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俞思义︱什么是模因

咬文嚼字

什么是模因

文/俞思义

2017年7月26日《参考消息》一篇文章中讲到“特朗普上台以后,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几乎每天都非常兴奋,各种meme(学名迷因,俗名梗)满天飞。”这meme,我国有多种翻译:媒母、米姆、谜米、弥母、拟子等。meme这个词最初源自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其含义是指“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我国学者何自然和何雪林于2003 年将meme翻译为“模因”。这个新词更接近“基因”,更能反映它在语言文化传播中类似基因的作用,因此被我国学术界广泛接受。

什么是模因?模因就是和基因一样的能够不断复制的语言文化因子。它的特点就是模仿和复制。上述特朗普上台后各种(meme)模因满天飞的文章中,特别举了一个例子:fat、fatter,这个词本意是肥胖。可是由于“痩”表示有钱去健身或者买得起健康的有机食品等等,于是成了身份的象征。而说人肥胖就是讥笑某人穷没有地位。因此fat、fatter成了禁忌语。汉语中的禁忌语常常有委婉的说法。比如不说“死”,而说“不在了、去世、离世”等,英语为了避免身体羞辱伤害超重者的自尊,往往用“大号身材、结实、圆润、粗壮、丰满、已婚妇女范儿”等委婉的说法替代肥胖(fat、fatter)。

这次班农(特朗普的得力帮手)在回答《大西洋》杂志记者问及前白宫首席发言人肖恩情况时,不说实情而是说:“肖恩发胖了”。显然班农不仅使用身体羞辱,而且含有讥讽肖恩品格低下之意。当然在新闻界反应强烈。

在复制的过程中产生新意,正是模因的一种方式。

何自然先生分析了汉语语言仿制的四种类型:引用、移植、嫁接和词语变形。直接引用,比如基本语词、典故或引用别人的语词语句,多半像是基因的克隆,很多是原有能指与所指的复制,没有产生新的语词或新义。而移植、嫁接和词语变形,却往往产生新的语词或产生新义。

比如“红杏出墙”,原来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来”诗中是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可是后来有人把它移植到夫妻关系上,“红杏出墙”却借指“妻子有外遇”。上面提到的fat、fatter,原本仅指身体的一种状况——肥胖。可是它移植到美国那特有的语境中,就成了贫穷地位地下的代名词。

“嫁接”,乃是一个语词的能指不变,也就是字音及字形未变,可是与一些新的语词结合以后却产生了新义——新的所指。比如“裸”原意是彻底露出没有遮拦,而嫁接到“婚”字上,产生新义。“裸婚”指没有房子车子等财产的婚姻。

“语词变形”只改变语词的读音或字形,而产生新义。比如“前腐后继”等。不过这种方式多半用在翻译外来借词上。

关于这几种模因仿制方式,将分别加以介绍。

作者简介

俞思义,1933年生,在中学教学语文21年,在高等院校教学普通逻辑等21年。从南京晓庄学院退休。

我的昵称是集义所生。六岁时读私塾,先生为我起了“集生”为“字”。这个“字”源于《公孙丑章句上》,公孙丑问孟子何谓浩然之气时,孟子所说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是(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意思是,浩然之气必须积善,做任何事都要合乎义才能生成,而不只是行一事偶合于义,便可取得的。我用“集义所生”作为昵称,也是一种纪念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