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吕小红
泾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又是一年举国上下为之关注的高考季即将来临,众多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十几载,即将奔赴决定他们人生命运的考场;他们的父母也无不是在翘首期盼、望子成龙...或许他们中有的人会因考试失利而痛不欲生、扼腕叹息...殊不知,却有一些人在默默地歆羡他们能够有去参加这一人生盛宴的机会---这些人或许就有那些智障孩子的父母。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则有各自的不幸”。看到这些有智障学生的家长后,我想:对这些有智障孩子的家庭而言,如果他们的父母感到生活不足够的快乐,那么应该会有一个共同的因素:有一个残障的孩子。这些父母或许不会被生活的风雨所阻击,但却会因有这么一位孩子而陷于生活的无奈。对此,我们在表达同情给予力所能及的施以援手之时,作为从事特殊教育的特教工作者,也在思索这些智障学生走出校门后的明天...
想起以前曾参加的一次培训,当地特教学校的校长很坦诚的说:他们学校的智障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方向就是超市的搬运工、清洁工等...或许有人会认为这说法未免有点以一概全、失之偏颇;不过仔细想想却也很有道理:这些智障生因智力、身体等方面的缺陷,受此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像身心健全的普通人那样从事颇费脑力的高端复杂的工作;即使是有些对普通人而言不算复杂的轻体力工作,对有些身体协调性、平衡性差的智障生来说都会有点难度。
在特殊教育中,弱智学生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因为智障和自闭,他们几乎不能自理,提高和发展其社会适应性,是智障学生将来直面社会、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的需要,也是对智障学生进行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智障学生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教育和训练,使他们适应生活、融入社会,成为能自食其力的人。
针对他们的个体差异和客观情况,与其带有同情的有爱心的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很多事,还不如教给他们更多的生活自理和简单的劳动技能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认为对这些智障学生的教育应该把学习重点放在生存教育上。采取开展以学生生活为中心,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的多种生活劳动,提高他们基本的生活技能,促进他们身心素质整体发展。因此,我们应从各个方面让智障学生在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提高其社会适应性,促使智障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尽可能多的让这些学生多学多做些怎样让他们能够生活自理和简单的劳动技能的事,教他们去学去做怎样扫地、拖地、洗碗等一些简单的事...通过在学校的学习、训练,走出校门后,能够做点力所能及的简单的工作,让他们自食其力。
布鲁姆说:“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的东西。”我们可以发现,提高智障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关键是能否提供“适当的条件”。因此,我们从每位智障学生社会适应性发展的预备状态出发,来确定提供什么适当的条件。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从智障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在以后的社会中生活、生存,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