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在诊些什么?怎么诊?怎么断?

赤脚有医说医:普及中医知识,愿每个家庭有个懂中医的人。


要把身体调理好,要学好中医,中医诊断是一个绕不开的槛。

我们已经知道,对症治疗在很多时候等同于掩耳盗铃,要将所有的症状收集起来,然后做整体分析,得出一个“证”,然后对证调理。

只有这条路,才能真正解决身体上的问题。

从“症”到“证”,就是诊断的过程。

那这个诊断的过程里面,在诊些什么?

我们也知道了,“证”是描述体内不正常的状态。

诊断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种不正常状态描述出来。

怎么描述呢?

比如火旺了,湿气多了,寒多了,太干燥了,这些都算。

但是还不太够,我们得知道火在哪,寒在哪,所以要定位,要把位置也加上,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证。

我举个例子:中医有个证叫做“脾胃寒湿”,我们看到之后马上就能知道,哦,这是有寒也有湿,寒湿在哪里呢?在脾胃中焦。这样一下子就很清楚这个状态。

把这个状态描述清楚后,接下来要解决就好办,把寒去掉,把湿去掉,这样重新回到平衡,脾胃的功能就可以恢复。

不正常的状态有哪些呢?

不正常的状态有很多,每个证名就是一种不正常状态。但是总结起来有8个方面,这8个方面就是八纲辩证。

为什么叫做八纲?

纲就是纲领的意思,纲就是渔网的那根总绳,只要把总绳收住就能把网收住。

所以,八纲是一根总绳,代表大方向。

打个比方,你要到公司去上班,公司在 你家的南边,你朝南走就能去到公司。这是方向性问题,是不能错的。你偏一点点可能问题不大,但是你要一直往西走,那你永远到不了你公司的。

你往南走去公司,可以步行,也可以骑自行车,也可以开车去,都可以到公司。这是工具方法的问题,选择的交通工具不同,就需要不同的时间到公司。

同样的道理,体内不正常状态的大方向是不能出错的。八纲指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跟东南西北方向差不多,是由对立相反的4个维度组成。阴阳是总纲,按照阴阳属性来判断性质,所以学中医为什么要先了解阴阳,因为这个是大原则,大方向。

表里,表就是在外面,里就是在里面,也是相对而言。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外感感冒这类归为表证,而其他的身体里面出问题的叫做里证。

寒热,低于人体正常温度的为寒,高于人体正常温度为热。诊断一定要把寒热搞清楚,道理也很简单,你看夏天太热就把很多娇嫩的生命热死了,你看冬天太冷也能把很多较能的生命冻死了。身体正常温度就是37度左右,你要通过诊断分析出来是太热了,就要给身体降温;如果是太寒了,就要给身体加温。

虚实,身体本来应该要有的,现在少了就叫虚,虚就是少的意思。

身体本来不需要,现在多了就叫实。

比如说,气血两虚,那就是说明气和血都少了。假设身体气血总量要100才是正常,而你加起来总量只有70,那就是气血不足。

再比如说,脾虚湿重,那是身体里湿气多了,正常人身体里湿气有100是正常,而你身体里湿气到150了,那就是湿气过多。

那为什么湿气过多,这里还特意说明了,是因为脾虚导致湿气重,因为脾主运化水湿,脾虚之后运化水湿能力下降,湿气就多了。

中医就是这样,通过这4个维度来描述人体内不正常的状态。如果把人体的邪气比喻成敌人的话,我们要来描述这种敌我关系,我想也是同样的方式来描述。

第一,要把敌人的性质描述出来,敌人是骑马的,还是开坦克来的,还是开飞机来的。这就好比我们要描述体内的火太旺,还是湿气太重,还是太寒了。

第二,要把敌人的位置描述出来。只有知道敌人目前在哪,我们才要将自己的优势兵力调到这个地方来跟敌人作战。

所以我们要描述体内是肝火旺还是肺火旺,是胃里太寒,还是肾里太寒,也是要把位置弄清楚的。

中医辩证的方式,分为八纲辩证,脏腑辩证,六经辩证,气血津液辩证,经络辩证,等等。

我们不把问题搞复杂了,大道至简,把本质的核心原理弄清楚,万变不离其宗。

脏腑辩证,就是要描述脏腑的不正常状态;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经方独有的辩证方式,在描述三阴三阳经气里的不正常状态;

