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探寻开封城摞城
州桥遗址运河发掘探方 图片来源:河南日报
秋色渐将晚,微风略拂动,走在既熟悉又陌生的开封大街上,悠远的历史感久挥不散。北宋王朝在开封建都长达168年,当时的国都开封城却在盛极之后神秘消失。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都城之一,寻找它的下落,一直是考古工作者的目标。
历经20多年的考古发掘,开封城神秘的面纱被层层揭开。
地下,历次黄河水患使开封数座古城池深深淤埋于地面之下;地上,因黄河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河高于城的“地上悬河”。两种都堪称世界奇迹的景观同时出现在一座城市,极其罕见。
考古发掘现场 图片来源:河南日报
大宋王城 重见天日
从开封市中山大道到龙亭公园的一段路途上,深埋繁华。中山大道下8米深处,叠压着御街。御街,是宋代内城中最宽阔壮丽的皇家大道,宽达300多米,从宣德门向南经州桥,再通过里城的朱雀门,可直达外城的南薰门,为全城的南北中轴线。宋朝中央政府的主要机构,多分布在御街附近。
在中山大道和御街的地层上下之间,又叠压着明代和清代的路面,承载着城市中轴线的使命。一千多年来,开封城的南北中轴线居然没有改变,被称为“千年中轴线”。
开封的考古发掘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著名的顺天门遗址、州桥遗址以及御龙湾明代建筑遗址的发掘,无不令人震撼。而每发掘一处,都如同一个透视地层的窗口,让人们看到这座城市当初遭受过怎样的灭顶之灾。
顺天门遗址考古发掘始于2012年,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考古发掘持续几年,探明了门址的平面布局,展示出宋代顺天门主城门的结构布局、主城门的规模形制和基础建筑方法,并发现了瓮城内的两座重要建筑基址等。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京城郊外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起北宋王朝,并定都开封,时称东京。
当时的东京城,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名副其实的“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大都会,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城。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使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南移,开封从此一蹶不振,昔日的宫殿和城墙被黄河泥沙深深埋在了地下。
如今,发掘已进入尾声,国家将投资6个亿,进行永久保护。顺天门是宋东京城外城西墙南侧连接御道的正门,向西可直通郑州,俗称“新郑门”。遗址距今地表5米~9米深,也是北宋东京城诸多城门中保存最好的一座,其地层特征是对开封城摞城的绝佳诠释。
其主城门为一门三道的方形瓮城,即修筑在城门外的小城堡。南北54.2米,东西进深23.8米,由墩台、隔墙、门道和一周城墙组成。其形制是在中国都城中最早出现的,并对其后各朝代的城门建制有着重大影响。
“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开封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从战略方位上来说,开封的地理条件十分不利,既缺乏长安的“关中之险”,又没有洛阳的“山河之固”。为了弥补先天条件的不足,北宋统治者处心积虑地在城外驻守重兵严防,同时大规模地进行东京城的营建。
开封东京城分为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相套,固若金汤,既利于攻又利于守。但事实证明,城防固然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国家的存亡,完全在于统治者的意志与胆略。
宋外城又称新城、罗城,是京师防御的第一道屏障,始建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年),北宋时曾多次加以重修、增筑和扩展,一度曾扩展到周长八十里,“其高际天”,直到钦宗即位,金人将要攻城时仍未完工。外城有12座城门和6座水门,西城墙从北向南,依次是固子门、万胜门和顺天门。
宋徽宗自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开始,命户部侍郎孟揆在京城北部,仿照杭州凤凰山的模样建造艮岳。艮岳是惊世骇俗、野心勃勃的工程,历十数年时间,建成后山周十多里,最高峰距地面“九十步”,千岩万壑、乔木茂草,构成有史以来最为优美的游娱苑囿。
