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关系中的“活在当下”(《婚内失恋》书评)
《婚内失恋》这本书的书名让我非常在意,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
按常理来说,婚姻是恋爱的一个里程碑,失恋的人通常是无法抵达这个里程碑的;结婚以后大家也不会去考虑失恋的问题。
不过这两个词组合以后确实非常传情的表现出了不少人在婚姻内的真实状态,就是在一个比较封闭的亲密关系中,逐渐疏远的状态。
其实这种状态挺常见的,我被这本书吸引其实也是因为我觉得我在婚姻中,也有类似的感受。
一.
为什么会发生“婚内失恋”?
作者首先是用一些例子来说明这种状态,这些例子非常典型,一对通过恋爱走入婚姻的夫妻,常常是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了这种状态。
当回望的时候,大家都很难说清楚,是路上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变成了住在一起的“路人”。
1、比如过度付出的例子,其实在亲密关系中非常常见。
亲密关系本身其实很少是真正对等的,不管是男女的身体能力,还是社会文化对于性别的建构,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平衡。
每个人都过分关注自己在关系中付出的时候,就会发生冲突,因为在我们没有关注的角落里,对方的付出都被“无视”了。
2、又比如重视原则胜过感受的例子,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都非常典型。
领导用无法反驳的原则来安排工作、吵架的时候站在道德高点贬低对方、对孩子用原则和道理来约束行为……原则是死的,如何用却应该是灵活的。
大家都说家本来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家是讲感情的地方,凡事站在对方无法反驳的制高点去谈,收获了权利,失去了感情。
3、还有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就是不会沟通。
有时候我们想和对方就一些感受和想法沟通,对方延用了日常的模式,可能来回两句话,我们想好的那些沟通内容就被我们自己的模式替代了,重新回到了日常的冲突中。两个人内心的距离也就变远了。
二.
如何打破“婚内失恋”的负循环?
世间很多的事情其实都是循环往复,互相强化的,上面的这些例子也不例外。
我们很容易在亲密关系中掉入一种恶性循环,让我们渐行渐远的模式会被我们得渐行渐远加强。
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在意识到问题以后,去努力打破循环,打破循环的突破口,在于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1、自己先变得好起来。
这种好起来,不是说要去更多付出的好,而是让自己的情绪、心态、想法变好,不再受困于一些想法。
好比抱怨,就是一种让关系变差的模式,当自己好起来以后,会发现抱怨其实更像是逃避,是一种想要把自己负能量传递出去的行为。
停下来抱怨,改用更有建设性的方式进行沟通,想要什么就好好说,对事情有看法就讲讲自己的想法,让自己慢下来,好起来。
2、抛开“对错”心。
很多时候我们会评判配偶的行为,每个人的成长千差万别,对于事物的看待和分析方式也就会千差万别,当我们尝试用我们的这套框架去评判他人的时候,就会带来很多难以理解的冲突。这种冲突并非可以用“对错”来简单评价,因为对方也有自己的一套框架,但我们看不到。
抛开这种评判“对错”的想法,去看到对方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通过更有建设性的沟通方式,来讨论这些想法,看到大家想法中的合理之处的同时也能看到不合理的地方,这样才是更好的成长。
3、看到自己和对方的边界。
婚姻是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在关系中很多事会让两个人的边界发生交集,有的边界我们可能并不在意,但有的边界因为我们过去的经历,会非常在意。这样的边界一旦被触碰的难受了,冲突的爆发在所难免。
就像前面提到的框架一样,边界的情况也类似,一方面去了解自己坚守的边界是什么,另一方面可以去反思这种边界的来源是什么,在当下是不是还合理。
同样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看对方坚守什么边界,为什么对方这么认为,当下是否还有必要这样。
作者还提了一些其他的建议,我觉得上面这3个是特别特别有帮助的,这些建议可以让我们从日常冲突的模式里离开,用另一种方式看待自己和这段关系,自我成长,获得力量,婚姻中的亲密关系也会随之成长。
三.
婚姻关系中的“活在当下”
这些所有的建议,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活在当下”。
这四个字很多人说,但我其实到最近这几天才真正理解,这种“活在当下”的态度,其实是相对于“活在想象”而言的。
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用各种各样的理论去对客观事物和他人行为进行解释,这些理论逐步内化成为了我们自己特有的归因系统,写入大脑的神经通路,通过无意识化来提高我们应对现实问题的效率。
这种效率化带来的好处很大,但会让我们活在自己建立起来的这种系统里,也就是活在自己的想象中。
我家里最近开始养猫,女儿放学后总喜欢抱着猫一起玩,有时候写作业也抱着。最近作业量变多,她也开始有点拖拉,昨天做饭的时候我就偷瞄了一下,看见她好像抱着什么东西坐在桌旁,很想喊一下让她把猫放下好好写作业。
不过我克制住自己了,因为我知道虽然看起来很像,但她可能并没有抱着猫。果然,等我回去站到煤气灶旁,看到猫伸着懒腰从厨房阳台走出来。这就是当下。
活在我们自己“看起来”的世界中,就远离了当下,用我们日常的模式,去处理身边的关系,再加上各种各样的“看起来”,我们就只能生活在自己亲手搭建的“看不到的牢笼”里了。
而活在当下,让我们去思考现在,思考我们真的看到了什么,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反应,思考我们的牢笼,思考如何看到牢笼打碎牢笼。
在婚姻关系中、在我们的人生里,这种“活在当下”的态度,都能够帮助我们成长。在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也会因这种成长而被真正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