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杨瑞芳诗评临屏精华作品《母亲》《人间萍客》欣赏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作者小传:杨瑞芳,网名炫飞,内蒙古乌兰察布市,70后,现为中国写作学会现代写作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写作学会副秘书长,乌兰察布诗词学会会员,乌兰察布作协会员,评协会员,爱好散文、诗歌、评论创作。
我是萍客
文/小鸟(呼市)
我是萍客
像许多鸟儿一样
捡拾过人间的种子
那些 背负在羽翼里的跋涉
无数次 触摸过近在咫尺的烟火
在人生的渡口
我让所有的种子,记住我的名字
让泥土留下我的足迹
包括,那些微笑的花朵和草丛中的蝉鸣
借助它们的唇语
在我走失的时侯,喊我
我是萍客
我想复制太多的快乐
包括,秋天里饱满的谷子
和枝头并栖的爱情
还有 掌心里捧出的第一声啼哭
杨瑞芳:萍,意味着漂浮。萍客,是一个角色,一种生活中的定位。小鸟老师直接入题,“我是萍客”,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我“捡拾过人间的种子”,像一只鸟儿,把种子背负在羽翼中跋涉。“种子”是一个关键词,也是这首诗立意高远之所在。“我”虽是“萍客”,但并不是漂泊无依,无论我走到哪里,就会把种子播撒到哪里。“我想复制太多的快乐”,一语点醒梦中人,诗人突破约定俗成的思维观念,“浮萍”意象中的飘零之感被这种崇尚自由,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所代替。
人间萍客
文/叶子(乌兰察布)
殇
蚀尽岁月的骨
绝望
顺着血液回入了心
泪已不作为受伤的道具
人世浮尘
本为人间萍客
伤
也要伤得惊天动地
痛
也要痛得彻彻底底
在人生长河中
被重重点了一笔
泛起一圈一圈涟漪般悲喜的故事
转身 便是
故事的结局
萍客
把半颗心
从星空
陨落
杨瑞芳:人生天地间,本是一萍客。知道了叶子的经历,就能充分地解读诗人此时此刻的情感体验。“蚀尽岁月的骨”,才会有此人生体悟。苍茫,虚无,生命的脆弱与渺小,宇宙的永恒与博大,时光如白驹过隙,作为一“萍客”,真的,所谓的“悲喜”只是一瞬间。即使“伤得轰轰烈烈”“痛得彻彻底底”,也无非是生命长河中的一圈圈涟漪,止水中的微澜。不足之处是结尾部分有点画蛇添足,到“故事的结局”便可结束,这个问题有待于和作者商榷,纯属个见。
人间萍客
文/刘建光(土左旗)
一一金銮殿山寻古
拓跋焘的剑
拓跋跬的魂
拓跋泓的泪
在这迤逦的盘山路上游荡
北飞雁衔来一剑封侯的壮烈
临窗月那堪双姬悬梁的哀怨
多情风吹开皇后淫荡的裙衫
流水鸣溅溅的黄河
胡骑鸣啾啾的黑山
缠绵了花木兰宇文泰的绝恋
远戍唯闻鼓
离悲足几重
刨马泉的马蹄踏踏声逝去了康熙的瘦影
我也殊未已
传闻至此回
都是人间浮客
空山共悠悠
杨瑞芳:读刘建光老师的《人间萍客》,似在时光中穿越,金銮殿山挺拔的身姿还是那么俊朗绮丽,岁月的印痕只丰富了它的内涵,充盈了它的血脉。以古为诗确实是很好的选材角度,自带一种厚重与沧桑。金銮殿山的历史在诗人笔下回荡,那么多的人物故事都不过是沧海一粟,人间萍客,空遗山水。
母亲
文/笑口常开(通辽)
明天推着今天
把岁月驱赶成经年
母亲的白发
在时光中闪闪
皱纹里
记录着我的童年
门前的老树
像一把巨大的伞
伞下,是一个个
对孩子的期盼
如果你在他乡
孤独寂寞
可曾知道
母亲也在辗转难眠
朋友,不要
再用思念代替陪伴
不要
等到只剩思念时
泪水潸然
杨瑞芳:“明天推着今天/把岁月驱赶成经年”,经年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形成,母亲的青丝却变成白发。当游子思念家乡,请别忘记,同样的想念正锁进母亲的目光里。诗人以双向思维完成对两位抒情主人公的刻画,似乎在告诫游子,陪伴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寓情于理,直抒胸臆。
中国诗歌报投稿须知
1、诗歌作品体裁不限,请随作品附上本人生活照片、作者简介、联系方式。
2、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不同意修改、评论和配图的请注明。
3、全部赞赏的70%作为稿费以红包形式发放给作者(不足10元不结算,如有漏算、错算,请告诉一下)。30%作为平台运行管理。谢谢您的支持。
4、投稿邮箱: zgsgb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