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墓志铭上的湮灭历史:郑和曾经八下西洋(上)

2010年6月,南京发现的明太监洪保墓中的寿藏铭证明,在已知的“七下西洋”之前,大明就有了一次远航: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洪保为副使的一次“度西洋”,就把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提前了两年。

南京龙江宝船厂遗址,汉白玉雕刻的使节图


许多重大考古发现往往始于不经意,这次也是如此。2010年6月,南京祖堂山社会福利院扩建,施工队在后山取土时,挖掘机一抓抓出几块青砖,一座古墓露出地面。人们从破口的古墓后壁洞口向里眺望,隐约可见墓室分为前后室,中间分隔墓室的门道高约近2米,宽达1米左右,为厚重的青石材质,这座墓等级不低。

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工作人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古墓保存相当完好,墓室总长约8.5米,宽约4.1米,券顶砌筑样式是一层竖排砖下叠压一层横排砖,共交叠成三券三幅,这是明代功臣和王侯才有的墓葬规格。

距南京市区30多公里的牛首山南麓祖堂山,山谷幽深、松涛竹海,被称为南京五大“风水宝地”之一,历来是达官贵人身后归葬之所。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王志高介绍,这附近也埋葬了不少明朝的宦官,如南京明都知监太监杨庆、罗智、杨寿藏、金英、怀忠、郑强、余俊、吴经、王瑾等,这些人大多是当年郑和的副手。而祖堂山大墓与这些墓形制相同,会否也是与郑和有一定关联的明代宦官墓?

1964年的《江宁文物简志》披露,郑和墓在牛首山一处名为“回回山”的坡上,墓旁还有一个郑家村,村中的郑氏自称其祖辈世代在此守看墓地。王志高说,虽然那未必就是郑和墓,但郑和葬于牛首山应无疑问,这或是郑和船队成员归葬于此的一个重要原因。

祖堂山现场发掘结束后,考古人员带走了可证明墓主身份的墓志、碑铭。

在南京市博物馆正式公布墓主身份前,曾有当地媒体猜想该墓为真正的郑和墓。郑和研究会专家、郑和后裔郑自海先生则推断,该明墓很可能是太监洪保或者王景弘的墓葬,他们也是郑和的副手。

郑和宝船复原图

  • 洪保其人

郑自海的推断很准确。半个月后,文保部门公布,祖堂山大墓主人是洪保,只不过墓中没有棺木遗骨痕迹,或已被酸性土壤腐蚀殆尽。

洪保,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人,回族。他是郑和的同乡,长郑和一岁,13岁进宫成太监。碑铭透露,“洪保”为皇帝所赐之名,其原名不详。

《明史》《赢涯胜览》《西洋番国志》等文献中,都明确记载洪保曾多次作为郑和下西洋使团的副使。据郑自海先生研究,洪保在郑和船队中是“第四把手”或“第五把手”。他的航海经验很丰富,《明史》记载,早在永乐十年(1412年),洪保就曾单独奉旨出使暹罗国。永乐十九年,洪保等随郑和将到中国进贡的诸番国使臣送回国。宣德五年(1430年),已升任右少监的洪保与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奉命第七次下西洋。洪保还曾替郑和出使“天方”,也就是今天的麦加,并带回一幅克尔白圣寺的写真图——《天堂图》

王志高说,证实洪保身份的碑铭,并非墓志,而是“寿藏铭”——墓主生前所立、载其生平事迹的碑铭。这块寿藏铭刻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当时洪保65岁,他似乎已经参透了人生,在铭文中慨叹“人生在世,如驹过隙,与其生后之有为,孰若生前之早计也。”

最让考古学家们惊喜的,并不是这方竖刻阴文楷书寿藏铭证实了洪保的墓主身份,而是这短短741字铭文中,记载了尚不为人所知的郑和下西洋历史。这是自1983年太仓卫副千户周闻墓志现世后,又一处郑和研究史料的重要补充。

六百年前世界最大的国家舰队,及其踏遍西洋南洋、远抵非洲西海岸的辉煌,随着大明王朝重归闭关锁国政策而悄然告终后,竟连航海档案也因毁于火灾而未能传世,后人只能靠古人笔记、碑铭中的零星记载及民间传说,努力拼凑着至今仍然残缺的郑和下西洋史。

