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下)
★旅游地点:上海博物馆一楼第一展厅
元代的剔红东篱采菊图圆盒,外髹枣红色漆,盒里及底部髹黑漆,中心雕的是一老者头戴风帽,身着袍服,策杖而行。后随一个仆童,双手捧着一盆盛开的菊花。大约是隐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到明朝,剔红的艺术就更加精致了。明嘉靖年间的剔红云龙纹八角盒,盖顶中央雕五扑龙纹与团寿,周边雕如意、珊瑚、犀角、宝珠、金钱、书卷、宝瓶、银锭、法轮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明正德年间的剔红人物楼台图圆屏楠木为胎,表面髹朱漆,外框后朽,用老红木镶边,柳安配樟木托底,用料考究。雕工更是了得,屏面雕楼台人物,楼内人物或弈棋或展卷或看书,台阶上两侍童抱琴而至,门口一人迎侍。河岸边一干人马风尘仆仆,赶来聚会,后跟一抱琴童子。高大的楼阁为山水、树木、流云环抱,水中鱼蟹出没,鹭鸶或栖息或飞翔或觅食,地面用十六瓣花卉纹锦地,水用波纹表现,天空的云纹则采用不规则的涡纹表示。这块屏的剔刻风格非常独特,雕刻的人物楼台繁多,但构图又十分合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永乐年间的剔红游归图莲瓣形盘,呈莲花形,盘内及边壁黄漆地髹枣红漆,雕庭院人物,院外祥云漂浮,碧波荡漾,亭后古松参天,对岸郁郁葱葱,主题纹样下面所雕锦地,以回纹代表天空,波纹代表湖水,八瓣花卉纹代表地面,四壁还雕着四季花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清乾隆年间的剔红胜游宝盒是方形盒,以绦环分割构图,盖顶雕了一艘游船夜行于水中,船篷内坐着三个人,一位戴冠,一位扎巾,一位光头,船头一童子在煮茶。周围山石林立,古树环抱,每一笔都勾勒得十分精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民国的剔红山水人物图圆盒成对,雕工细腻传神,盖面人物故事,周围树石环抱,布局紧凑合理,选型和纹理都细致神,剔刻精细工整,还有清晰的落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其他像剔红寿春桃形盒,山水人物花瓶等剔器艺术,也都是极尽精美。而物件也十分丰富,除了盒、盘等物,还有一些小盒子,雕工也是极精美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相对而言,剔黑和剔绿的漆器作品虽然也比剔犀的作品精致,表现的主题容量也大,但与剔红的工艺来对比的话,就显得黯然失色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螺钿萋斐”展示的是漆雕发展中的另一种用螺、蚌的外壳在漆器表面加以装饰的工艺,有厚螺钿和薄螺钿两种类型。厚螺钿镶嵌始于西周,至唐代大成,宋元时期工艺精进,钿片渐薄,迭出佳作。到了清代,薄螺钿艺术更臻佳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南宋年间的黑漆螺钿楼阁人物图菱花形盒是一只十二瓣菱花形的捧盒,黑褐色漆地嵌螺钿,盖面表现的是人物和庭院的景观,神态资仪生动,形态毕肖,长者策杖冠巾,侍从穿着有衬领的圆领衫。其余厅堂建筑、阑槛镶嵌都非常精细。盒外壁饰有缠枝花四十八朵,朵朵不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元代的黑漆螺钿人物图圆盒呈扁圆形,盖面黑漆嵌螺钿人物故事图,展外有执笏官员一人,穿戴宋式展翅乌纱帽、有衬领的圆领大袖袍服,前后四名侍者随形。屋内有一人衣冠不整坐于桌前,旁有书童侍立。房外山石古松清晰可见,云气纹满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清朝的黑漆螺钿山水图方斗口舒底敛,内壁镶银,外壁四面加饰螺钿,一面有七言绝句,一面用五彩螺片和金片为诗配图,画面上渔翁夜钓归来,倦卧船头,周围月夜空寂,树影扶疏,水边山石芦苇,屋外石阶青苔都历历可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还有一组小方盘,是西厢记里的人物,可以看到剧中的著名桥段,色彩鲜艳,十分细腻传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金髹彩妆” 是漆器的金饰工艺,品种很多,主要分为嵌饰与描饰两类,唐代最为流行的金银平脱工艺也是此类,最常见的是戗金和描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朱漆戗金人物花卉纹菱花形奁,虽然是南宋作品,便工艺还是很漂亮的。四层妆奁奁身通体髹朱漆,戗刻仁女二人,梳高髻,着花罗直领对襟衫,手中分别拿着团扇和折扇,旁有女侍,手捧长颈瓶侍立于侧。另外还刻着石径、藤凳、山石、树树,图画很生动细腻。因为戗了金,整个画面金光闪闪,十分富丽堂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填朱漆斑纹地戗金柳塘纹长方盒通体髹黑漆,盖面勾勒出坡石、塘岸、柳干,再细刻垂柳、水草、花卉,柳塘小景跃然盒面。盒盖的四周及外壁刻着各种时令花卉,如果新制成的时候大概也是极漂亮的。不过现在金漆剥落,看着就有点灰暗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识文描金舍利函以檀木为胎,由方形盖和须弥座式函基组成,通体髹浅褐色漆,用描金工艺作。盖面缠枝莲花和折枝牡丹花纹,外面布满了牡丹纹,基座堆饰狮纹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明朝的描金彩山水人物图长方盒大概收藏得比较好,颜色依然鲜艳。外壁由细竹蔑编制,盘心红漆描金彩漆人物故事图。主人身穿官服,站在中间,与桥上回身的抱琴童子对答,后面跟着三位侍者,或捧物或扛扇或挑担。大概是在行旅途中。盘内描金四季花卉,用色简洁艳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清中期的识文描金蝴蝶形盒造型别致,形似蝴蝶的扁盒,盖面髹黑漆,侧面整体描金,金饰很多,整只盒子看上去富丽无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黑漆描金云山楼阁图画盘髹黑漆描金,虽然没有人物,但是楼阁亭台一一毕现,山石古木构局合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闽风瑞光”专列福州脱胎漆器,这是在传统漆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朵奇葩,轻巧光亮,色彩丰富,开创者是清乾隆年间的沈绍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清宣统年间的沈正镐是沈绍安的玄孙,家传的漆艺制作的彩漆鳌鱼桃盘,由寿桃、荷叶形盘、鳌鱼底座等组成,果、叶、枝有机相连,主体部位髹薄料彩漆,色彩丰富鲜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蔡文沛线雕孙悟空战杨戬是泥胎塑像,用漆线雕装饰,两人开战的场景惟妙惟肖,人物服饰、盔甲等细节处也足见匠心,采用了特殊的“拨金”和“描彩”工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绿漆印锦描金山水扁瓶集多种工艺于一体,有描金彩漆、印锦贴塑、雕镂等,十分精美。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作品,因为年代较近,所以瓶子保存得非常完好。其亭台楼阁、花草树木表现得十分细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咱们中国传统的漆器艺术也博大精深,而近代的艺术发扬光大以后,更推陈出新,表现的手术更具多样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从展馆出来,看了看时间,才发现已经过午,手机里的微信早有同伴的微信留言:该吃饭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回看看了看展馆的入口,忍不住感慨,只是博馆无日月,感觉才不过随波逐流地看了一转,竟然已经过了半天。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自驾游:上海博物馆
1月仲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