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收藏白茶,选散茶还是饼茶?两者的转化速度有快慢之分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偶然之间,读到了一本书。

书中有一段话写道,“人们怎么就知道土豆适合烧牛肉,西红柿适合炒鸡蛋呢?经年累月慢慢试验出来的嘛。”

想了想,的确如此。

西红柿炒蛋,是大多数人迈进厨房学会的第一道菜,也是横扫了大江南北的家常菜。

可第一个发明出它的人,在当时的年代,会不会也被看作是“黑暗料理”呢?

神农尝百草,爱迪生做一千次实验。

人们要想真正了解自己和世界,定然要有点探索精神。

探索精神,是我们基本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只有科学家、发明家才会用到。

找个最简单的事例,当很多茶友喝惯了散白茶以后,第一次遇见了白茶饼。

看到别人在喝,自己也很想喝。

但却不知道,茶饼和散茶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盲目入手,又担心吃亏上当。

紧接着,又会萌生种种想法。

比如,压饼需要高温,高温会不会破坏茶叶的养分?

又比如,白茶饼的陈化效果,是不是比不上散白茶?

诸如此类的问题,让我们来一一解答。

《2》

经过压饼后,茶叶的养分会受到影响吗?

首先,我们要来了解白茶饼的制作工艺。

白茶压饼,是在散茶的基础上进行,待散茶陈化了至少3个月以后,内质转化到相对好的状态。

彼时,便是制作白茶饼的最好时机。

白茶的压饼,主要经过蒸软、包揉、压制定型和烘干四个步骤。

这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颇具技术含量,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有经验的压饼师傅,会根据不同的品类,来相应调节力度、温度和时间长度。

即使是在烘干这一步骤,也并非用的是高温快烘。

不管是散茶还是饼茶,在干燥的时候,都应该低温慢烘,尽力保留下大量的营养物质。

正所谓,慢工出细活。

做茶,也是一件极其需要耐心的事情。

但不可避免,压饼后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烘干,而水分蒸发的时候,一小部分养分会随之而去。

而话又说回来,这些所流失的养分,对于内质充沛的白茶来说,是微乎其微的。

并且,经过了良好的储存后,又能转化出更多、更有益的物质。

所以,各位担心白茶压饼后养分不足的想法,完全是多余的。

另外,比起散茶来说,白茶饼由于经过了压饼,叶片中的细胞被大量破壁,细胞液流出以后,附着在了叶片和茶梗上。

在未来陈化的过程中,这些细胞液,直接参与了和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物质交换。

如此一来,在经年累月后,渐渐生出了一股果香。

其中,就包括了人们喜欢的枣香,通常出现在品质好的老寿眉饼当中。

反之,散茶没有破壁,细胞保持完整。

因此即使存上再多年,也不会转化出果香,而是依然保持着自己原汁原味,空灵纯净的特点。

《3》

白茶饼的陈化效果,是不是比不上散白茶?

不不不!

陈化,是一个物质转化的过程。

它需要时间,也需要特定的环境。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形态下,茶叶的陈化效果自然也不一样。

比如,同样是2017年的白露散茶,1年陈、2年陈、3年陈,香气滋味都不尽相同。

又比如,密封储存的白茶,和暴露在空气中的白茶,在内质转化上,就会出现极大的差异。

再比如,压成饼的白茶和散白茶,多年后也会发生不一样的变化。

因为打从一开始,它们的风味就迥然不同。

散茶的特点,在于保持了自身的完整性,滋味讲究原汁原味,鲜香醇爽。

喝起来,颇有种仙气飘飘的韵味,仿佛置身于山野之间,空灵幽远,清冽纯净,犹如一汪汩汩流动的泉水。

饼茶的特点,在于压饼后,细胞汁液流出,并直接参与了陈化。

故而,白茶饼的转化速度,甚至比散茶略快一些。

白茶饼的风味,更加的成熟稳重,汤感丰腴,饱满多汁。

像一颗汁水丰沛的水蜜桃,一口下去,清甜可口,甜香四溢。

即使是同一年份、同一品类、同一批次的白茶,一箱是散茶存放,一箱压成饼后存起来。

多年以后,也会发生明显的差异。

光是从汤水中,就能感受到饼茶的汤水在变醇厚,而散茶的汤水明显变得更稠滑。

饼茶的香气,愈发沉稳、浑厚,散茶则延续了自己清雅的香气。

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势。

并不能说,谁比不上谁,因为好茶在良好的陈化下,都会成为优质老白茶。

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喜好不同,选择自然也不相同。

《4》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会使得白茶饼的转化出现异常。

比较常见的,是由于制茶师傅技术不到家,将其压成一块硬邦邦的铁饼。

茶饼内部的空间,茶叶与茶叶之间,甚至被压缩到没有一丝空隙。

可我们要知道,白茶的陈化,需要少量的氧气参与。

在如此“窒息”的环境下,白茶饼的内部又如何进行物质转化呢?

因此,被压得像铁饼的白茶饼,容易出现内外陈化不一致的情况。

茶饼的表面,由于和氧气接触得较为充分,陈化速度姑且正常。

而茶饼的内部,因为过于紧实,即使氧气想要进去和茶叶进行物质交换,也很困难。

既然如此,又谈何陈化?

站在转化角度来看,一块白茶饼,外面转化正常而内部缓慢,是一种极其怪异的状态。

撬开以后,茶饼内外的风味呈现,差异实在太大了。

另外,压饼过紧的白茶饼,对于新手来说,撬起来颇具难度。

即使是将茶刀或茶针插进去,也往往会被坚硬的外表“劝退”,一撬就全碎了,最后满桌碎茶。

增加了冲泡困难不说,还容易将茶汤泡苦,泡涩。

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满嘴茶渣的尴尬局面,大大影响喝茶体验。

因此,我们在挑选白茶饼时,要选择松紧适宜的。

有适当的缝隙,不松也不紧,规则地层层叠叠,像一块千层饼一般,才是正常白茶饼该有的模样。

这样一来,才有利于白茶饼内外的陈化速度趋于一致。

在未来,漫长的岁月变迁中,逐渐蜕变为一款无与伦比,滋味美妙的老白茶。

除此之外,在撬饼的时候,也极其容易撬开。

轻轻松松,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力气,就能撬出一片薄薄的茶饼。

在冲泡的时候,让茶叶的内质充分且均匀地释放出来,不苦不涩,清甜爽口。

《5》

面对白茶压饼,人们总是认为这没有技术含量。

“不就是把散茶,蒸一蒸,再揉一揉,最后做个形状就行了吗?”

其实,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

没有深入了解,又怎么会知道制茶的不易和辛苦呢?

若果真这么轻松,街上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当老师傅了?

自然是不可能。

压饼,十分考验技术,过紧过松都不行。

太紧了影响物质转化,太松了又担心白茶饼全部散开,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摸索出来。

故而,不论是白茶饼,还是散白茶,都是难得可贵的。

同为好白茶,香气滋味又各有不同,是茶圈中不可多得的宝贝。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