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二水居士:断接俯仰
漾太极
田本《杨氏太极拳老谱·太极字二解》云:“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劲意神俱断,则俯仰矣。因手足无著也。俯为一叩,仰为一反。不使叩反,非断而复接不可。对待之时,俯仰最当留意,时时在心,手足不使断接之能,非见隐显微不可。隐微如断而未断,见隐如接而未接。接接断断,断断接接,其心意身体神气,极於隐显,又何患不粘黏连随哉。”
文中,“断接俯仰”显然讲的是一种“劲意神俱断”之后“极於隐显”的高超功法。而同谱的《懂劲先后论》则云:“未懂劲之先,易犯顶匾丢抗之病,既懂之后,又恐犯断接俯仰之病。然未懂故犯病,既懂何又犯病?盖后者在似懂未懂两可之间,断接无准,则视听未正确,尚未达到真懂劲之境焉。”此节文字却将“断接俯仰”作为懂劲后的一种易犯之病。粗粗看来,似乎有自相矛盾处。仔细琢磨,老谱揭示了学练太极拳在真假懂劲间的门槛。意思是说,当我们掌握了“断接俯仰”,便能达真懂劲之域,不掌握“断接俯仰”,尚在“似懂未懂两可之间”矣。
何谓“断接俯仰”?
田本《杨氏太极拳老谱·太极字二解》云:“断接俯仰,此四字关乎意劲也。断接关乎神气,俯仰关乎手足也”,断接为俯仰之体,俯仰为断接之用。形体上要处理好“俯仰”的问题,意念上就能掌握“断接”这一“极於隐显”的高超功法。反之,意念上倘若没有掌握“断接”这一功法,形体难免会犯“俯仰”之病。
老谱也正是从形体和意气两个层面反复论述了“断接俯仰”。
太极拳讲究周身一家、完整一气。周身一家、完整一气的要求,在相对静止的定势中,也许相对的简单。一般而言,只要开了胯、松了肩,其他各关节节节拔伸舒展了,人体原本表现为由上下、左右两维而构成的一个平面,由于各关节节节拔伸舒展,几大关节犹如中国传统木工使用的“榫头”,一一入榫了,人体的这一平面便加上了“前后”的维度,成了三维空间。将人体譬之一棵树,而太极拳的要求,是将人体这棵大树变成一座房屋。这个意义上说,太极拳,就象是一座会跳舞房屋。房屋是相对静止意义上的周身一家、完整一气。而要将这座房屋漂亮的跳起舞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处理不好“俯仰”的问题,就会造成落门掉窗、少椽移柱、脱榫散架,乃至整座房屋的倒塌。这便是“手足无著”之病了。叶大密老师时常告诫学员:“两手不知呼应,是谓半无着落”。
“呼应”两字讲透了“着落”的深意!要将自身这座房屋跳起舞来,不但两手需要“呼应”,两足需要“呼应”,手足之间需要“呼应”,各个关节均需要“呼应”。每招每式,举手投足有了“呼应”,就不会出现老谱所谓“俯为一叩,仰为一反”的现象。
行拳走架,在轴线变换中,应该注意身躯的平整移动,前移时,保证两胯先有动意,后撤时,头脸须先有后撤意。移、撤失准,难免叩、反。移、撤与叩、反,有着本质的区别。移、撤之间尚有上下前后左右之间若即若离的牵引与拉伸。这种牵引与拉伸的感觉,表现在人体整体的前移后荡中,自然便是一种身心之间的呼应,一种与外界广袤世界的呼应。
一断则触,一接则发。触发之间,断接无痕,“心意身体神气,极於隐显”。触发两字,讲透了太极拳在推手时的另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时间”。
倘若说,太极拳行拳走架还只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那么在推手之时,这一三维空间里,就加入了时间这一维度。是一个四维空间的概念了。老拳谱所谓“得机得势”的“势”,主要是对三维空间所体现的一种矢量,而“机”则重在描述如何让矢量发挥更大功效的“时间”的把握了。推手之时,时间上的把握,有主动被动之分。所谓“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三者,显而明矣。只有主动把握了“动静之机”,才能触而后法,随感斯应。一触即发,与人是一气呵成,与己则有“断接”。
“隐微如断而未断,见隐如接而未接。接接断断,断断接接,其心意身体神气,极於隐显,又何患不粘黏连随哉。”粘黏连随,讲究的是不丢不顶的功夫,而接接断断,断断接接讲究的却是即丢即顶的功夫。触发之间,便是即丢即顶,触发之间,便是断接之能。田本《杨氏太极拳老谱·粘黏连随》结语云:“学者欲求懂劲,当於此四字三注意焉”。可见,先求懂劲,必须时时注意粘黏连随。而粘黏连随后的不丢不顶,与人对待,还只是被动的调整阴阳平衡,还只是“似懂未懂两可之间”的假懂劲。而当掌握了断接这一技术要领,接接断断,断断接接,便能即丢即顶,在对待之际,却是主动调控双方的阴阳平衡,“又何患不粘黏连随哉。”金仁霖老师说:“不丢不顶,还只是基本功夫,即丢即顶,才是一种境界。”这自然是与杨氏老谱中“断接俯仰”是一脉相承的了。
只有掌握了“断接俯仰”这把钥匙,我们才能真正进入太极拳“懂劲”之门,才能真正有资格去窥探太极拳的奥堂。
早些年在《武林》杂志刊登南馨先生撰稿的一则有关叶大密老师的佚事。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民盟支委去无锡开会,在游太湖的游船上,有人想见识叶老师的功夫,便用凳子向叶老师砸来,叶老师随手用一柄扇子,潇洒地将凳子粘住,随即又将凳子抛向其原来位置。极尽“断接俯仰”之能事,何等的玄妙高深!
作者:江澜 ,自号二水居士,奉化棠溪人,寓居嘉兴。1987年从王清发老师学习杨式李雅轩老师一脉太极拳,1992年从蔡光圻老师学习推手。2003年初,因缘结识金仁霖老师,系统学习杨式叶大密老师一脉太极拳之拳技、拳理、拳史及教学体系至今。创立嘉兴一多庐太极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太极拳传播与推广。受聘于新加坡传统杨式太极拳协会担任武术顾问。创立马来西亚槟城一多庐太极拳协会、马来西亚雪隆一多庐拳艺工作坊、马来西亚砂拉越古晋一多庐太极拳协会,担纲总顾问暨总教练。手谈之余,勤于笔耕,陆续在《武魂》、《太极》、《精武》、《武当》、《武术家》等杂志刊发文章数十篇,出版有《一多庐太极体悟录》、《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探究》、《<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校注》、《<太极法说>校注》、《陈微明武学辑注》(包括陈微明《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答问》三册的校注)等。
【声明】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