气血津液辩证,是描述气血津液的不正常状态;

经络辩证,是描述经络里的不正常状态;

总而言之,这些辩证方式都是在描述体内不正常的状态,只是位置不同,有从脏腑去找,也有从气血去找的,也有从六经去找的。

不同的中医学派在这个地方开始有分歧,有些人说六经辨证好,有人说脏腑辩证好,其实根本不用争,大家都是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如果邪气在脏腑,就是然脏腑辩证最好;

如果邪气在气血,就是气血津液辩证最好;

如果邪气在六经,就是六经辨证最好。

就好比去爬山,我可以从南面上,你也可以从北面上,都登上了山峰,我说南面好,你说北面好,那到底南面还是北面好?

在认识问题上,如果更稍微放大格局,就可以看到全貌,就不会以偏概全了。道理都是一样的。

中医诊断,大概就是要诊出这些内容。

那中医要用些什么方法来诊出这些内容呢?

中医靠的就是:望闻问切。

这也是现代医学一直诟病中医的地方,说都什么年代了,你们还在用这种土方法来做诊断,太落后了。

咱们都买过西瓜吧,我们在买西瓜前会看一看,敲一敲,听一听声音,这就是用到了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方法。

如果你没什么经验,估计敲了也是白敲。

但是有经验的瓜农看两眼,然后敲两下把西瓜递给你,告诉你:这个是好瓜,拿回去包你好吃,如果不好吃拿来退。

为什么有经验的瓜农能做到这点:观其象,知其数。

观察外面,就可以揣测到里面,这就叫以外揣内;

通过听声音,可以判别西瓜汁的密度,来判别瓜汁是沙瓢还是脆瓢,成熟度就都可以判别出来。

而西医呢?要么就切开看,要么就切割口子取点样出来,然后去实验室化验一下。然后告诉你,西瓜是红的,是甜的。

而且西医只能看到形层面的东西,我告诉他西瓜是寒性的,他来一句:寒是什么? 我分析出来没看到寒啊。。。

所以,这里面就是问题,中医自古以来靠望闻问切这样古老的手段来做中医诊断,目前没有科技手段能够代替望闻问切。

中医的切,指的是切脉,也就是大家说的把脉,三根手指搭在寸关尺三部,通过脉象来推测体内气血运行状况,可以分析出五脏六腑的运行状况。

古语说,切而知之谓之工,说的是切脉是个技术活,勤能出巧,多实践才能掌握的一门技术。

由于我们现代人心性都很浮躁,很难静下心来去感受三根手指下的感觉,导致现在会切脉的中医越来越少。

中医的问,指的就是问病人的一些情况来搜集信息。

古语说,问而知之谓之师,说的是通过问问题能做出诊断,就能称为老师。老师的思维能力强,能通过逻辑推理来做出正确的诊断结论。

中医的闻,指的是闻气味。

古语说,闻而知之谓之圣,说的闻是一个比较高超的境界了,能通过嗅觉感受到病人呼出来气的状态。

中医的望,主要指的就是望舌,看手,看脸。

古语说,望而知之谓之神,说的望是一个最高的境界,这是通神的境界。

神”“圣”“师”“工”,这是望闻问切的四种境界。切脉是相对最容易的,也是能直接读出体内信息量最大的,但是现在要学这门技术不容易,需要医者勤学苦练才能出师。

问,是现在最常用的,但是需要医者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在一问一答中找到核心原因。

