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学术思想:附子用量煎服法(上) 2024-07-30 10:04:38 附子是中药四帅之一。李可创制的破格救心汤,附子一昼夜用到600克,而他实际用量最多达750克。这样看来,探讨附子的用量和煎服法,就成为同道所关注的话题。现根据其68则医案,整理出以下内容:一、“伤寒论”附子用量煎服法 1、附子用量仲景是古代医家中最善用附子者,“伤寒论”113方,其中20方用附子。李可认为,考“伤寒论”四逆汤的原方,生附子1枚,约合今之20克(附子大者为 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毒性与药效是制附子之两倍以上,则伤寒四逆汤类方所用附子相当于现代制附子40—60克(附子大者为 60—90克),而历代用四逆汤仅是原方的1/ 6—1 / 10。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3404页)。四逆汤原方在用法中指出,强人大附子1枚;而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之附子均为大者1枚,相当于制附子60—90克,这是经方用药的本来面目。2、附子煎服法首先是药与水之比例:经笔者初步统计,伤寒之附子剂19方(除乌梅丸),其汤剂中药剂量按经方基础有效量(以原方折半计量为准)计算,药与水之比例最低者为 1:6,为通脉四逆汤;最高者为 1:26,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其药与水之比例平均值为 1:10。其次是煎煮时间:笔者考四逆汤类方用于救急,所用的应为鲜附子(如生地瓜),这既容易浸泡,又易煎煮,故加水少,恆为 600毫升,文火煎煮半小时左右(煎取220毫升,分2次服);其它制附子剂,加水1200~1600毫升,文火久煎,煎煮1个半小时左右。而比较特殊的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因麻黄先煎去沫,故加水较多,为 2000毫升,煎煮时间 2小时左右。最后是煎服法:附子剂均煎煮1次,煮取200~600毫升左右,每次服110~200毫升;其顿服者1方,为乾薑附子汤; 分2次服者6方,为四逆汤类方, 分3次服者10方,为附子汤等;分4次服者一方,为真武汤。二、李可附子用量煎服法李可创制的破格救心汤,其附子用量为 30,100,200克,已突破了经方的剂量,故其对附子又增加了3条安全措施:1、用附子增加的3条安全措施①配伍:凡用附子超过 30克时,不论原方有无,皆加炙甘草60克,即可有效监製附子毒性;②文火久煎:附子剂用于慢性心衰者,加冷水1500毫升,文火煮取500毫升,日分2~3次服,煎煮时间 1个半小时左右;③武火急煎:危急濒死心衰病人,使用大剂破格救心汤时,则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灌(70页)。以上3条只是原则性的,具体作法如下:2、附子用量李可之全书附子案70馀则,根据病证的轻重而选择不同的剂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 轻者为阳虚,附子为小剂 10克:所谓“阳虚”,仅见阳气某一方面不足,如缺乳案之五更泻(95页),膝关节积液案之夜尿频多(251页);小儿酌减为 3~5克,如婴儿黄疸案(84页)。附子用小剂者17例,佔总数的24.3%。②稍重为阳衰,附子为平剂 15-30克所谓“阳衰”,是阳气衰弱的证候群,脏腑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产后阴黄案之脾肾阳衰,寒湿充斥三焦(173页)。附子用平剂者7例,佔总数的10%。③重者为隐性心衰,格阳,戴阳证,附子为平剂 30克李可认为,凡亡阳竭阴端倪初露,隐性心衰的典型证状出现(如动则喘急,胸闷,常于睡中憋醒,畏寒肢冷,时时思睡,夜尿多,以及无痛性的心肌梗塞之倦怠乏力,胸憋自汗等),急投破格救心汤平剂 30克(6页)。笔者注意到,对于格阳,戴阳证,李氏恆用附子30克,如阴盛格阳案(187页),肺心病戴阳案(23页)。附子用平剂 30克者33例,佔总数的47.1 %。④甚者亡阳,心衰重症,附子为中剂 45-90克:李氏认为,凡亡阳竭阴之格局已成,重症心衰,急投破格救心汤中剂(6页)。如脉管炎合併心肌下壁梗塞案之附子为 60克(64页)。附子用中剂者2例,佔总数的2.9%。⑤ 危者垂死心衰,附子为大剂 100-200克:李氏认为,破格救心汤用大剂,可挽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凡内外妇儿各科危急重症,导致心衰休克,现代医院已下发病危通知的垂死病人,以及中医之五脏绝症和七怪脉绝脉等必死之症,只要心跳未停,一息尚存者,急投本方大剂,可1小时起死回生,3小时脱离险境,一昼夜转危为安(5页)。如无脉垂死案,破格重用附子150克,武火急煎随煎随灌,终于1小时后起死回生(3页)。附子用大剂者11例,佔总数的15.7%。从中可以看出,李可之附子用量,是很严格的。他对附子应用,分为阳虚,阳衰,格阳,亡阳,垂死之5个等级。