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篇  红山文化白玉石龟与原始萨满教

X
1
红山文化是距今6000年-5000年前的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其东界已达辽北和吉林省西部。自从在辽西喀左东山嘴、牛河梁发现红山文化祭坛、“女神庙”等大型原始宗教祭祀遗址和积石冢群,出土了女神像和女神的肢体、动物塑像残块及建筑残块、红烧土块,积石冢中大量玉器后,确认红山文化的原始宗教相当发达,“这绝非一个氏族甚至一个部落所能拥有,而是一个更大的文化共同体崇拜共同祖先的圣地”,推测在5000年前的西辽河流域已经产生了“基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具有了“古国”的性质。一些学者根据东山嘴、牛河梁遗址的发现认为,红山玉器是当时萨满使用的法器,通过对红山玉器的研究,可以清晰地印证北方原始萨满教文化的发展轨迹。


2
铁岭博物馆藏有一件玉石龟,玉龟,白玉石质,磨制。三角形头,短颈,颈上有一孔,扇形弧背,上雕龟甲纹,四足,短尾。龟甲底边缘经雕磨出棱。长5厘米,宽3厘米,高1.5厘米。形象生动,造型清晰。不论玉质、造型,都颇具红山玉器的神韵,与红山玉器别无二致,堪为馆藏玉器的精品。
既然认定是红山文化玉器,龟的造型又怎么能和萨满扯上联系,又何以就能认定它是萨满教的神器呢?
这要从遥远的旧石器时代说起,那时的原始先民,对一些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和无法战胜的自然灾害,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并希望通过与超自然的力量即神灵的沟通而达到影响和控制自然界的目的,这就产生了巫术。而萨满教恰恰是一种以巫术为主要形式的原始宗教形态,它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存在于东北亚的广大地域,一直延续到近世。就是在今天,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如满族、蒙古族、鄂伦春、锡伯、朝鲜族等,仍保留着萨满教信仰或萨满祭祀活动。
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它将宇宙分为上、中、下三层,上界为神灵所居,中界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息之地,下界则是亡灵和恶魔所居之所。这三界可以相互沟通,而沟通三界的只有萨满,萨满的主要职责就是代表中界的人类,与居住在上界的神灵和居住在下界的亡灵鬼魂沟通,祈求神灵保佑赐福,驱走使人生病的恶魔鬼魂,达到降幅、治病、驱灾的效果。
在萨满进行祭祀时,为了尽快地进入状态,需要一些外部条件和环境,如穿神服、戴神帽、敲神鼓、佩戴神偶和钟、铃、彩带等,鸟类和蛙、龟、蜥蜴、蟾蜍等动物都是萨满的助手神灵以及由这些动物为原型制作的饰物。
玉这种特殊的石材,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时间,被选择作为萨满的神器的。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人们逐渐将玉从普通的石材中分离出来,赋予它庄严的思想内涵,认为它是宇宙万物之精华,是可以沟通人神的“灵物”“神物”,成为从事原始宗教活动时与神沟通的最高品位的物质媒介,在社会生活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当今学者将新石器时代晚期称作“玉器时代”既源于此。
馆藏的白玉石龟颈部有一孔,可以缝缀于织物上作为装饰物或直接穿绳佩挂,因此,它即应是萨满神服上的饰物或神器,是萨满活着的时候行神事时的助神或工具。按照萨满教的“万物有灵”观念,自然界的鹰、鸟、蛙、龟、蜥蜴、蟾蜍等动物都是神灵,可以帮助萨满与神鬼沟通,那么,以这些动物为原型制作的玉雕艺术品,即玉龟、鱼鸟、玉鹰等,都属于萨满神器。
白石玉龟出土于1974年,当时的铁岭地区文物组在法库县挖掘叶茂台辽墓时,在叶茂台西山的坡地上采集的,这是一处红山文化遗址,在后来的调查中,采集到了红山文化彩陶器的残片,可以和白玉石龟相互印证,不但对研究红山文化的分布区域范围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原始宗教萨满教在辽北的传播、以及红山文化玉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来自;铁岭日报 许志国)

(0)

相关推荐

  • 萨满文化对东北地区家具的影响

    东北地区处在中国的最北方,自然环境恶劣,先民们在与自然的博弈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而生存的压力又驱使他们不得不依靠自然,于是便将自然界想象为神明的力量,发展出独特的满族萨满文化. 在<满洲西林觉罗 ...

