弦钮。以六个“山”字为主体纹饰,以浪花形的羽状纹为地纹。“山”字是战国时楚国文字的写法,和今天的汉字类似。用山代表高山,可能寓有长寿之意,“山”字镜有三山、四山、五山、六山等多种,以六山镜最为少见。“山”字纹镜是典型的楚式镜,说明南越和楚地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平板玻璃铜牌饰
长:10厘米
宽:5厘米
墓中共出土牌饰16对32件。其中玻璃牌饰11对,镂空动物纹鎏金铜牌饰5对。它们大多放置于墓主的胸腹两侧,可见是一种佩饰。这些玻璃光洁透亮、气泡少且厚薄一致。经测定,为铅钡玻璃,铅、钡的含量高达33%和12%,属典型的古代中国玻璃系统。过去认为平板玻璃出现较晚,这次发现,在汉墓中尚属首次,对研究中国古代玻璃制造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屏风
屏风是室内陈设的用具。这件屏风出土于主棺室东侧,是我国汉代考古首次发现的实用漆木屏风。
由于出土时屏风部分已朽烂,仅存一些铜构件和漆片散落在地,专家们根据构件的出土位置、构件造型科学复原。
这件屏风不仅规模大,而且结构奇巧。它中间的屏门可以向外开启,两侧的翼障以折叠构件连接,可以展开。它的上部装饰有插着羽毛的朱雀和双面兽首造型的顶饰,中间是红黑两色的卷云纹图案,下部是人操蛇造型的托座。
屏风铜蟠龙托座
通高:33.5厘米
通长:27.8厘米
蟠龙托座是屏风下面的构件,蟠龙托座由一条龙、两条蛇、三只青蛙组成,龙的四只足踩在一个由两条蛇组成的支座之上,支座为双蛇合体,蛇身各卷缠一只青蛙,龙的四肢微微下蹲,一只青蛙伏在龙口之中,前肢抓住龙口的边缘,神态安稳。
屏风铜人操蛇托座
通高:31.5厘米
横长:15.8厘米
人操蛇托座是屏风下面的折叠构件,青铜铸造,遍体鎏金,出土共有两件。托座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一个直角形的构件,用来套合屏风。下半部分是一个越族大力士抓住五条蛇的形象,力士两眼圆瞪,眼珠外突,鼻短而高,口衔一条两头蛇,身着短袖上衣,下体着露膝短裤,赤着双脚,双手抓蛇,双腿夹蛇,四蛇相互缠绕,向左右延伸。外连一组云纹。
南方多蛇,古代越族人有抓蛇、食蛇并以蛇为图腾的习俗,越人操蛇象征着祛邪避恶。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大门石墙上的两组大型浮雕的主题就是操蛇的男女越神,体现出南方越文化的特色。
屏风铜蛇纹托座
屏风铜朱雀顶饰
通高:26.4厘米
双翅距宽:24.5厘米
顶饰是屏风横梁上的装饰物,共有五件,都是青铜铸造,遍体鎏金,其中有两件朱雀顶饰,三件兽首顶饰。在朱雀头顶和兽头上都有一个圆管,可能是用来插羽毛的。
朱雀是汉代主管南方之神,是想象中的动物。朱雀昂首展翅,站在方座上,脖子、身体、双翅刻满了羽毛纹饰。方座四面装饰着火焰形纹饰,是一尊火中的朱雀形象,栩栩如生。
四连体熏炉
通高:16.4厘米
四连体铜熏炉十分少见,而南越王墓就出5件。炉体由四个互不连通的小盒组成,可以燃烧四种不同的香料。由于当时的香料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它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岭南同这些地区的交往。
铜钫
酒器。纹饰以蟠纹为主,辅以云雷纹和三角纹,线条清晰流畅,有浮雕感。
鎏金铜壶
青铜酒器。通体鎏金,颈细长,腹圆,广圈足微向外撇。
铜煎炉
