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吧:痘姆陶之旅
痘姆陶之旅
安徽 安庆 顾吧
我是2015年到潜山市痘姆乡古陶窑厂的,那年古陶窑厂被认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听说这里还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薛家岗遗址出土陶器的发源地,我抱着猎奇和求知的态度,沿着这条文脉,和摄影家瞳子一齐探访古窑口,寻找古陶的文化基因,用古陶的语言,与现代对话。
走进窑厂,土坯瓦房,古意盎然。几排砖瓦搭建的制陶车间,在山岗上围起一方古陶的家园。家园中间横亘着一座龙窑,基地负责人称它是千年老窑。据考证,我国龙窑起源于商代,兴盛于唐宋时期。痘姆龙窑长近百米,依坡而建,为一长隧道形窑炉,窑身半埋于地下,由窑尾火膛口向窑头升高坡度近20度,以引导火力上行。窑背如龙脊凸出地面,每边设有鳞眼洞65个。痘姆龙窑一直采用松木烧制,进入窑室,可见炉膛内壁松脂斑驳,让人感受到龙窑的厚重。
龙窑外,码放着已烧好的砂锅、花钵、酒坛、水缸等陶器,沉稳厚重,纹理简朴,釉色光亮。这些老百姓常用于煨、炖、煲、储类陶制品,质地致密,能透气而不渗水,聚热性能良好,实用。
今天上窑,窑工们正把晾干的陶坯从窑身午门运进去,有专人负责在窑里码放,上万件陶坯须摆放整齐,疏密得当,既为了安全,更为了让火焰通畅。点燃窑火后,就要三天三夜,轮番添柴,专人看火,在1300度的高温下,让陶坯中的金属元素与松脂柴灰相熔蜕变,煅烧成
烧窑技术的奥秘,在于窑变之美,色中有色,色中藏色,变幻莫测,绝无雷同,吸引了许许多多艺术家们来这里进行陶艺体验,研学创作,同窑搭烧,从古韵到新声,不断增进对古陶技艺的认知和追求。
潜水河边的痘姆乡,与天柱山和薛家岗新石器遗址遥遥相望,相距不过几公里,这一带蕴藏着大量天然的红胶泥,是天然的制陶原料,自古就有手工制陶烧窑的传统。《新唐书》、《潜山县志》中都有记载,享有“千年陶瓷之乡”的美誉。1979年发现的薛家岗新石器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生活陶器,证明了在6000年前,古皖先民就掌握了制陶技艺。众所周知,人类文明自始都是围绕着生存展开的,制陶无疑是新石器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用火煮食,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类摄入能量的效率,也是生活质量的体现。据考证,痘姆古陶与薛家岗文化同根同源,具有相同的禀赋和文化基因。痘姆陶器手工制作技艺,一脉相承,距今也有6000年历史,是一种可触摸的历史。
千年古陶手工制作技艺,薪火不断,是皖江文明渊源流长的最好记录。易中天在《易中天中华史》中说,中华文明只有3700年。他指的只是信史。中华文明何止五千年?无论是“钻木取火”、“以佃以渔”,还是“为耜、为耒、为杵、为臼”……,最后都为考古发掘所证实。而全国罕见的痘姆古陶活态传承,见证的是“薛家岗文化”六千年来的风韵。
什么是文明?回顾人类创造文明的一切活动,其本质在于能量与信息。生物界只能通过基因传递信息,而人类除创造了平行于基因的信息体系语言和文字,还能通过陶器这个载体,传承文明,痘姆古陶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痘姆乡古陶窑厂,有白发老人,也有活力青年,他们都做着同一件事,烧窑制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14道工序,25天,十分辛苦,毫不松懈。从选用纯净而细腻的红粘土开始,淘洗搓揉;然后拉坯,或揑塑,或敷贴,或盘条,或轮制,泥胎塑魂;再修整压光,晾晒,上釉,到上窑烧制,窑烟袅袅,锤炼成形。正如《痘姆古窑颂》中所云:“龙窑是相守千年的沧桑,古陶是坚守苦熬的荣光。”
曾经的沧桑和落寞已经远去,如今的传承与荣光正在呈现。制陶车间里,有的在制缸,有的在制罐,还有生活陶器,痘姆陶器艺人们借着自然光线,或捏或塑,还有轮盘上的飞旋,尽情展示着原汁原味的手工制陶技艺。不管泥浆沾湿了衣裤,也不管双手缠满了陶泥,他们全神贯注,精心制作,旁若无人。我惊叹,一捧红土,在他们灵巧熟练的双手中,瞬间就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器皿……
侧逆光暗层次,最能塑造出立体透视的形象,在这历史与现代光影的交织中,摄影家瞳子选择了最佳视角,记录下痘姆古陶艺人这历久弥新的瞬间姿势。“摄影是与对象共同完成的艺术。”瞳子说。我一时感动,随口吟道:“荜路蓝蒌痘姆心,千年技艺喜留真。古陶光大靠炉火,文化传承需有人。”
古陶窑厂传习基地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涂胜友老人说:“我们这个手艺是祖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们年龄都大了,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手艺传给年轻人。”
市级非遗传人黄成红则说:“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老手艺不能丢,特别是龙窑要保护好。”
揑泥冶胎,抱朴守拙,坚守信念,矢志兴陶。痘姆古陶艺人们,凭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传统手工技艺的虔诚,坚守,创新,和着时代脚步前行。
责编:丁 松 排版:吴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