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宝栋:不能用“实用主义”来扼杀京剧

关于京剧的生死存亡的议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认为有一个观点常常成为此辩论的焦点,那就是“为政治服务”的问题。我认为京剧艺术从来就是主张“寓教于乐”的,其基调的是宣扬正义,征恶扬善、助人为乐、忠君爱国的。在国难当头的时期也主动演出激励抗敌、团结效忠的剧目。这应该是京剧表演的主要倾向。后来提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就更加明确了。但是将此口号理解为宣传一切具体政策,实际上就是过于侧重于实用主义的倾向。忽略了民众的文化需求的娱乐性质,因而产生了矛盾。比如样板戏中的《海港》一剧,情节是很好的。其中的唱腔也都得到观众的认可。但是其中有些情节过左倾向,如带上一杆秤,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就有些过分。因此其中的唱腔还有人记忆和传唱,然而,这个剧目就不适合上演。实际上此剧在当时就已经是过于实用主义了。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谁也不能对此剧本提出任何异议。

同样的情况,八个“样板戏”有些剧目有的唱段现在还有人传唱,而剧目却无法上演。有人将现在的现实穿吃用与传统京剧作比较,而强调其变革的必要性也是不妥的。穿吃用是生存必须的现实,而欣赏艺术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二者不可划等号。把现实生活与精神需求划等号,实际上就是否定了精神需求。有人举出欧洲的易卜生,要向他学习。我认为易卜生是个了不起的剧作家,他开创了以剧本表现现实生活的先河。对后世的戏剧事业的作用很大。但是一定要我国的古典戏曲走他的路,就不一定适合。我国的话剧完全可以学易卜生,如果说京剧不走易卜生吃路子就意味着戏剧表演发展的反动。那就过于教条了吧,也不适合百花齐放的方针。

我以为为了满足民众的精神生活需要,保持一些传统形式还是应该的。比如芭蕾舞《天鹅湖》是世界上人们都喜欢的传统芭蕾舞保留节目,到现在人们都没有人要求去改革,原来的作曲,原来的服饰,原来的舞蹈,一切照旧。那么多年,全世界的人都喜欢。没有人要求它反映现实!再说扑克牌,也流行了那么多年,仍然是那个模样,尽管翻出了许多玩法,但是仍然还是那么54张牌。尽管现在有无数电脑版游戏,但是扑克牌仍然是那付扑克牌没有任何改变。倒是在我国曾经有过改变,有人改成三国、水浒、红楼梦,改来改去,最后仍然还是老样子!这说明民众的愿望是不能改变的!为什么京剧就是有人喋喋不休地要改,宁可改死也要改!有人不喜欢,你可以看别的麻,为什么一定要改成你喜欢的模式呢?

现在的生活状态、社会秩序、战争模式与过去(古代)不同,可以表现的内容、题材比过去(古代)丰富。值得以各种文艺形式去表现与歌颂。不错,而属于古典的艺术风格直接表现现代生活有其局限,也是事实。但是古典的艺术表现手法虽然不能直接表现现实的生活,古代的冷兵器战争不能与现代的火炮与化学武器相提并论,但是在战略与战术方面有值得参考的现实意义,也是不可否认的。再说冷兵器时代的战斗是个对个的,除了兵器以外没有借助任何外力。通过表演可以看出个人的格斗技巧,与个性的精神气质。具有鲜明的看点。而现代战争至少在百米以外,远则在几千里以外!个人的表演技巧很少体现。古代的服饰与现代人不同,但是更能利用舞蹈动作进行强化了的手法来表达。加上脸谱的形象夸张,情趣丰富多彩。这些形象化优点是其特有方式,不可改掉。古典文化不一定不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看到古典文学中不少的人物冲突的情节十分强烈,具有非凡的表达力。这种表现手法在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莎士比亚和我国的司马迁、杜甫、李白、施耐庵、鲁迅等人的写作中比比皆是。但是,没有被一些人重视 ,他们只是在肤浅的流行小说中学些时髦语言就满足了。却掩盖了自己的无知和浅薄。同样,在戏曲中表现冲突力,有时比话剧或影视剧目更强烈。他们或许没有看到,却人云亦云地盲目追随。掩盖了自己内心深处浅薄无知的弱点。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在我国的戏曲中包含着世界上已经失传了的古典戏剧希腊悲剧和印度歌舞的表现手法。积累了丰富的文艺宝藏,我们不去研究,不去发掘,一味地追求浅薄和时髦。则辜负了时代对我们在文化领域上的期望。

(0)

相关推荐

  • 傅谨:戏曲现代戏的三个理论问题

    摘要 关于戏曲现代戏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得失,"分工论""话剧加唱""程式与程式化"是相关讨论中最复杂的三个理论问题.在戏曲现代戏创作领域建议京 ...

  • 戈宝栋:电影绝对不能取代京剧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戈宝栋,男,1936年生,江苏东台人.中国画家,高级讲师,副教授,戏剧评论家.著名国画家戈湘岚之子,翻译家戈宝权之堂弟.1961年毕业于中国 ...

  • 戈宝栋:何谓京剧的“板眼”?

    何谓"板眼"? 对京剧感兴趣的人,喜欢学唱几段京剧,自我陶冶心情.但是常常为找不准"板眼"而烦恼,觉得"板眼"很神秘,难捉摸.其实并非如此! ...

  • 戈宝栋:京剧“节奏慢”是对京剧抱有的成见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京剧是"慢节奏"的说法,是来自不懂京剧而对京剧抱有成见,出于诋毁京剧的态度而爆发出来的错误言论,不值得一驳.但是它却有一定的欺骗性. 作为艺术形态的京剧来说, ...

  • 戈宝栋:我为什么喜欢《刺王僚》这折戏?

    <刺王僚>只是<伍子胥>(实际上是<鼎盛春秋>)中的一折),情节只是一个小插曲.而且主角姬僚是个反面人物.不值得重点表现的形象.但是这折戏却看得过瘾,这段唱也听得过 ...

  • 戈宝栋:戏曲是怎么失传的?

    戏曲是怎么失传的?我们都还清晰地记得,昆曲"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那么,在"十伍贯"以前,我国的昆曲已经面临着消亡的命运了.许多剧目面临失传."失传 ...

  • 戈宝栋戏曲文集精选:再说“移步不换形”之争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戈宝栋,男,1936年生,江苏东台人.中国画家,高级讲师,副教授,戏剧评论家.著名国画家戈湘岚之子,翻译家戈宝权之堂弟.1961年毕业于中国 ...

  • 戈宝栋:京剧的音乐结构的神奇功效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京剧的音乐结构的神奇功效.京剧乐队的指挥由鼓板执行.因为鼓(单皮鼓)板(檀板)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其它乐器.在众乐器的合奏下,也能清晰地听到其音响,达到指挥乐队的目的.通过音响的指 ...

  • 戈宝栋谈梅兰芳书画的艺术价值

    戈宝栋谈梅兰芳书画的艺术价值 --答原杭州工艺美术学校学生戴春雷所问 戴春雷:"戈老师,我觉得梅兰芳的画中,觉得每件表现的物体都是很独立的,好像是摆上去的样子.总感到缺少一点气息,不知道这样 ...

  • 戈宝栋:戏画缘

    戈宝栋,男,1936年生,江苏东台人.中国画家,高级讲师,副教授,戏剧评论家.著名国画家戈湘岚之子,翻译家戈宝权之堂弟.196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受名师潘天寿.诸乐三.顾坤伯.邓白的授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