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厚练达——“武林派”创始人蓝瑛百幅作品雅赏
蓝瑛(1585-约1664),明朝著名画家,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东郭老农、东园蜨叟、西湖外史、西湖山民、蝶道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轻时在松江一带游学,笔墨秀润,摹唐宋元诸家,追求古法,中年游闽、粤、荆、襄,历燕、秦、晋、洛,饱览名山大川,纵观历代名画,后兼取宋元诸家之长,以落笔纵横恣肆、浑厚练达著称。晚年更是进入炉火纯青的化境,终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蓝瑛虽为“浙派”后期代表画家、因其仿古摹古的画作带有及其强烈的个人特征,与他师法的前朝画家截然不同,清代著名画家沈宗骞以为他是杭州地区较有创新成就的画家,所以称他为“武林派”创始者。但蓝瑛与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派”渊源极深,青年时代由孙克弘引入松江文人圈,受董其昌影响,学习黄公望真率的风格和笔法进而追溯宋元,一生摹古而自有面貌,以没骨重彩表现秋景山水尤其独到。蓝瑛山水画多浅绛勾勒和没骨重彩两种。
蓝瑛的画作笔力苍老劲健,气象崚嶒,以浑厚练达风格著称于世,兼工人物、仕女、花鸟、梅兰竹石。而其山水更是别具风格,构图宏大,空间感很强,丘壑造型繁多,用笔刚劲,山体结实富有体量感,尤其长于枯老的树木,用笔精炼,造型别致,能够让观者获得深刻的印象。在表现山石的用笔用墨上更加细腻,与当时画坛主流的“文人画”还是有很大差别,在他的画面中更多地体现的是宋画之法。与晚明其他画家相比展现出“可观可游可居”的视幻效果,在空间构图表现上可以说是极富特色。
纵观蓝瑛一生,青年时立志追求大师名流艺术创作,二十三岁离开故居前往宋江一带求师问道,奔波二十余年,他的创作内容在不断丰富,艺术风格也在不断的承接与变化,及至晚年风格成熟。他非常勤奋,传世作品多达千件,是现存作品数量最多的古代画家,观其一生作品,可将其创作风格分为三个时期:五十岁之前的秀润清和之风;五十到六十岁的舒雅刚健之态;六十之后的苍劲雄奇之势。
早期是蓝瑛个人风格的探索阶段,主要受到吴门画派与松江派的影响,绘画时以以中锋运笔,皴法以长披麻皴以及王蒙的解索皴为主,整体风格细致秀润。及至五十岁,蓝瑛的画风出现了转变,个人风格开始逐步形成,山体结构也出现了繁复堆叠的倾向,整体构图呈现出一种窄长之感,空间感较弱,其中期的代表作就是《仿古山水册》
仿古山水册
六十岁之后,蓝瑛的绘画作品达到了其艺术高峰,这一时期的风格已经完全成熟,此时他在融会贯通前人技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貌。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主要以粗笔为主,山石的轮廓线短小、破碎、躁动,以侧锋皴擦,树木的画法更加屈曲苍老和收放自如。在构图上通常采用狭长构图,笔法更加苍劲老辣,画面意境雄奇,呈苍劲雄奇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