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作家王杏元

  王杏元 资料图片  

  中国著名农民作家王杏元于近日仙逝。他一生勤奋写作,著作甚丰。长篇小说《绿竹村风云》一版再版,并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影响深远。他是潮汕人民的骄傲。

  王杏元,一位始终将激情投向农村的农民作家,他当农民、爱农民、写农民。通过他的笔,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生动可爱的农村生活图景,一幅反映时代变化的历史画卷。

  潮州歌册《绿竹村的风云》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农业合作化,把农民组织起来,孤儿寡母、贫困农户参加合作社,摆脱自然灾害的袭击,过上安定的生活,感受集体的力量和温暖。这段历史,现在人们都渐渐淡忘了,王杏元说:“当时,我受到感动,拿起笨拙的笔,为农民立言,为农民请命。我是当农民,写农民,以这种姿态来构思整个故事,让一些人物在作品中突现出来。”

  经过一番构思之后,王杏元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梗概:“绿竹村农业社给富农阿狮等人搞散之后,社主任王天来团结群众重新建立了农业社。阿狮等人污蔑该社为'骨头社’,多方破坏,并进行雇工剥削,拉拢觉悟较低的单干户,与农业社对抗。王天来依靠党支部的领导,与积极分子阿元、洪羊伯等人团结群众,坚持勤俭办社的方针,同时与阿狮等人进行无情的斗争。经过一番奋斗,该社终于获得丰收,显示了农业集体化的优越性;经过大辩论,阿狮等人的阴谋被揭底揭发,认罪服输。全村单干户经过这一场社会主义教育,觉悟提高,全体坚决入社。”王杏元以潮州方言说唱形式写成小册子,书名就叫《绿竹村的风云》,1959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并被评为中南五省优秀作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杏元说:“作家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基地。农村题材的作品能否写好,取决于作家是否有深厚的生活根底,是否有热烈的感情,是否对生活有真知灼见。”

  长篇小说《绿竹村风云》

  王杏元参加了广东作家训练班学习,结识了陈善文、秦牧等知名作家。王杏元在他们的辅导下,开始从原来的地方说唱文学转向纯文学。作家们出乎对新生力量的培养,同时也从已出版的说唱本《绿竹村的风云》看到题材很有再加挖掘的意义,提议王杏元把《绿竹村的风云》改成长篇小说。省作协党组决定派人辅导他,陈善文接受了这个任务。

  长篇小说《绿竹村风云》从酝酿、构思、初稿、修改到出版,历经三年,这三年,陈善文同王杏元一起生活,帮他编书稿整整三年。

  有人总结人生成功三个要素,即天分、勤奋、机遇。前二者为主观因素,即内因,后者为客观因素,即外因。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是辅助因素。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也说过:“机会是属于那些有所准备的人。”王杏元土生土长没读过几年书,但他天资聪颖,触类旁通,且勤奋好学,在热火朝天的生活漩涡里,不断感受着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这就是王杏元这位农民作家成功的沃土。事后他说:“如果没有那些经历,我写不出这部小说,即使硬写出来,人物苍白,农民兄弟也不会喜欢的。”他还说:“作家需要培养,我当年的创作就是老作家培养起来的。住在农村的农民作家有文字问题、思想修养问题、创作技巧问题,如长年累月住在一个地方,对生活没有俯瞰,就难以创作出好作品。归纳起来,就是城市作家要下得去,村里的作家要出得来,才能达到俯瞰生活的高度,才能对农民知心知腹,血肉相连。故事好编,细节难寻。没有精彩细节的书就像一把没有刃的刀。”

  1965年8月,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绿竹村风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同时出版发行。该小说以浓烈的生活气息、动人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吸引读者,在文坛上引起轰动,一时洛阳纸贵。日本马上要组织翻译,因为政治原因此举未果,但被翻译成英文在海外发行,书名就叫《天赐》。有外国友人说:要了解中国南方的农民,就去看这本书。由此可见小说在海内外影响之大。

  小说以潮州方言写就,语言生动有趣。作者熟练地运用本土方言以及俗语、谚语,真实、准确地表现了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小说出版之前,王杏元创作激情澎湃,每天写作过万字,《绿竹村风云》中的某些章节如《天赐》《出村证明书》,写后随即在羊城晚报上通版刊载,轰动了羊城。

