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振:我们的阅读,是把高水平的经典作低水平的强制性阐释

孙绍振:阅读就是和自我封闭性的搏斗

节选自《〈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一文

原载于《语文建设》2021年7月(上半月)

————

本来,不言而喻,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克罗齐说,要读懂但丁,必须达到但丁的水平。反过来说,达不到但丁的水平,就会误人子弟。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说的是对文本缺乏具体分析的能耐,看到的并不是经典,而是他们自己封闭性的观念。弄珠客在《金瓶梅·序》中说:“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阅读水平的低下,意味着精神品位的低下,其极端就是玷污学生的心灵。这种自发的心理封闭性与西方前卫理论多元解读、读者中心论的迷信结合起来,造成阅读理论上的顽固的封闭性。读毛泽东的著作,本来是为了打破封闭性。阅读就是提高,向毛泽东的活用辩证法的高度攀登,提高就要与封闭性搏斗。自发的封闭性和欧美理论上的封闭性都是搏斗的对象。

当前洋八股、洋教条的封闭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拒绝辩证法的具体分析。如炒得火热的“学习共同体”,就理论而言,显然有分析批判的余地。第一,共同体和个体处于对立统一之中,共同学习固然有其取长补短、结构大于要素之和的优长。但是,这种长处是有限的,因为木桶的容积不是以最长的一板而是以最短的一板为限。这与仍然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天经地义在理论上的缺陷如出一辙。最根本的是,把平等对话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完全排除在外。例如,一中学教师讲完朱自清的《背影》,问学生哪里最生动?回答是一致的,爬月台。为什么爬月台最生动?乃分四组自主合作探究,结果四组共同结论是作者“善于观察”。这个问题,不管学生如何认真自主合作探究,也不能回答。因为作者所写是儿子为父亲的勉为其难的行为感动得流泪的观察,而学生探究是旁观者的观察。这里有个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错位的美学专业问题,不是学生自发能够达到的。

又如,一些教师盛赞毛的《沁园春·长沙》,但是,没有提出它为什么比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想象更加宏伟,思想更加博大。不管教案设计出多少花样,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共同体中活动,也不可能看出这首词属于长调,句法与五七言诗以三言结构结尾有异。其中的“看万山红遍”,如果按五言诗应该读成“看万——山红遍”,而按词则应该读成“看——万山红遍”,这个“看”在词中是个“领字”,后面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都是这个动词“领”出来的一长串的宾语从句。后面的“恰同学少年”的“恰”也是领字,同样领出了一长串的宾语——“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因为超越了绝句的四句单句独意,因为句子结构复杂了,《沁园春·长沙》才能表达那么宏大的气魄和那么深厚的思想。这绝对不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或者加入了学习共同体所能发现的,是要有专门研究的老师提出问题,迫使他们困惑,然后告知的。

又如四位教师讲《老子四章》,居然不懂起码的辩证法,不懂矛盾的具体分析,把关键定位在“对待”关系上,难能可贵的是一位教师提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但是又归结为以“逻辑的建构”来理解。他们都没有看出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根本区别。辩证法的特点,就是以违反形式逻辑为特点的。形式逻辑的核心是同一律:A就是A,不能同时又是非A,或者又是B。而辩证逻辑恰恰是违反同一律的,A和B是对立而处于同一体中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善是善,同时又是非善;美是美,同时又是恶。正是因为违反了形式逻辑同一律和矛盾律而显得深邃。“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也都是相反的成分相辅相成。老子的这种表述方式很深邃,与儒家的辩证观是有区别的。儒家讲的对立面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故转化为新的条件是“温”;“过犹不及”,过度是转化为不足的条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和学的效果是互为条件的。简单地说,儒家的辩证法更多是一分为二,而老子的辩证法则更多是合二为一。本来这是我们传统的辩证思维和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转化,其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该成为我们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但令人忧虑的是,我们理性思维的基础却是形式逻辑的“论点—论据—论证”。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阅读不是把自己提高到经典的水平上,而是把高水平的经典作低水平的强制性阐释。于是一种潮流应运而生: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突破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封闭性上,放在阅读的深化上,而是绞尽脑汁进行五花八门的教案设计,把怎么教看得比教什么更重要。《改造我们的学习》展示的具体分析如此精深博大:实践产生真理,而不是本本;对立统一;矛盾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特殊性决定事物的性质。对此,教师竟然视而不见,几乎皆以简陋的“论点—论据—论证”去硬套,就不难想象与新式教条主义搏斗的历史任务是如何迫在眉睫而且必然艰巨了。

(0)

相关推荐

  •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

    在论证矛盾辩证方法的过程中,黑格尔对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批判,对其作了基本否定的评价,这种做法是过火甚至过分的,本身就违背了辩证的方法. 传统的形式逻辑作为思维形式的科学, ...

  • 关于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逻辑思维

    Ⅰ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有四大模块: 概念,一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根本特征,用来识别和区分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之所以不同,我们就把它叫做概念. 判断,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某一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 ...

  • 《形式逻辑》笔记

    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S"主项" P"谓项" 在具体思维中,思维 "形式" ...

  • 这里!东方思维与西方思维涓滴细流,汇聚成河

    这里!东方思维与西方思维涓滴细流,汇聚成河

  • 我们的阅读是把高水平的经典作低水平的强制性阐释

    孙绍振:阅读就是和自我封闭性的搏斗 节选自<<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一文 原载于<语文建设>2021年7月(上半月) ---- 本来,不言而喻,教学 ...

  • 为了灵魂而读书:与孙绍振漫谈阅读

    为了灵魂而读书 --与孙绍振老师漫谈阅读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记者:在您人生中有哪些书籍对您影响较大? 孙绍振:从对人生的精神和价值观的影响这个角度来看,应该是高中时代读的托尔斯泰的<复活> ...

  • 【教育读书】孙绍振:阅读就是和自我封闭性的搏斗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孙绍振:阅读就是和自我封闭性的搏斗     --节选自<〈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一文     本来,不言而喻,教学水平, ...

  • 孙绍振谈高考作文:用正反合的辩证思维,盘活内心储存

    用正反合的辩证思维,盘活内心储存 评2020年高考作文题 一 纵观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其封闭性和开放性,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念的导向性问题基本已经解决了.总体来说,显示出四大亮点:第一,传统优秀文化精 ...

  • 孙绍振|读书的三种姿势

    读书的姿势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躺着读,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是他自己并不一定实行的办法:而大多数文学爱好者就是这样读的,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目的,真所谓博览群书.这种读书姿势联系着一种态度 ...

  • 孙绍振:读书的三种姿势

    读书的姿势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躺着读,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是他自己并不一定实行的办法:而大多数文学爱好者就是这样读的,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目的,真所谓博览群书.这种读书姿势联系着一种态度 ...

  • 漫言碎语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摘记

    在濮阳 有一簇看似渺小实则坚韧的"蒲公英", 他们紧紧靠拢在一起, 默默生长,深深扎根. 他们凝心聚力,合作分享: 他们彼此借力,共同成长. 他们就是--"蒲公英&quo ...

  • 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到底何意?知名教授孙绍振直指康震水平不行

    (附: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生处"一作"深处".) 在<中国诗词大会>曾经的一期节目中,康震现场作图,画&quo ...

  • 光明文化周末·大观 | 孙绍振:不得不细读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福州人把它看作自己城市的文化名片,不管是不是节日,这里永远游人如蚁.游人来自长城内外,地北天南,他们不仅是来观建筑.赏景观,而且是为听历史故事.三坊七巷的光华不仅属于福州,而且属于中国近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