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干货】驾”雾“腾云,关于高中地理雾知识的最全归纳
1、雾的形成条件
1)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
一是由于蒸发,增加了大气中的水汽;
一是由于空气自身的冷却(下垫面冷,空气与下垫面温差大,空气受冷凝结)。
2)空气中有凝结核
3)大气稳定(风小、逆温)
2、雾的类型
1)辐射雾:因地面辐射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形成的,主要发生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
陆地上最常见的是辐射雾,多发生在秋冬季节。
辐射雾会随着地温的升高或风力的加大慢慢的消失。
2)平流雾:当温暖潮湿的空气流经冷的海面或陆面时,空气的低层因接触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成的雾就是平流雾。海洋上最常见的是平流雾,多发生在夏季,只要有适当的风向、风速,雾一旦形成,就常持续很久,如果没有风,或者风向转变,暖湿空气来源中断,雾也会立刻消散。
3)蒸汽雾:如果水面是暖的,而空气是冷的,当它们温差较大的时候,水汽便源源不断地从水面蒸发出来,闯进冷空气,然后又从冷空气里凝结出来成为蒸气雾。蒸汽雾大都出现在高纬度的北极地区,所以人们常称它为'北极烟雾';或者出现在秋冬季节的湖面和河面上。
4)上坡雾: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绝热冷却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这种潮湿空气必须稳定,山坡坡度必须较小,否则形成对流,雾就难以形成。
5)锋面雾:经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的锋面附近。
关于“雾”最专业的解析:
“乱幡雾中见,雁塔云间识”
“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
从古至今
雾总能引起人很多遐想
雾犹如一件白纱
不经意间将那山那水笼罩
雾犹如顽皮的精灵
汇聚出一幅奇幻靓丽景色!
秋冬季,雾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客。
雾从何处来?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秋冬季节的夜晚,地面散热迅速,地表温度急剧下降,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早晨达到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秋冬春的清晨气温最低,便是雾最浓的时刻。
大雾常见,却并非只是一片白茫茫这么简单,你知道雾的种类是如何区分的吗?它还有着各种各样的style。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我们的老友记——辐射雾
辐射雾原理
在秋冬天晴无云的清晨,起来打开窗,心情美美哒,但窗外却是雾蒙蒙,你可能遇到的就是辐射雾,它是我们最常遇到的雾,可以说是“老友记”。
天空中的云有时就像是一床棉被,将大阳带来的能量牢牢稳固在地面,不让它们溜走。在秋冬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充沛的造成早晨或夜间,地面的热量没有了“棉被”的保护就会迅速向外辐射,近地面空气的温度迅速下降,水汽很快饱和就凝结成雾。在日出后不久或风速加快后便会自然消散。
奔跑吧!运动达人——平流雾
平流雾原理
这是一种在流动中的雾,当运动中的暖而湿空气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一不小心着了凉,就变成了雾。就算变成了雾,也不能阻挡它魔鬼的步伐,依旧在作水平运动,是雾家族中的运动达人。如果延长照相机的曝光时间,那给它拍的照片就可能像河水一样流淌着。
“打架”产生的雾——锋面雾
锋面雾原理
冷空气与暖空气历来“水火不容”,这两一相遇就干起了架,常见的就是下雨,其实下雨前还可能会出现雾,这种雾就是锋面雾。锋面雾中,暖锋后的雾居多,由暖湿空气移至原来被暖锋前冷空气占据过的地区,经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形成的。民间有谚语“一雾三日雨”,其中的“雾”说的就是锋面雾。
最“高冷”的雾——冰雾
地形雾原理
冰雾,之所以要说它是最“高冷”的雾,首先是因为它形成的纬度高,常见于南北极;其次,它是雾里最冷的,大多数雾都是小水滴构成,而冰雾里的水点已经被冷凝为冰片。可以说是雾中的高冷boy了。
雾家族除了上述常见的辐射雾、平流雾、锋面雾外,还有沿着山坡跑的上坡雾、隐居山谷的谷雾、家族成员“拧麻花”的混合雾等。
大雾天气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出行安全。各位司机在平时开车过程中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原本好好的天气却在几百米之后突然变成浓雾...这是咋回事呢?
其实,这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团 雾!团雾属于特强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点。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一片朦胧。团雾预测预报难、区域性强,容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一组动图告诉你, 开车遇到团雾有多可怕!
那么我们开车时,
遇到团雾该怎么办?
小伙伴儿们注意天气变化哦!
给贴心的小编点个zan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