南京是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始发地与大本营。数十年来,与郑和关系密切的罗智、杨庆、汪浩等多人墓葬先后被发现,但他们的墓志中,都没有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记载。

目前记载郑和下西洋事迹最为详尽的,是郑和自己立的《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福建长乐南山寺天妃灵应记碑》。在这两块碑上,洪保排名居立碑者前位,为第七次下西洋时主要统领之一。

洪保墓

  • 明史未载的1403年远航

下西洋一事,是洪保寿藏铭的最核心内容之一。铭文称洪保“航海七度西洋”,印证文献记载。王志高认为,洪保一生至少先后八次出使西洋,其中可以明确的有永乐元年(1403年)、永乐十年(1412年)、永乐十九年(1421年)、宣德五年( 1430年)4次,后两次一般认为是随郑和同行

据寿藏铭记载,1403年这次远航,洪保是使团副手,但未提及正使为何人。王志高认为,应该是郑和或尹庆。南京大学潘群教授指出,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敕封天后志》中明确记载“永乐元年,差太监郑和等往暹罗国”,在当时人心目中,出使暹罗和下西洋是一回事。

“考虑到此后下西洋洪保多与同行的记录,我们进而认为寿藏铭所载的这次下西洋的正使太监很有可能就是郑和。”王志高说。

若如此,郑和下西洋的起始年份便是1403年,而七下西洋的提法是否也应改成八下西洋?对此,力证郑和1403年曾出使暹罗的潘群教授说,“下西洋”是特指郑和开展的外交航海活动,而1403年那一次出海,目的是“为大规模的下西洋打前站”,主要调查当地的海岛山形、水文资料、风土人情,积累航海经验,为马上就要展开的远航做准备工作。

事实上,真正大规模的宝船建造工程,在郑和从暹罗回来的第二年才开始。

2015年,南京郑和宝船厂遗址免费开放

《明史》及郑和在福建长乐亲立的南山寺碑文《天妃之神灵应记》,均以“永乐三年,统领舟师至古里等国”为第一次下西洋,原因或正在于此。

不过,潘群仍然强调,史学界对郑和在1405年以前的航海活动研究甚少。

《敕封天后志》还记载了郑和此次远航的详情:郑和在广州大星洋面遭遇风浪,几近覆没。但后面的描写几近玄幻,称“郑和祈祷于天妃,立刻闻空中阵阵鼓乐之声,仿佛见妈祖立于云端。从此风平浪静,往返无虞。”这段轶事在清代曾经被人绘成《妈祖圣迹图·救护郑和》。

另外,潘群教授还在《海底簿》《宁波温州平阳石矿流水表》《顺风相送》等民间航海史料中找到了可与《敕封天后志》相印证的记载。如此,郑和的航海生涯则始于永乐元年,而并非众所周知的永乐三年。若再加上前人已考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郑和旧港之行,那么郑和一生出海远航达九次之多。

同样未记入七下西洋中的郑和永乐二十二年远航,洪保寿藏铭中也没有提及,但却在《明史·成祖本纪》中有明确记载:“春正月甲申,……戊子,大祀天地于南郊。癸巳,郑和复使西洋。”在《郑和传》内也有同样的记载:“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齐敕印往赐之,比还而成祖已晏驾。”

《明史》没有再续记成祖驾崩后的郑和此次远航情况,不过1983年10月于江苏省太仓市城厢公园“树萱斋”西壁发现的“周闻墓志铭”中有这么一句话:“永乐己丑,命内臣下西洋忽鲁谟斯等国,选侯偕行。……甲辰又往,仁庙诏停止之。”

如是,则可证明永乐二十二年郑和确实曾奉诏前往旧港,并已经准备起航,但因永乐大帝突然驾崩而中途被继位的明仁宗朱高炽召回了

“他们认为郑和宝船只是二千料、一千五百料的船只,甚至是更小的海船。但是现在洪保寿藏铭直接揭示郑和下西洋船队中确有五千料巨舶,”王志高说,“大号宝船到底有没有”这一学术争论应该可以结束了,而且“等”字清楚地说明,郑和舰队不止有一艘五千料巨舶。

郑和下西洋铜版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