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你当朋友问个事你却问我收钱?!
一个值得拆解和梳理的问题:
读了这140多字,觉得里面有一些观点和认识值得琢磨。
主要通过以下3个点来做说道说道:
他对“聊天”概念是那种没有主题的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聊,说到哪是哪的消磨时间,嗑着瓜子还煲着剧最好;
而你的定义是可以对某些特定话题进行深入沟通的交流,类似于观点、看法的探讨,是有智力因素参与的对话。
他对“咨询”的理解专指心理咨询服务,以提供专业知识服务——即时的换取物质及精神报酬的商业活动。
而你的定义是一种常规的交流对话,并就某人擅长的事情了解一下他们的建议,不涉及商业行为。
就因为这两个词的定义问题,
你会觉得:
这个朋友怎么会是这样,不就问个问题嘛就要收费,至于么?
就是选A或者选B的一个答复,有这么金贵么,况且还不是正规的呢。
对方会觉得:
明明在一起随便聊聊天的,这怎么突然上了要让我提供咨询服务了?
这是专业的知识服务,那么就不是免费的随便“聊聊”了,费用的事得说。
(虽没遵守咨询里面“避免建立双重关系”的守则)
于是你认为,朋友间的闲聊咨询个问题是“正常”的事,牵扯到付费就“不正常”了;
对于他来说,提供咨询服务就得收费是“正常”的事,要咨询却不付费就“不正常”了。
你觉得付费不正常,他觉得收费正常,到底跟谁走?
于是你不痛快,他也不自在。
由此可见,
当同一个词两个对话的人各自有各自的概念与定义,且彼此不同时——
对话的各方只能一起演绎一场热闹的对牛弹琴,还窝一肚子火。
以后当沟通出现障碍时,
回头去思考彼此对讨论话题里涉及的关键词的定义是否一致,
这样能避免生活和工作中85%的沟通问题。
他的建议不值得付费,是因为我觉得不应该付费他不是专业咨询师。
建议值不值得付费,难道不是通过其有没有理论依据、是否结合访客实际、是否有可行性方案等标准来决定么。
当然,比起业余的人士,专业咨询师在这些方面更有保证。
但是在他还没讲出建议之前,旁人又如何判断呢?
再看一个问题。
我们在问问题时,一般找的询问对象应该在这方面是比自己有优势的。
好比你在学习跑步时遇到了问题,询问专业运动员一定比询问从来不运动的肥宅更有利于疑惑解答。
同理,你选择他来询问这个问题,在认知里对他在这方面的能力是认可的。
只是矛盾在于,你要询问的是心理方面的困惑,寻找的这个认可的人却是“抑郁症”患者,即他也正处于心理困惑之中。
这就有点难理解了,或许你认可“久病成医”吧。
除此而外,也可以推出两个原因:
要么是你很认可他在心理学方面的积累,同时他的建议在你的认知里面很有价值;
要么就是巧合,闲着也是闲着,正好抓了这么一个人,拉个话题同病相怜一下。
如果是前者,一听到要为这个价值“付费”时,就通过否认“他不是专业咨询”而间接否认了他还没有提出来的建议——不值得付费。
如果是后者,心理学不心理学的无所谓、看书或者咨询也无所谓,只要有个人聊天就行,但是不能谈到“钱”,伤和气——又不是专业的还收费,很郁闷。
建不建议更无所谓了,至于未说出的建议值不值得付费也就没啥好玩的了。
这里得出一个看法,以后在评价一件事时,
首先得是这个事已经出现且完结,或者规划中具象到可以触摸得到。
其次紧抓与事物直接相关的核心标准来评价,这样才可形成坚定而有力的观点。
还有,别忘了“钱”——
利益标准从不会缺席,只是善于伪装而已。
朋友,亦即朋友关系。
是对特定的一种关系的定义。
当我们说和谁是朋友的时候,实质上指的是和对方是朋友关系。
同样的访客与咨询师,也是指一种特定服务索取和服务提供的关系。
夫妻、亲子、同学、同事、客户、战友等,都是指特定的某段关系。
那么“关系”的本质有是什么呢?
利益交换!
——在不同兑现周期上面的利益交换。
包括了物质利益交换,也包括了精神利益交换。
在特定关系中这两种的交换都会涉及,但会有侧重。
如咨询关系,即一种客户关系,侧重即时的物质利益交换。
像你遇到了问题需要专业人士提供支持,对方以产品或者服务及时的提供了支持,并帮助你解决了问题。
这个过程中,你是需求方,别人是供给方。
你通过别人的供给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了——做事更顺畅或者内心更舒服了。
而你是拿什么交换的呢?
即,别人通过给你提供支持而有什么利益获得呢?
除了单纯的“帮助人之后的快感”,作为执业者通过交换获取的一定是
即时的物质利益回报。
如朋友关系,侧重于长期的精神或者情感利益交换。
像你今天状态不好了,朋友过来陪陪你给你情感支持,于你是一种索取,于对方是一种付出;
过阵子朋友失恋状态不好了,过来找你寻求安慰和支持,此时于你是付出,于对方是索取。
在长时间周期内,你来我往,彼此的付出和索取会处在一个平衡状态,朋友关系也就这样持续下去了。
“朋友是相互麻烦出来的”说的就是这个理。
否则,
单方面的索取或者付出,友谊的小船会翻;
交换的东西不是彼此所需,友谊的小船也会翻。
得了一个感受,以后在我们定义一种关系时,
首先,得明确当前彼此所处的主要情境是什么,社交、家庭、工作、上学、商务合作?
其次,根据情境理清楚彼此利益交换的侧重点和兑现周期。
最关键的是,
彼此对上面两点要有同频认知——大家都懂得!
是对其梳理,对于沟通和人际关系经营有3点总结:
确定问题及其核心词的概念,有助于沟通效率
以核心因素做评价标准,观点才可坚定且有力度
牢记利益交换原则,人际关系建立和经营会更顺畅
sd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