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原创】饮食人生
简单的生活|减法的世界
清明假期前,办公室的同事都在计划着假期,几个女同事讨论的不是去哪里游玩,去哪里购物,而是讨论假期吃什么的问题,当然了女同胞们似乎人人天生都是美食家,一说起吃的总能绘声绘色把某种食物名称、形状、味道与别家的区别评价,描绘的头头是道,让人感觉此刻她们正在大快朵颐,可见美食有强大的驱动力,给人以满足感和幸福感。
舌尖留下记忆的地方,也是感情留下记忆的地方。
在西藏大家已经过惯了慢节奏的“清贫”生活,所以就有人说,“过了羊措拉山都是单身”,羊措拉山是前往我工作地的必经之地,看似一句调侃的话,实则非常有道理,西藏地域辽阔即便是当地的同事基本是也是跨县跨市工作,只有少数本地人在本地工作,这样一来一群好吃刁嘴的年轻人就组成了“饭团”,很有意思的一个名字,简单地说,就是几个甚至十几个人采取AA制的方式交伙食费一起入伙做饭,这样一来既减少了大家的生活费开支,不少饭友也成了朋友,在一起找到了无限生活乐趣,终究是饮食男女,酸甜苦辣咸总有一种味道能够打动你的味蕾,最终被波动心弦,几乎每个“饭团”里都会成就几段美好的姻缘,每个人在这里找回了属于自己生命本质的清香。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食物一方所爱。
由于工作原因,我常常会下乡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不是个例,在这里我尝试过一种名叫“臭奶渣”的食物,将奶渣放到牛肚里自然发酵,混合着牛羊肉粒、土豆、粉条、木耳等食材再添加臭奶渣熬制而成,真可谓是臭名远扬,香飘万里,余味令人回味无穷。同样,在一个叫勒布沟地方,气候宜人、风光旖旎,物产也相对要丰富许多,世代聚居此地的门巴族同胞把种植的苦荞磨成粉,然后在石板上摊至成一厘米厚的荞麦饼,裹上青菜、香葱、辣椒、午餐肉等食材,他们把这种饼叫“勒布沟汉堡包”,各种食材相得益彰,相互映衬饼的微微苦味被青菜的香化解,青菜的淡用辣椒增味,而午餐肉的搭配又让食材更加丰富,口感更好,一口下去唇齿生香。至此,想起一句话“无上美味在人间”,之前吃过的这些美味又在舌尖上萦回。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好吃的东西,都离不开亲情。
一个人的一辈子是与食物相伴的一辈子。舌头和胃的反应是真实的,我自小吃饭挑剔,要问我最爱吃的我肯定会说没有,要问我最不爱吃的,我能一口气罗列出七八样来,每种食物其中除了夹杂着浓厚的味道,还有烹制过程绵绵的情谊在里面。母亲善于厨艺,即便是最普通最简单的食材在她的精心烹制下也可以变得很美味,那时候的自己往往是叛逆的,读不懂粗茶淡饭里爱意。直到离家到了远方,不再有人为你守着饭点,不再有人为你荤素搭配,不再有人在你面前喋喋不休关心你的冷暖,一开始向往的自由有了,但时间久了也产生了厌倦,如今想吃母亲做的饭菜,想品尝家的味道,竟成了一种奢望,于是,我苦练厨艺在他乡拼命地寻找故乡的味道、家的味道。
我们口中细细咀嚼的,往往不是美味,而是让人变得更加柔软的亲情。
那年在麦收的时候,连续了下了几场暴雨,靠天吃饭的农民只能眼巴巴瞅着地里的金灿灿的麦穗而束手无策,后来收回家的麦子全都生了芽,我家也未能幸免,一季麦子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谁都一样。母亲将新磨回来的面粉烙成锅盔,父亲吃了以后喉咙里长火蛾子,一直到现在都拒吃锅盔之类的食物。家里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地种了,平时吃粮吃菜都是外面买,父亲前些年查出脑梗,住过三次医院,现在常年药物不断,医生开出了很多食物禁忌,当了一辈子农民的他,还是闲不下来,任凭儿女们怎么劝说也不听,拾起了几小块坡地,应季种上玉米等一些粗粮,有时候会在地里用上小半天时间除草施肥。他还在楼顶放上几个泡沫箱子,然后把土一袋袋提上楼装进箱子,种上香葱、蒜苗、青菜等应季蔬菜,一茬又一茬四季不断,父亲总是把菜择的干干净净分类装进袋子里让母亲从带到城里让我们尝鲜,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羡慕不来的,比如父亲的耕种劳作换来了收获的喜悦和满足。
诚然,人的一生全部在一粥一饭、一汤一菜之中。
推荐阅读:
张俊,陕西商洛人,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曾在驻藏部队服役,后考录公务员,现供职于西藏某县政府办公室。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