这是迄今为止,关于附子证最系统的辨证,应当引起中医界的重视。其中附子用平剂(30克),中剂(45-90克),是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治格阳,亡阳证之附子用量基本吻合的。至于附子用大剂,那是用于古代之五脏绝症和七怪脉绝脉等必死之症,即现代西医下病危通知书的垂死病人,是对前人和现代医学的突破。只有这样客观地分析其附子用量,用于哪些新领域去解决世界性医学难题,最后也就“见怪”不怪了。 赞 (0) 相关推荐 李可学术思想:附子用量煎服法(下) 接上文: 二.李可附子用量煎服法 3.附子煎服法 首先是药与水之比例: 附子30克者5例,加水1500毫升,药与水之比例最低者为 1:3.5,如休息痢案(149页);最高者为 1:12,如足心 ... 麻黄为什么要去上沫 在<伤寒论>中,麻黄都是先煮的,譬如说,<伤寒论>: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这是小青龙汤的煎药法.麻黄先煎,而且去上沫 ... 黄连用量多少克 黄连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黄连Copt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 eaC.Y.Chen g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 ta Wall.的 ... 从治疗崩漏到治愈子宫肌瘤 & 半夏泻心汤用量 原创 张红跃,田耿 中医书友会第2083期 I导读:不可因B超等检查确诊为肌瘤而肆用活血!半夏泻心汤中各味药该用多少克?作者认为对一些名方.常用方应追本溯源,力求做到心中有数. 从治疗崩漏到治愈子宫肌 ... 附子用量煎服法——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七 简介:摘要 针对附子用量煎服法的分歧,进一步探讨了李可学术思想.李可关于附子用量:阳虚用小剂,阳衰用平剂,格阳用平剂,亡阳用中剂,垂死用大剂:关于附子煎服法:附子30-100-200克,加水1500- ... 【名医用药】李可--附子用量煎服法的详细剖析(上) 每天为您推送基层医药知识 附子用量煎服法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七(上) 作者:孙其新 导读 李可关于附子用量:阳虚用小剂,阳衰用平剂,格阳用平剂,亡阳用中剂,垂死用大剂;关于附子煎服法:附子30- 1 ... 《伤寒论》附子用量煎服法 1.1 附子用量 仲景是古代医家中最善用附子者,<伤寒论>113方,其中20方用附子.李可认为,考<伤寒论>四逆汤的原方,生附子1枚,约合今之20克(附子大者为20-30克), ... 经时兼收创新方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上)(下) 作者:孙其新 摘要 针对李可验方数量之谜,进一步挖掘了<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李可验方百首:李氏命名方22首,笔者拟名方78首:李可验方归纳思路:从个案中找灵感,从类案中找规 ... 中风危证不避麻—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十六 中风危证不避麻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十六 摘 要 针对中风之内外风的争论,进一步探讨了李可学术思想.李可治中风思路:外风可引内风动,诸急.卒.暴皆是风:麻黄利窍通脏腑,汗法可治脑水肿:阳气不到便是病 ... 火不归原引火汤——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三 作者:孙其新 来源:古中医网 简介:针对引火归原之火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探讨了李可学术思想.李可研究引火归原的思路:火不归原证的概念:火不归原证的特点:火不归原分型论治:火不归原类证鉴别:引火归原有狭 ... 痰生百病虚为本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二 摘要 针对痰饮病治疗规律,进一步探计了李可学术思想. 李可治痰饮病思路:痰饮概念:痰饮水湿,同源异流:阴阳寒热分型,六经三焦论治:有形之痰--肺胃痈结肿,无形之痰--心脑神经络. 治痰饮病常用方:小青 ...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24 李可攻癌2号方 李可攻癌2号方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四 孙其新 摘要 针对肿瘤之世界医学难题,进一步探讨了李可学术思想.李可后期治肿瘤思想:以阴阳为纲,寒热虚实分型:阳虚寒凝型,攻癌2号方:阴证化阳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