煎炉有两层,下层放炭火,上层煎烤食物在上层底部发现有黑黑的烟薰的痕迹,说明这个煎炉入葬前是使用过的实用物。
铜姜擦
前面有漏头,后部有乳钉擦面,是用来磨取生姜汁的,这种用具现代厨房仍在使用。众多饮食器具的出土,说明了“食在广东”有它的历史渊源。
铜句鑃
铜烤炉
烤炉和煎炉反映了南越国宫廷内烤和煎两种烹饪技艺。南越王墓出土了三件铜烤炉,这里展示了一大一小的两件,右边是一幅烧烤示意图。
铜框镶玉卮
通高:14厘米
口径:8.6厘米
铜框玉卮是一件运用镶嵌工艺的实用玉器,用来饮酒,也是一件工艺品。它由9块青玉片嵌在一个铜框上制成,跟卮相配的有一个漆木盖,盖上的黑漆大部分已朽落掉。出土时,铜框玉卮上裹了很多层丝绸,可见当时就是一件珍罕之物。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公元前198年,长安的未央宫竣工,汉高祖刘邦置酒未央宫,大宴群臣,曾捧玉卮向他的父亲敬酒,可见玉卮在古代是珍罕之物。目前全国考古发现的玉卮很少,这件玉卮出土于奴仆的殉葬之所,似乎说明殉人有较高身份。
铜钮钟
编钟是古代礼仪中的重要打击乐器,一船在祭祀或宴会时使用,南越王墓出土这一套共十四件。它的作用是为演奏提供音准,使乐队中演奏旋律的丝竹、管弦乐器等有律可依。钮钟的声音厚重雄浑,一般用来演奏雅乐,钮钟在岭南秦汉时期还比较少见。
铜卮
铜框玉卮是一件运用镶嵌工艺的实用玉器,用来饮酒,也是一件工艺品。它由9块青玉片嵌在一个铜框上制成,跟卮相配的有一个漆木盖,盖上的黑漆大部分已朽落掉。出土时,铜框玉卮上裹了很多层丝绸,可见当时就是一件珍罕之物。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公元前198年,长安的未央宫竣工,汉高祖刘邦置酒未央宫,大宴群臣,曾捧玉卮向他的父亲敬酒,可见玉卮在古代是珍罕之物。目前全国考古发现的玉卮很少,这件玉卮出土于奴仆的殉葬之所,似乎说明殉人有较高身份
印花铜凸板
长:3.4厘米
宽:1.8厘米;长:5.7厘米
宽:4.1厘米
南越王墓出土的两件印花铜板模,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套织物印花工具。它由大小两件凸板组成,背面均有穿孔的小钮用以穿绳,便于执握。大的为主纹板,形如火焰;小的突板为定位板,像一个“人”字。出土时,它的周围有大量的碳化丝织物,纹样与板模一致。
从传世及出土的实物看,印花板的使用多见于公元7世纪以后,而这套印花板的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所以它在中国纺织印染业以及世界科技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甬钟
钟是古代祭祀或王室宴会时必不可少的青铜打击乐器,出现于西周时期,因大小依次成组悬挂,所以称为编钟,斜挂的我们叫它甬钟,直悬的称它为钮钟。南越王墓出土编钟共三套,这套甬钟也可能是南越国自铸的,说明了这个王朝对高雅音乐的重视。
越式铜鼎
南越王墓出土青铜器500多件,它们大多具有地区文化特色,应是本地生产的。其中越式鼎就有17件。这两件大铜鼎出土于后藏室,它们器形高大,平底直足,这种鼎起源于岭南地区,我们称之为越式鼎。
岭南越族在周代已经掌握了炼铜技术,南越王墓出土的铜鼎和其它器物反映了南越国青铜冶炼的最高水平。
越式小鼎
南越王墓出土青铜器500多件,它们大多具有地区文化特色,应是本地生产的。其中越式鼎就有17件。这两件大铜鼎出土于后藏室,它们器形高大,平底直足,这种鼎起源于岭南地区,我们称之为越式鼎。
岭南越族在周代已经掌握了炼铜技术,南越王墓出土的铜鼎和其它器物反映了南越国青铜冶炼的最高水平。