实际上,这问就是在根据症状做推理分析,只要将每个症状背后的机理想清楚,就可以倒推身体的状态。

我认为这是我们现代人做诊断的一个突破口,因为我们现代人的思维能力还是可以的。

闻,现在基本不用了,一来是我们现代人类的嗅觉已经退化得非常严重,根本嗅不到气里面的异常变化。二来,怕脏。

望,现在用的较多,望舌看手,都在用,但我们望诊的功夫已经大不如古人,我们现在人心性不净,感知能力已经大不如古人了。

对于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要精通其中一个诊断手段都很不容易。

但我们能做到把大方向找对,比如一个症状出现,你能分清楚这是寒还是热, 是虚还是实,这就很不错了。

这样大方向确定了,也就知道往哪个方向走了,至于怎么走只是快慢的问题,总是能走到的。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然后下出一个结论,这就是“断”。诊,是收集信息,断是在下结论。从诊到断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这个过程要用到信息整合能力,分析能力,全局思维能力等。而断定一个证,又需要化繁为简的能力,需要高度概括总结的能力。

所以,要做出一个准确的中医诊断并非易事,但我还是那句话,对普通人来说,降格以求,先抓住大方向,在实践中一边摸索一边积累经验。

关于诊断,我打算后面两天跟大家分享舌诊和手诊相关的内容。

后续在具体病症的时候,都会用到中医诊断的思维方式,我们就一边用一边学。

特别提醒:咱们的学习内容,每天早上7点准时与大家见面。

(0)

相关推荐

  • 中医常用的8种辩证方法

    辨证论治,又称辨证施治.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所谓辨证,即通过四诊八纲.脏腑.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对患者表现的症状.体征进行综 ...

  • 【中医治疗】罕见的,八纲辩证歌诀全篇

    【中医治疗】罕见的,八纲辩证歌诀全篇

  • 中医诊断--中医全息学:手诊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04 - 中医全息学:手诊 全息胚学说认为,一个生物体上的不同部位的结构单位,在本质上都是同一种物质即全息胚,一个生物体是由处于不同 ...

  • 中医诊断--中医全息学:脚诊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04 - 中医全息学:脚诊 全息胚学说认为,一个生物体上的不同部位的结构单位,在本质上都是同一种物质即全息胚,一个生物体是由处于不同 ...

  • “把脉''中医诊断(最全的脉诊)

    脉 诊 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 现在很多人都不信 ...

  • 诊脉原理、方法:举、按、寻,诊脉的时候到底要诊些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诊脉的方法, 脉诊又称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的脉搏,感知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判断病证的诊察方法.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之一的切诊的重要部分,很多人都觉得脉诊比较神奇,以前没 ...

  • “把脉'中医诊断(最全的脉诊)

    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 现在很多人都不信&quo ...

  • 李芳祥讲中医诊断 舌诊内容 珍贵的舌诊图谱 中医舌诊辩治

    3.舌诊的注意事项 (1)病人将舌自然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要呈扁平形,使舌体放松,不要卷缩,也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引起颜色的改变. 望舌时尽量迅速敏捷地看清舌质.舌体.舌苔.避免病人伸舌过久,必要时可稍 ...

  • 《百日学中医诊断》2.5.1. 切 诊 之 方 法

    ●切诊(一) 什么叫切诊? 切诊是运用双手对病人肌体进行能触.摸.按压,从而获得重要辨证资料的诊察方法,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个部分.脉诊是按脉搏,按诊是对肌肤.手足.胸腹等部位的触摸按压.这里重点介绍 ...

  • 《百日学中医诊断》2.5.2. 切 诊 之 方 法

    2.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时间∶通常在清晨,其意义在于'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素问·脉要精微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未进 ...

  • 《百日学中医诊断》2.6.1. 切 诊 之 方 法

    切诊(二) 3.平脉 平脉即正常 人的脉象.特点是从容和缀,每分钟 72 次左右,节律一致,并具有'胃.神.根三个特点.胃指脉搏有徐和之象,神与胃的脲博象相似,根是指脉搏沉取应指有力.虽然昼夜四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