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贵州:探寻云山屯
人世间是无可逃遁的红尘,似乎只有出行才可以找到自由呼吸的感觉,于是我就日复一日的在希望里寻找桃源。我立在路途的中央,前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远方,后面是把脚印吞得干干净净的长路,只有左右的山水可以忘情。
上午在晴隆安南古城的时候,接到武胜摄协会员在安顺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在安顺去了云山屯,那里的古村落民居很不错,希望我们也去。于是,我们匆匆结束了在晴隆的行程,赶往安顺。
在路上,我查阅了一下云山屯的情况。据度娘介绍,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为巩固他的统治地位,平定西南叛乱,派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步骑三十万出征云南。到达今安顺之后,安顺一带便成为明王朝军队的大本营。随后又“调北填南”从中原、湖广、江淮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使军队和当地百姓共同生活相互融合,形成了以“屯、堡”为中心的村落,然而,明朝军队和当地的土著人(苗族和布依族)不断发生冲突,不得不在屯堡之间建立碉堡或烽火台还有各屯堡之间的驿道。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
在历经了历史的风云巨变战火洗礼,历经了不断的改朝换代,屯堡人早已褪去了作为外来民族和当地民族的刀光剑影鼓角阵鸣,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与当地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和谐相融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但是屯堡人依然不忘先辈遗存,把“大明遗风”保留至今。在安顺屯堡地区,屯堡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道德观念、礼仪风俗、信仰崇拜、服饰语言等都较为稳定的保留着明代时期先辈的风格,形成了一套和今天的汉文化不一样的独立独特、认同统一、内涵相互渗透的文化系统。已经为大家所熟知的屯堡文化特征有:屯堡妇女的服饰文化、军傩文化演变过来的地戏文化(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屯堡山歌文化、祭祀文化、屯堡花灯文化、屯堡村落民居文化、独特的语言文化等。
我们去的云山屯就是这些屯堡中的一个,位于半山腰,抵达之前需要爬上一段台阶。跨过大门,就像进入孑世独立的世外桃源。依山而建的云山屯,村中有一条蜿蜒而略有细窄的石板道路,两侧高高低低分布着民居。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到达这里时,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修建,据建设单位的工人讲,说是中央拨了1500万给这个村子搞建设,他们是来对口支援的。希望这次修建能把这份原生态的纯朴,美丽保存下来,让我们下次再来这里时同样能找到大明遗风,着明朝服饰的姑娘和阿婆。
云山屯 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代军屯村寨建筑,始建于明代初年。快12点的时候,我们终于到达了云山屯大门口。
先来的影友正从云山屯里出来
此行到贵州的武胜摄协会员终于在云山屯的大门外相聚了,大家合影留念。
合影结束后再次分手,大队伍一行下山吃午饭去了,我们三个也走进了云山屯。
云山屯里有一条蜿蜒而略有细窄的石板道路,两侧高高低低分布着民居。
云山屯地处峡谷,以两山为屏障,在山谷建东、南两屯门。东屯门上建歇山式门楼,连接拱门两侧以料石砌筑的屯墙,依山势蜿蜒而上,直抵悬崖。屯墙上有垛口,内设石阶上下,各险要角位分布十四个哨棚。
云山屯是一个典型的易守难攻的古屯堡。民居为石木建筑,顺山谷缓坡地营造,分单体、三合院、或平行排列。
不过有点遗憾的是屯里太空了,很难得碰上几个原著居民。
在屯堡古镇,建筑风格融合了江南水乡和军事驻军的审美和实用两方面风格,既有依山傍水讲究曲径通幽的小街小巷,又有军事要塞必备的碉堡城墙。至今又过去了六百余年,更又是添加了不少历史沧桑,让这座原本就是独立封闭发展起来的古镇,更是有了一层别样的意蕴。
云峰八寨景区位于安顺市区以南的十八公里处。由云山屯、本寨、雷屯、小山寨等八个屯堡村寨组成,它是明初征南大军屯驻的核心区。这些村寨在军事防御上守望相助,村子中家家相通、户户相连。我们此次行程仅仅选择了云山屯一个地方,看来游完云峰八寨还任重道远啊!
相关内容,点击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