金银器
银盒
银盒盖身相合呈扁球形。盖子和盒身上采用锤牒工艺制成对向交错的蒜头型凸纹。这种工艺与纹饰、造型是古代西亚波斯银器的特点,而与中国本土的不同。专家认为这是一件海外舶来品,银盒进入中国后,工匠根据汉代银器的特点,在盖子上焊接了盖钮,在盒底加了圈足,还在器身上留下了许多铭文。西汉时期,广州已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和商品集散地。
七星纹银带钩
七星纹银带钩,钩首是龙头形状,钩身装饰着北斗七星纹。这是南越王墓出土的唯一一件与天文有关的文物,因而更显其珍贵
珠襦组带上的金花泡饰
金花泡的设计和加工十分精细,球面形泡体上的金丝和金珠都是焊接固定的。在20倍的放大镜下,可以清楚地到金花泡的焊接点。它的工艺技术,可能来自古代的西亚地区,是中西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物证之一。
象牙卮
高:5.8厘米
厚:0.3厘米
这件象牙卮出土时被装在一个漆木酒杯内,整体成圆筒形,卮盖内针刻有凤鸟、飞雁纹,盖身刻有四只独角神兽,神兽张口回首、姿态威猛,画面用红蓝两色相涂,更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效果。这件针刻填色的象牙制品是第一次发现,是一件匠心独运的针刻线画精品。
陶器
“长乐宫器”陶瓮
高:53厘米
腹径:46.5厘米
这件陶瓮在表面上有“长乐宫器”四字,我们知道,在汉代首都长安城内,有长乐宫、未央宫等宫殿,是帝王、后妃的居所。这件陶瓮的出土,说明了僭越称帝的在宫廷建制方面,充分仿效西汉中央王朝的王室制度。
陶响鱼
乐舞击拍的“沙镲”。捏制,由两片泥板捏合成空心的鱼形,内装粗砂砾,高温烧成。
陶熏炉
陶响盒
古代乐舞时击拍的用器。中空,内装砂砾,摇动时沙沙作响,与同时的陶响鱼形异实同。
陶瓷枕
三彩诗文六角形枕
金代
十二至十三世纪山西晋南长:25.6厘米
宽:11.8厘米
高:8厘米
这件金代山西晋南地区瓷枕在枕面长方形框内书写一首五言绝句: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这是唐代很有名的绝句,它的作者是元和、长庆年间的诗人张祜。他曾有“千首诗轻万户侯”的美誉。《何满子》是唐代的一种曲名,因唐玄宗时一位名叫何满子的歌人临刑哀歌而得名。这首诗是写唐代宫女生活的,宫女远离故乡,被幽禁于宫中达二十年之久,一面唱着哀婉的《何满子》曲给皇帝取乐,一面想到自己悲惨的身世,不禁黯然泪下。宫女内心的凄楚,被描写得淋漓尽致。
白釉剔牡丹纹腰形枕
金
河北定窑长:26.1厘米
宽:19.8厘米
高:15厘米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继邢窑之后又一著名的白瓷窑场。窑址在今天的河北省曲阳县,那里宋代属定州,所以叫定窑。它始烧于晚唐,到北宋时,就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了,及至金朝,仍十分兴盛。在五大名窑之中,定窑产品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主要装饰手法有印花、刻花、划花和剔花等。这件瓷枕充分体现了定窑的剔花工艺技术。所谓剔花,就是在已绘好纹饰的瓷胎上将花纹以外的部分剔除,使花纹凸起,有如浮雕,从而展示了纹饰的立体效果。
这件枕头枕面上剔出缠枝牡丹花纹,在侧面剔出卷草纹。技法生动写实,画面富丽堂皇。
绿黄釉印花诗文扇形枕
金
河北磁州窑长:34.5厘米