1125年冬,金兵分两路南下,直逼宋都东京,试图消灭大宋政权。在军民的强烈要求下,宋钦宗任用主战派将领李纲主持东京的防务。这时金兵已经包围了东京,全城军民在李纲的率领下,群情激愤,决心誓死捍卫自己的家园。
战争伊始,金兵向东京城发起猛烈火攻,几十只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船队,顺流而下,直扑西水门(宣泽门)而来。李纲在每一面城墙上布下1.2万名精兵,并准备大量的炮、弩、镭石、铁蒺藜、摞木、火油等。如雨的炮石向金军猛烈发射。经过殊死较量,金兵伤亡惨重,全面溃败。
金兵在攻打东京时,宋钦宗下令将艮岳中喂养的数十万只山禽水鸟,全部投入汴河,任百姓捕捉。艮岳中的花石,在战争危急时也被士兵砸碎充当了炮石。最后,宋军突然从西城墙两端的固子门和顺天门同时出兵,夹击金军,把金军打得措手不及,节节败退。这时宋军的援军也纷纷赶到,金军担心后路被宋军切断,便于1126年2月仓皇向北方退兵。万民一心,汴京保卫战取得胜利。
金兵退去后,统治者却罢免了李纲等爱国将领,同时暗中策划求和。半年后,金军再度分兵两路南侵。同年11月,宗望和宗翰的部队同时抵达宋都东京,东京城再次陷入重围之中。12月初,金兵乘大雪严寒,破城而入。金军占领开封达4个月,1127年4月,带走包括徽、钦二帝在内的全部俘虏和财物,北宋至此灭亡,这就是宋代历史上所谓的“靖康之难”。
顺天门考古发掘到宋代地层时,发现大量的宋代遗物,包括礌石、太湖石、铁蒺藜、建筑构件、磨喝乐、瓷器、钱币等。礌石有一百多个,大多近球形,多为青石料,经考证判断,有一个礌石可能是用名为苗授的墓碑或功德碑制成。
面对这些千年前的遗物,感觉宋金战争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似乎仍可以隐约听到炮火声。那些带着宋朝将士体温的遗物,仍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默默无语地洞察着人间的忧患沧桑。
顺天门城摞城遗址局部 图片来源:河南日报
州桥明月 汴水流长
2014年,隋唐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憾的是,开封作为大运河重要节点城市,却没有一处世界遗产。究其原委,主要是因为开封段大运河被深深埋于地下,从而与世界遗产失之交臂。
2018年10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启动了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的勘探工作。截至2020年7月底,已完成发掘面积2500平方米,考古共开挖了三个探方,1号探方发掘出大运河即汴河的河道及堤岸,2号探方发掘出汴河北堤岸的地层关系,3号探方则是对州桥本体的发掘。
1号探方在河道内出土了大量瓷器标本,总量三万余片,涵盖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种类有钧瓷、青花、白地黑花、青白瓷、青瓷、彩瓷等。州桥遗址大量瓷器标本的出土,一方面反映了东京开封京城地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反映了运河漕运的发达和城市商业的繁荣。
宋代,汴河流经东京的里外城,河上共有13座桥,州桥是东京城内御街上横跨汴河的一座重要桥梁,又名天汉桥,至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州桥始建于唐,北宋时屡有修缮,“州桥明月”是汴京城著名的八景之一,赵匡胤州桥斩石龙、杨志卖刀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州桥,是汴河与开封城中轴线交会处的一座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的古桥梁。在发掘现场可以看到,南北桥面长约20.3米,桥面用青石板铺砌,石板下衬砖两层。桥洞为青砖三圈三衬砌就,跨度5.8米,券高6.5米。桥墩由青石条筑成,河底铺有石板,石板下衬有至今完好的方木。
州桥之下即汴河。北宋定都开封后,逐步构建起了以京城为中心的运河网,环绕京畿,辐射四方,联络各地。汴河贯通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是沟通南北经济的大动脉。宋时曾经多次修浚和疏通,江淮一带的粮食与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汴京城,解决了东京城的食粮及东南物资的调运。考古发现,古汴河河床从宋代30多米宽,一步步缩窄到元代的3米宽,以至完全消失。
御龙湾明代遗址 图片来源:河南日报
潘杨湖底 惊现皇宫
1981年春,龙亭公园在潘杨湖中部进行景观改造时,当湖水抽干,推土机将湖底淤泥清理去二三米后,竟然出现了大面积的古代建筑遗迹。从遗迹的平面布局来看,有宽阔严谨的大型宫殿残基,夹墙、烟道、道路等各种辅助建筑,俨然是一处结构繁复的宫殿建筑群基址。
