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世界 ——读《留白:秋水堂文化随笔》
爱过的人 读过的书 经历过的事
成就了当下的你
金庸的武侠世界
——读《留白:秋水堂文化随笔》
《瓶中之舟》副标题是“金庸笔下的想象中国”,对金庸的武侠世界分析的应该是比较通透的。瓶中之舟被用来形容金庸笔下创造出来的远离现实存在的亚社会——武侠世界。通过这个比喻,借以说明武侠世界的非现实性,即读者只能够隔着瓶玻璃观看瓶中的帆船模型,而无法穿透玻璃进入奇幻的瓶中世界。通过这样的处理,达到了构建理想化时空的目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个理想化的世界,为渴望寻找'另一世界、另一地点’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时空框架。”这一点的提出,无疑对武侠读者来说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同时也要看到,这一切都建立在中国文化的语境范围内。
金庸小说的美好,正如文中分析的那样,它植根于中国文化这一大背景下,是别的语境下的人们所无法理解的。比如对于儒释道文化的进一步阐释和运用,使每一个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感到亲切,因为小说世界里的形象就脱胎于生活周边的现实,只不过高于这个现实。这就是小说的另一个绝妙的地方——武功。武功是暴力的,也是弱者最好的防卫武器。对于普罗大众来时,世代相传的侠以及演绎小说中的英雄好汉,已经成为一种理想的追求和向往。而金庸将这种侠与现实相结合,创造出无数的奇遇,使小人物实现一次次的逆袭,从而获得出其不意的迷人效果,使得普罗大众人人追捧。
武侠小说创设的世界,使每一个渺小的个人在其中获得自我成就感。沉浸于这个世界的武侠迷们,时时刻刻在那些人物身上寻找着自己的影子,期望自己也有着一日出人头地,成为真正的大侠或者英雄,从而为在现实中挣扎的人们提供了奋斗的勇气和动力。同时,也可以总结发现,金庸武侠世界里的所谓名门正派都有自己内在的矛盾,从而成为对现实某种不可抗拒力量的一种映射,随着主人公的一次次大义凌然的抉择,一次次对所谓的名门正派进行了无情的嘲讽,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实需要的安慰。
一直喜欢金庸先生的武侠,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看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记得,那时候家里还是黑白电视,一家人早早地围拢在一起等待每晚两集的联播。无数个夜晚,七嘴八舌讨论剧情的情景,历历在目……夜深时,暖烘烘的火炉,烤好的土豆或者馒头片的焦香,想起来就流哈拉喽……那些年的雪,依然能够想起来,留下一串串脚印……严寒逼人,清冷的夜空中的星光耀眼,狗叫声在整个大地上回荡……如今,夜空下的少年已经长大远走他乡,奶奶也已经离开人世,其他亲人也已离开了故乡,搬到城里生活了。在去年金庸先生去世后,利用一个月时间,回顾了他小说改编拍摄的电视剧,算是对先生的一次怀念吧。本想再读一读先生的小说文字,终究没有下定决心,期望将来有一天还能重温一遍吧。
纪念金庸
落叶潇潇,付流水
多少儿女情仇
潺潺……
一席好梦,多侠义
自在逍遥来去
澹澹……
家国日月,今休矣
别过江河湖海
再聚……
(照片均来自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