宽:16.8厘米
高:11.2厘米
这件金代磁州窑枕在侧面有施黄釉的模制卷草纹,在枕面施有绿釉,并刻划有词一首。词文如下:“帘卷夕阳曲槛明,东风桃李满画城,回首十年浑似梦,几飘零。花落渐随流水远,莺慵已许送春声,惟有西山还似旧,笑天青。——寄摊破浣溪沙”这首词写得沉着老到,且不见著录,可以为《全宋词》增加内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枕
金河北磁州窑长:26厘米
宽:21.9厘米
高:12.6厘米磁州窑瓷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其瓷枕的纹饰内容,包括有诗、词、画、赋、曲和警语、祝语等内容,是这一时期民间思想观念、社会崇尚和生活习俗的有力保存者。这件金代磁州窑瓷枕在枕面上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八个字,见于《论语》,反映了典型的儒家道德思想,一直是中国人处世的指针。
白地褐彩花卉诗文束腰形枕
南宋
江西吉州窑长:29.5厘米宽:12厘米高:13.5厘米
此枕将中国艺术中的诗、词、画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吉州窑窑工们对艺术表现手法的博采众长。它为泥质黄白色胎,枕两端绘花卉纹,枕面和枕底绘诗文,另外两面一面绘瑞狮戏彩球纹并辅以野菊纹,一面绘海涛纹与花卉纹。在枕面和枕底上写着东晋顾恺之的五言诗1首和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词2首。由于此枕在烧制前被水淋过,所以有三个面还留有水痕。
青白釉划花莲叶形枕
元
江西景德镇长:21.6厘米宽:12.8厘米高:13.9厘米
枕面为荷叶形,划出叶脉,枕身中央以堆塑的方式制作出仰覆莲瓣,两边为茎形柱。造型独特。
褐釉剪纸花纹长方形枕
晚唐
安徽寿州窑长:13.6厘米
宽:9.5厘米
高:6厘米
寿州窑是唐代的一大名窑,以生产黄釉瓷而著称。这件瓷枕在灰白色的瓷胎上施以酱黄釉和黄白釉,在胎体上施有厚重的化妆土,瓷枕枕面饰剪纸酱地黄白牡丹花,造型古拙,体现了寿州窑器物的质朴和厚重。
绿釉素面椭圆形兔座枕
晚唐河南巩县窑长:13.1厘米
宽:7.2厘米
高:6.7厘米
珍珠地划婴孩纹腰形枕
北宋河北定窑长:24.3厘米
宽:19.9厘米
高:11.4厘米
印花是宋代河北定窑普遍采用的工艺高超的技法之一。工艺素雅的定窑印花瓷器,一向被视为陶瓷艺术的珍品。这件瓷枕是珍珠地花纹枕中的佼佼者,也是定窑罕见的珍品。所谓珍珠地,是在纹饰的空隙处填印细而密的珍珠纹,故又称珍珠地划花。它在灰白色瓷胎上施以印花珍珠作地纹,在枕面中心划一丰腴肥满的婴孩,枕侧面配以印花纹和珍珠纹,整件瓷枕造型完美,构图匀称,划法流畅,充满了健康的艺术美,也充分展示了定窑完美的纹饰水平。
白地划奔羊元宝形枕
北宋河南当阳峪窑长:20.7厘米
宽:14厘米
高:10.9厘米
所谓划花,是在陶器的制作中,用竹签一类的工具在胎面上划出线条花纹,用篦状工具划出的花纹则更为纤细精巧。这种工艺最早见于河北的定窑,而以河北磁州窑最为著名。这件瓷枕,在白地上用巧妙的构图和强劲的笔力,以寥寥几笔,勾划出一只狂奔野羊的形象,让人叹为观止。
交通信息
公交102、107、108、7、22、191、243、264、517、帽峰山专线2到财厅站下;7、12、24、182、215、233、243到中山五路站下;或地铁一号线公园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