  • 远古神话人物之太阳神讨论篇

    先听一曲高山流水,抽空掉心中燥气与杂念欲望. <专业学术文章比较沉闷,阅读前做好心理准备> 简单直接一点的看.头上长角.眼睛突出.奇特的嘴.此乃红山太阳神的特征,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他的含 ...

  • 看见文物 | 红山文化玉人,见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的早期发展阶段,玉器是贯通天地.沟通祖灵和神灵.彰显礼仪的核心物质载体:秦汉以后至明清,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玉器发挥了延续文明血脉.凝聚民族共识等重要作用,成为 ...

  • 内蒙古人必须知道的草原民俗——蒙古包与敖包

    内蒙古人必须知道的草原民俗--蒙古包与敖包                       新月 蒙古包--穹庐毡帐岁月长 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特有的建筑文化,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成为具有符号意义 ...

  • 红山玉器中的法器

    红山文化的斜口筒形玉器,造型为横剖面椭圆的筒形,上端较粗,呈外敞的斜口,边缘磨薄如钝刃,下端略细,呈平口.高度在10-20厘米之间,上端长径约在8-10厘米上下,下端长径约在6-8厘米上下,壁厚在0. ...

  • 第四百二十五篇  红山文化源头之一兴隆洼文化遗址

    兴隆洼遗址文化(见图1.2)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兴隆洼文化以大型聚落建筑.最早使用玉器.居室墓出现以及独特的陶器等为特征.它是中国北方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距今约8000年 ...

  • 第七百一十五篇  红山文化玉杯

    内容摘要:红山文化先民采用实心钻孔工艺掏出杯堂,留有痕迹如同花朵,具有艺术效果. X (来源:2009.9.9主流网-长春日报) 另,台湾来内陆展出的1300多件红山文化器物里,也有这样的玉杯(见下图 ...

  • 第七百四十五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一)

    X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图2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红山文化玉器始终被一些人错误的认为,是在没有任何专门的设备和工具条件下,完全靠手工制作出来的.并因此相信,制作一件玉器需 ...

  • 第八百二十五篇  红山文化无底筒形陶器初步研究

    X 图1 图2 赤峰市博物馆藏彩绘猪首罐.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辽宁西部和内蒙古赤峰地区相继发现了一系列属于 红山文化的大型墓葬和祭祀遗存,在这些遗址中,有一类器物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筒形陶器.这类陶 ...

  • 第五百二十六篇  红山文化玉质的颜色

    X 对于收藏者来说,玉器的颜色是最容易区分的,红山文化玉器的颜色与其仿品的颜色更是有着明显的差别.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岫岩玉以绿色为普遍,往往还杂有红.黄.白.青.蓝.紫色和墨绿.淡黄.乳白色.它 ...

  • 第五百二十九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包浆

    X 包浆,说到底就是古玩表面形成的一层自然氧化膜.它像一层无形的有机玻璃,完整无缺地覆盖在古玩表面,光润.圆滑.反光不触目.若能看懂包浆,对鉴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玉器的包浆,特别的润和,其光泽与和田籽 ...

  • 第七百三十九篇  红山文化动物形和人形玉器研究(二)

    X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图2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续) 三.红山文化动物形和人形玉器的文化背景 远在旧石器时代,原始先民因为一些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和无法战胜的自然灾害, ...

  • 第七百四十六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二)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图2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续) 无论青铜还是红铜,以此制作成薄片壮切割工具较之以质材料制作相对要容易些.可将溶点较低的铜液化后的铜水浇铸在事先做成的 ...

  • 第六百一十五篇  红山文化玉器美学特征研究

    摘要:本文从红山玉器的材质.工艺.造型以及内涵四个方面探讨了红山玉器的美学特征. 红山文化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与辽宁省西部及河北省北部地区,属新石器晚期的原始社会文化,距今约5000-6000年.数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