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确立前的复工季,先别操之过急

最近各种动态、进展、趋势、成果逐渐密集,其中有喜有忧。只不过喜讯来得有些游移不定、模糊不清,隐忧则不管你高不高兴依然沉重冰冷。
比如面对2月19日所称非鄂地区确诊新增的16连降,再结合多省市此起彼伏的零新增,性急者就开始撂下“拐点来了“的判断。
在所有喜讯当中,目前没有哪个的重大程度能超过拐点。但频呼拐点的人却犯了一个逻辑错误:能拐就意味增长见顶,终南山叫它峰值,也就是不再增加开始拐头减少;而新增无论多少连降,增还是增,无非是增加的幅度在减少。
新增一直减少,再结合其他指标的向好,只能说明见了一些成效,最多可以称之为“拐点可期”,接下来还有“拐点来临”以及“拐点确认”两个步骤。即便出现一次峰值,控制不好还可能会有二次峰值,只有“拐点确认”后才意味不会反复。
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只有观察拐点何时能够确立:立住,站稳,可松口气,复工复产的动作才可以大一些。现在,显然没到妄谈拐点的时候。
不仅如此,对于2月8日之后的数据,还需冷静看待。国家卫健委2月7日发布的第四版防控方案将无症状感染者不再被列入确诊名单。2月9日,黑龙江省卫健委就据此宣布核减了14例患者,其中包括13例检测阳性但无症状的感染者。此后,多个省区都报出类似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被感染者潜伏期不论长短最终会出现症状,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一直没有症状。比如全国最早通报的一例无症状感染者,一女子1月10日从武汉回到河南安阳,家中5名亲属陆续发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而她本人并未出现症状。
正因如此,留意的人或许会感觉到,最近多地常有“一边紧急寻人,一边通报没有新增确诊”的现象。比如2月14日晚,四川南充市西充县公布一名确诊患者的活动轨迹试图寻找密接人,但次日南充市又通告零新增。
这传递了一个信息:虽然我们现在不清楚“无症状感染者”不纳入新增后对统计的影响大小,但它或多或少从数据层面减缓了节奏,却未能反映真实疫情发展的节奏。
各种好消息背后虽然存在这么个须冷静看待的背景,一个月来隔离措施的总体效果还是相当明显,这说明眼下也就这一个“物理疫苗”还能实实在在派上些用场,也意味着拐点真正确立之前万不可松懈或者被某些言语冲昏头脑。因为伴随出现的一些坏消息之冰冷程度可都是实锤。
2月19日晚央视采访,当被问及是否存在“与毒长期共存”可能时,呼吸与危重症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答曰:“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我们要做好准备。”
听罢此言,心顿时拔凉拔凉。为嘛,想想看,这个病与感冒、流感类比,现在证明在传染性和攻击性方面那“武功”是高强多了。前两者在上呼吸道小打小闹,这个直奔着下呼吸道去而且病情进展更快,缺氧发展明显,控制不好很快会发展到呼吸衰竭。除了攻击肺部,还会攻击心脏、肾脏、肠道等多个器官,造成多器官衰竭。再加上个炎症风暴“大杀器”。
它还传染性高的吓人且防不胜防,甚至被医疗界称为“流氓”。因为即便像艾滋等极其严重的绝症,只要你能避免与患者“深度交流”,相比还是很好防范,预防的同时也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对社会的拖累非常有限。
现已长期共存的感冒及流感在挤占社会资源方面也是如此,感冒轻的自己买点药就搞定,重的挂挂吊瓶也就过去,占用医疗资源很小。
而这病,重症率20%,死亡率就算目前2%。染上有的人没事,有的人要死,重症不治要死,加以治疗也至少一半要死。这要长期共存得死多少人,传多少人,最麻烦的是医疗体系很快就面临被拖垮,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因此,对全人类来说现在没有退路。说严重点儿,或许就不存在“做好长期共存准备”的空间。拖个一两年还行,久了谁也说不准会如何。
这次面临的不是日常酒桌上划枚打通关的嘻嘻哈哈,而是要“过硬关”、“硬过关”。输了没有“挡枚”、“替酒”这一说,过了就过了,过不了就喝趴下。
正因如此,无论是一年还两年,疫苗和特效药必须得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各位专家不能再给自己留退路,否则前景真的很灰暗。而社会其他领域现在只能是以时间换空间,在疫情面前保持如履薄冰之敬畏甚至胆怯,其实不算丢人。
但眼下,自2月18号胡总高喊“壮哉,义乌”之后,全国各地的复工节奏渐次踏入“春潮带雨晚来急”的画风里。或许谁都担心落得个“趴在城墙上观望风向的地方决策者”之名,即便有些人心里清楚这不过是一顶用偷换概念制造的“帽子”:它用混官场里的“看风向”来代替研判疫情走向和观察防控现实过程中的保持观望,结果就是其实你没得选择。
可病毒是自然界的产物,它不会配合这些。16连降的话音还未落,最近两天就新情况层出不穷。山东、湖北监狱连续出现规模超过200人的群体确诊。重庆、四川又连续发生治愈出院者二次复发的病例,情况复杂如麻。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山东等地那几场200人以上的集体确诊,复工后还有聚集性疫情12起共15人确诊,18人传染,514人以上被隔离 。
这让任何人都感觉两难:想保不发生疫情反复,只能推迟复工;推迟复工,经济压力扛不住;全面复工,人员聚集势必增多传播新的风险点,难保反复;最后的折中方案只能是有序复工,说白了就是排队复工,而不是四面开花大规模复工。
同时别妄谈拐点,现在没有判断依据,即使新增数据已经连续多日进入平缓波动周期,也不意味着就已经被完全控制。还需打造一套对传染原追踪和处置体系随时出动,早发现、早确诊、早隔离,保证疫情即使有些小起伏也不致于死灰复燃,前功尽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