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31-32-33-34
今天开始分享吴雄志老师整理的伤寒论。
吴雄志老师是中医世家,西医博士。伤寒论都是文言文,看起来非常晦涩难懂,通过吴老师讲的伤寒论,就可以思维清晰的从西医和中医的角度来理解伤寒论,及疾病的本质,同时做到中西医汇通
31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脉浮紧,就是太阳伤寒,没有用发汗药,但是随着气血充盈到一定程度,会留鼻血,这类人是留了鼻血也没有好,可以用麻黄汤解表。
小结:太阳伤寒,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是汗解----麻黄汤,一种是血解----鼻衄
32.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浮的人,病在表,不一定用麻黄汤,也可以用桂枝汤。除非无汗
33.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浮为在表,数为有热,如果无汗,可以用麻黄汤。
34.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脉浮数------浮为表,数为热,数可以是里热--阳明证,也可以是表热--麻黄证。麻黄汤可以是脉浮紧,也可以是脉浮数,因为麻黄汤是未发热---脉浮紧,或已发热--脉浮数。体温增加1°,脉搏增加10°,所以数是热,但是不分表热还是里热。
脉浮数的表证,本来是用发汗的方法治愈,如果用了下法,就是逆治,患者根据体质不同,会发生不同的病变,如果体质好的,依旧有表证,可以用桂枝汤,如果出现身重心悸,就不能继续发汗。
心悸-------下药容易虚其里,还容易把病邪带入心脏。心血不足和心受邪都可以导致心悸。
身重--------充斥到体表的津液会停滞在皮下变成湿气而身重。
这个时候不能用发汗的方法,这个时候需要等到津液恢复,津液恢复的表现就是出汗,阴阳和可以缓解。
尺中脉微,此里虚-------为气血不足,里虚,等到津液充足,表里实,这个时候会自汗而和解。选用防己地黄汤,脉浮---桂枝,尺中脉微(里虚)-----地黄,风邪入里--防己,防风
还有误下伤了阳气,发热汗出而数者,会用桂枝加附子汤。
如果是伤了津液最好是里虚可以用小建中汤,也可以用新加汤,都可以补充气血,不一定非要等到他自己津液充足,只要做到津液充足,表里实就可以了。
小结:表证误下导致的几种结果
1. 表证仍在----桂枝汤
2. 大汗不止,误下伤阳-----桂枝加附子汤
3. 寸浮,尺中脉微,风入心经,阴虚血热-----防己地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