  今天,我们重读王杏元的《绿竹村风云》,该书仍有其不能掩蔽的光彩,它是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厚重之作。

  潮汕文学的里程碑

  王杏元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本《绿竹村风云》对他的人生起着决定性的意义。地方政府的领导层、机关干部、社会人士、文学爱好者都认真阅读,可谓家喻户晓,它成为共和国时代潮汕文学的里程碑。评论界佳评如潮,赞扬之声不绝于耳。荣誉把他推向事业的巅峰,跟着而来的是无尽风光。

  翌年,他到北京出席全国青年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这次大会上他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秀并受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66年6月27日,王杏元再次上京,出席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工农兵作家代表是工人作家胡万春、农民作家王杏元、军旅作家金敬迈。同时出席的有著名作家郭沫若、茅盾、曹禺、杨沫、许广平等30多名代表,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67年5月23日,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纪念日,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在京的部分作家代表,王杏元恰好站在毛主席后面。接见过后,有一幅具有历史性的照片《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发表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人民画报上。画面上王杏元就站在毛主席身边。

  回忆那段往事,王杏元精神振奋。他说:“我是会议代表中年纪最轻的,还不到三十岁。著名剧作家曹禺请我到他家中做客,他说你这小子年纪轻轻,就能写长篇小说,不简单!陈毅同志对我非常好,怕我讲不好普通话,要为我配两个翻译。他说你们潮汕人讲普通话比讲英语还难,没想到你讲的比我还好。他对着各国的作家代表说,中国出了个农民作家,然后让我站到凳子上,让大家看看这个中国农民作家。大家看到我站起来,纷纷热烈鼓掌。那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

  文学的泉眼是人性

  作为一个作家,不论平步青云,还是身处逆境;不论处在阶级斗争的岁月,还是改革开放的年代,都不能放下手中的笔。这一点,王杏元做到了。

  1966年12月,王杏元与工人作家李学鳌以中国作家代表团的身份,一同赴越南抗美前线访问。越南共产党总书记胡志明说:“中国派来的作家,我一定好好接待,安排你们到第一线去,看看我们英雄的人民是怎样在艰苦的条件下与侵略者斗争的。”王杏元此行收获良多,写下报告文学《钢铁运输线》,发表在亚非作家刊物《号召》上。

  七十年代,他的小说《天板蓝蓝》《半夜枪声》《牛角号又吹响了》,先后发表在《花城》杂志上。八十年代,他与程贤章合作长篇小说《胭脂河》,尔后他又将之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乱世三美人》,该剧收视率甚高。

  进入九十年代,王杏元除写一些本地题材的报告文学之外,又潜心阅读民俗学、堪舆学、性学、神学和各个朝代的历史,尤其是潮汕历史文化。他认为作为一个生长在潮汕居住在潮汕的作家,一定要了解本地的历史、人物、经济的变迁。他的书房挂着自写的条幅:“通古宜鉴今,无古不成今。人不通古今,牛马无裙襟。”只有对过去的明瞭,才是现在的借鉴。基于这一指导思想,他研究了位于陆丰县碣石玄武山的历史文化,并写成《神武今鉴》一书,于1992年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于2009年入选新中国60年广东文学精选丛书,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再版。

  王杏元于1964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1970年被选为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调往广州工作,历任珠江电影制片厂编剧、广东省作协文学院专业作家,1989年被评为国家一级作家。这期间他曾挂职揭阳县委宣传部部长、汕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领导文艺创作。他对于文学作者们的生活状态、创作状态一直都非常关心,不少作家出版著作,他乐于为之写序。作者们每有成就,他都是拍手叫好,鼓而呼之,因此在潮汕文学界深受大家的敬重。

  在一次文艺座谈会上,王杏元谈到文艺创作选择题材的重要性。他说,作家选择题材,犹如掘井人选择泉眼一样,那个地方没有泉眼,你挖得再深也没有用。文学是人学,文学的泉眼是人性的,是全人类的,无国界的,当你挖到了人类灵魂的深处,它就没有止境,它就能够感人。

  “是非分寸细磨墨,阅世从容若品茶”这是王杏元的艺术感言。这位已是走进文学史的潮汕作家,不管后人如何看法,他总是中国当代文学绕不开的一道风景。

  (编辑:陈悦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