挖掘到4米以下时,完整的大型宫殿基址、路面和取暖设施逐渐呈现出原貌。经考证而知,它们是明代周王府的宫殿基址。据史书记载,明周王府是在宋、金皇城的废墟上修建的。因此,明周王府的发现,对于寻找宋皇宫的踪迹埋下了伏笔。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橚为周王,建王都于开封。坐落在金宫基址上的明萧墙,至今仍大部分完好,淤埋在地表下3至5米深处。在距地表4米左右为明紫禁城北墙,墙底部宽达8米,正好坐落在北宋皇城北墙上。探方挖至10米时,已经基本可以看出宋皇城的面貌。
皇城又称宫城、大内,是北宋帝王生活议政的场所。皇城略呈东西短、南北长的长方形,周围五里,夯土内外均用砖包砌。恰好与《宋史·地理志》中“大内据阙城之西北,周回五里”的记载相吻合。
内城又称里城、阙城或旧城,为东京城的第二道城垣。全长11550米,折合宋里为20.63里,与《宋史》记载的“周回二十里一百五十步”大致相吻合。内城主要为商业和居民区,也是京都最繁华的地方。宋统治者在内城之中控制着东京的经济命脉。除戒备森严的各级衙署外,随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和食店,可谓“车马阗拥,不可驻足”。
北宋以前,黄河流经河南北部,由天津附近入海,距离开封数百公里。金代黄河向南改道,带着丰富的泥沙,致使河道淤塞,河床不断抬高,便形成了河床高于城的“地上悬河”。有的河段已经高出堤外平地10余米,站在河堤向下望去,犹如深谷沟壑。
考古发掘得知,开封城的地下,叠压着6座城池,而规模最大、最为壮观的是北宋东京城。唐代汴州城埋在地下10至12米深,北宋东京城埋在地下8至10米深,金代汴京城埋在地下6至8米深,清代开封城埋在地下约3米深。除了“城摞城”“墙摞墙”,还发现了许多“路摞路”“门摞门”“马道摞马道”的奇特现象,其叠压层次与规模,在我国5000年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御龙湾明代四合院遗址 图片来源:河南日报
洪水灌城 灾难遗址
北宋以后的近1000年间,黄河决口300多次,其中大水多次淹没开封城,一度把开封城淹没殆尽。
1642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因围困开封周王府未果后,扒开了黄河马家口大堤。当时正值大雨滂沱,咆哮的河水汹涌奔腾,决堤而出,直冲开封城,城内积水达10多米深。数月后洪水退去,高大的开封城墙几乎被黄沙淤平,州桥亦在水患中被淤埋于地下。大洪水致使城内36万人仅存活2万余人。在那横殃飞祸、城市沦陷的时刻,城中市民竟毫无察觉,活活被大水淹死。
2016年,因配合基建工程,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开封城东南一隅的御龙湾明代建筑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洪水留下的黏泥,至今尚有2至3米厚,整个城内的遗存,被基本完整覆盖在淤积黏土层下,白骨累累,惨不忍睹。
因为房屋垮塌后被整体淤埋,所以房间里的家具摆设仍保持着原样。根据房屋倒塌情况和人骨遗骸分布位置看,恰好印证了1642年黄河决口、洪水灌城的文献记载。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降临时,随着惊雷般的轰鸣,洪水席卷了大街小巷,不断升高上涨,没过屋顶,灌入门窗,根本分不清它是来自天上,还是地下。
御龙湾遗址发掘,还原了灾难降临时的场景。其中一处两进院落保存较完好,是明清时期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前后院均有北正房和东西厢房,前院与后院之间有环廊相通。两进院落里发掘出5具人骨遗骸,有的在床上,有的在房屋门前,有的在院子里。
遗址内还出土了很多散落的碎人骨。专家认为,碎人骨的出现,应与明末农民起义军围城和洪水毁城事件相关。据文献记载,明末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三次攻打开封,第三次围城长达四个月之久,城内物资供应全部中断,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多少个家庭故事,多少个在困境和死亡之间挣扎的悲惨场面,从发掘现场走向世人。
这种灾难遗产,是开封历次受黄河泛滥之灾的见证,是开封人民在灾难面前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精神体现,是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重要载体。
(原载于2020年10月30日《河南日报》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