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在后现代主义社会中不断“寻找”活着的意义
二战结束到20世纪末的几十年中,日本已经从农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三者混杂的状态过渡发展成为和欧美一样的后现代社会了。如果要问,当今日本有没有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及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是否属于后现代小说这个问题。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英国学者伊格尔顿说:“从文化上说,人们可以把后现代主义定义为对现代主义本身的精英文化的一种反应,它远比现代主义更加愿意接受流行的、商业的、民主的和大众消费的市场。它的典型文化风格是游戏的,自我模仿的,混合的,兼收并蓄的和反讽的。”
所以后现代主义在文化上的特征是,社会的价值观向着多元主义迈进,生活形态呈现出复制拼贴式的多元混杂的局面;世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互杂糅融合,难以明确界定;商业化、消费性成为都市生活的主流。
第一、村上春树作品的后现代性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文坛一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家,自1979年第一部作品问世以来,他的作品部部销量突破百万,其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为代表的创作更是受到日本与世界文坛的广泛关注。
而后现代主义的文学特征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上表现得极为突出而又极具特色,他早期作品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写作风格的尝试,包括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以及《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舞!舞!舞!》等表现得更加明显。它们大多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描写都市青年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孤独和无奈;具有独特的叙事风格——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主题思想。
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后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不管是《挪威的森林》和《且听风吟》中的大学生,还是《1973年的弹子球》和《寻羊冒险记》中的公司职员,生活方式几乎没有多大的区别:他们调侃讽刺现实,却沉湎于世俗生活的听音乐、喝咖啡、抽香烟、两性生活之中。
他们喜欢独立,不喜欢工作、读书,却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做着和别人同样的事。在这个社会里他们虽然有竞争的压力,却没有选择努力奋斗以求富足的生活或者出人头地。他们就是“生在普通的家庭,长在普通的家庭,一张普通的脸,普通的成绩,想普通的事情”的普普通通的人。这样的人,在日本有,在其他国家也有,但前提是在物质条件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的“高度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
这就是后现代主义作品中的人物的生存常态:不再为沉重的压迫而喘息,却因轻飘飘的失重而茫然,这就是所谓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处于这种失重状态的人物,没有痛切的感觉,没有深沉的痛苦,没有执着的信念。有的只是一点点哀愁,一点点忧伤,一点点无奈,一点点调侃,一点点惆怅。这就是村上笔下的后现代人的综合感觉。
第二、体谅无奈的人生
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案和“九一一”事件之后,村上面对日本人现存的精神危机曾明确表示,自己的文学“是一定要与这种精神禁锢抗衡的。虽然精神的世界把握起来很难,但是好的故事情节可以令人的心胸变得宽广起来,而这样的人们是不会走进死胡同里去的”。这段话也成为村上春树创作的《1Q84》的初衷。
《1Q84》的问世受到了读者和文学界的普遍关注,这是村上春树文学创作30年来,思想深度、艺术水平都达到了空前高度是一部作品。
小说里主要描述了青豆和天吾在10岁的时候邂逅彼此,20年的漫长等待,在30岁那年,青豆成为了一名健身教练同时也是一位暗杀者,天吾则成为了一名补习班的数学教师,并在下班时候为专栏写作的一名作家。他们在1Q84年以不同的角度来探索世界,虽然彼此都抱持着绝对的好感,却只在结尾时有过短暂的重逢。
事实上,这部小说和《海边的卡夫卡》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宿命依然对主角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不了了之的结尾,到最后自会忘掉儿时的约定,不断重复地寻找自己的幸福。从《海边的卡夫卡》的与宿命抗衡的悲剧,到《1Q84》中安于现状,融入社会的淡然。村上春树将理想与现实放在对立的位置上,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着也正是村上式悲剧的源头。
我们都生活在都市之中,却仿佛与世隔绝的隐士,以绝对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世事变迁。在村上春树的故事里,那些充满了个人主义色彩的故事大约只是为了表达对于社会的不满以及对于命运的无可奈何。
第三、“寻找”在村上春树小说中的意义
2001年9月村上春树在应林少华的请求在以《远游的房间》为题致中国读者的信中明确写道:“我的小说想要诉说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简单概括一下。那便是:任何人在一生当中都在寻找一个宝贵的东西。但能够找到的人并不多,即使幸运地找到了,实际找到的东西却已受到致命的损毁。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继续寻找不止。因为若不这样做,生之意义本身便不复存在。”
由此可见,“寻找”成为了村上春树在纯文学创作上的主要现实意义,而他如此固执地要去寻找这种虚无的存在,无疑是和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杰·鲁宾在关于村上春树研究的专著上曾经提到:“村上春树小说中寻找的过程,全部以喜闻乐见的轻松形式处理,不沉闷滞重,不抑郁,诚恳而全无伪善的幻觉。他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向我们描述极度虚无的、令人敏感的生活的 真正趣味和躁动。”
在寻找中迷惘,失去,已经成为了村上春树小说创作的一个思维定势,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也与他有着相同的癖好,这位在冷战时因苏联侵略不得不背井离乡的捷克人失重钟情于描写冷战时代捷克流亡者。不得不说,正是这种文字风格的缺陷成就了他们小说的独特魅力。
当然,抛开小说不说,“寻找”对于村上春树本人来说却拥有重要意义,至少,它让村上春树从此走上了作家的道路,并获得了万千读者的关注与支持,或许这才是村上春树明知徒劳,却始终坚持“寻找”的原因所在。
现在的村上春树虽然已经是一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离伟大依旧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种距离并且能够随着时间的增长缩短,而是需要思想上根本性的转变。当然,村上春树或许根本不需要这样做,甚至也无需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认可,他的小说存在本身对于世界文坛而言就是一种价值,他指引着文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尽管在他的小说里总是拥有着“得到之物必将失去,失去之物终将遗忘”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