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理探讨】徐志摩---三春浪漫水浮香
徐志摩,新月派诗歌第一代言人,“康桥”是每个文学青年必过之桥。
志摩的诗浪漫第一,毋庸置疑。
在这里重点谈谈“三春浪漫”、“水浮香”。
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志摩的三次青春,三次浪漫。
张幼仪,包办婚姻下的传统女性代表,与志摩的浪漫理想主义格格不入。张幼仪与志摩的婚姻失败后并未颓缩,她后来的个人事业非常成功,而且履行了作为妻子和儿媳(义女)的责任与义务,这个难能可贵。志摩放下诗卷后应做忏思,张幼仪承担了志摩所抛弃的家庭与社会责任,这个是张幼仪历史定位的光华与浪漫。
林徽因,志摩所有“浪漫”与“理想”的化身,志摩初期诗歌和经典诗歌的灵感来源。这种当时世俗所不能容纳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情正是志摩不遗余力的追求,“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新归来的燕儿在旧巢里呢喃”,志摩的生命和志摩的诗歌在这种美妙和煎熬中愉快地前行。但是,呃,但是,犹如“草上的露珠儿”,“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浪漫与理想终究慢慢湮灭,最终定型为一场美梦。
陆小曼,浪漫与世俗、封建与自由的结合体,也是志摩及志摩诗歌心理矛盾、困顿的折射源。陆小曼与徐志摩是真正意义上的夫妻,志摩在浪漫理想主义之外和陆小曼共同接触了“锅碗瓢盆”这个毫无诗意的概念。只是,志摩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陨逝。“五载哀欢,匆匆永诀”。陆小曼,志摩生命中最悲情的至亲。
志摩走了,短暂的“三春浪漫”。
众所周知,志摩的墓志铭是《再别康桥》中最著名的那两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个人最喜欢的是这首诗里的另外几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不就是“水浮香”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