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笔记:相对坐调笙
少年游
作者 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注释
并刀,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所产之刀,应该是像王麻子、张小泉剪刀之类的全国名牌。并念作bing,一声。
吴盐,吴地所出产的洁白细盐,也是名牌产品。但何以卧室里放盐?我查了半天没查明白,想一想,可能当时吃橙子像咱们吃菠萝用盐水浸泡一样,要避那酸劲儿,吃橙子可能会加点盐。但从语言上说,并刀如水,吴盐胜雪,是一种暗示、烘托,主要是为表现美女之白洁之清净。
锦幄,锦制的帐幕,指华美的住所。幄,音wo,四声,帐幕。
兽香,兽形炭或兽形香炉中冒出的香烟。
向谁行宿,到哪里去住宿。谁行,谁的地方,有一个版本写作“谁边”。
直是,只是,就是。
试翻译如下
并州产的刀子亮如水,吴地产的盐粒白如雪,女子的纤纤细手剥开新产的橙子。房屋刚刚变暖,兽形的香炉中烟气不断,二人相对着把笙调弄。
女子低声地探问情人:今夜您到哪里去住宿?时候已经不早了,城上更鼓已报三更。外面寒霜浓重马易打滑,不如不要走了,街上已经少有人行走!
赏析
这首词最显著的特点是审美风格的雅致,从语言说是精致,上片最能体现,用具、环境的烘托,只短短几句就把两个人温婉如玉的品格给表现得十分到位;从审美价值上说,更近中庸,也就是“乐而不淫”,讲究节制的美。这在下片上最能体现。你看他写的这个女子,对情人很是依恋,想挽留也是以商量的口吻说:“低声问:向谁行宿?”又是为对方着想说:“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多么可人呀!既有深情,还不给人增负担,真是男人所需要的美女呀。想一想前一段抄柳永的词,他所说的美女是怎样的?“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鳖子,别在那犹豫了,一块走吧,你也别当官,我也别在这依门卖笑了。这是啥情感?真实的,爱就是爱,直着说出来!你敢向别处宿,打死你鳖子!两相比较就会发现,周邦彦词里的情感,是修饰过的精致的情感,是男人需要、达官贵人需要(往往得不到,想想现在,多少落马官员是被二奶举报的)的情感,故而很得当时士大夫以及当下日子过得好的一些人的需要,是以文人对这首词都有极高评价,周济说:“本色至此便足,再过一分,便入山谷(黄庭坚)恶道矣。”陈廷焯说:听了这话“香奁泛话吐弃殆尽。”
由此也可以看出周邦彦词所描写的境界,就是有闲有钱人对审美的精致追求。其他的词大致都是这样,被奉为经典的实在太多,今天只从这首词所牵涉的故事,再介绍一首词,就结束。
这首词,据说是周邦彦嫖李师师(当时东京名妓有二,一个是她,一个姓崔,名字我记不住了,很多文人都为她俩写过词,但李师师名声更大一些,就是因为宋徽宗也和她好),宋徽宗来了,周邦彦躲起来,看到宋徽宗与李师师调笙,吃橙子,又听到李师师挽留宋徽宗,就填了这首词,并含着酸酸的心理送给李师师。李师师觉得这首词好,有一次忘情,竟然唱给宋徽宗听,宋徽宗就问是不是周邦彦写的,李师师瞒不住,说出实情。宋徽宗将周邦彦下放到地方去。周邦彦与李师师告别,就有了另外一首著名的词:
兰陵王·柳
作者 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首词,无论景语还是情语,都情真意切,极精致的描绘中,写出萦回曲折、深沉缠绵的情思,却又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然而,据王国维考证,以上所讲故事是假的。但历代文人都这么认为,都把这故事当作真的。这中间的心理实在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