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以出世之心入世,在入世之中修行

一、

在《小窗幽记》之中有一句话,叫:

宇宙内事,要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世间的事既要能够承担重任,又要善于摆脱羁绊,不能承担重任,就不能从事谋划事业的谋略,不善于摆脱,就没有超出世间的襟怀。

人生要以出世心境做入世的事业,又要以善于摆脱世俗羁绊的胸怀,去看待世俗之间的纠葛,而这也正如同儒学中所说的“内圣外王”之道,意思就是对内有圣人之心,而对外也具备入世谋事的王道。

而“内圣外王”更是人生活得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有的人以避世来修行,但是避世之后的修行,其实也失去了修行本来的意义,因为身处于红尘,但是强行脱离红尘,这样的修行状态本身就背离了修行初衷。

但是如果完全沉浸于红尘,少了一份洒脱,就更加糟糕,就好像世俗之中沉溺于物欲之中的人一样,不但驾驭不了物欲,反而被物欲牵引,这样的人生也是痛苦的。

所以,这两者状态都不是合理的,只有“内圣外王”的状态才能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它能在以圣人之态修心的同时,又能以智者之智去规划生活,用建功立业的过程诠释生命的意义,所以说这才是人生应该追求的最好状态。

唐朝时期的李泌,是一个在历史上少有的能够经历四朝的元老,他就是能够以出世之心境去入世,洒脱地出入于官场与山林之中,该仕时则仕,该隐时则隐,无所挂念,无所眷恋。

首先在玄宗天宝年间,当时李泌隐居在南岳崇山,他上书玄宗议论时政,受到了重视,但是也遭到杨国忠的忌恨,杨国忠就诽谤李泌讽刺朝廷,而李泌也因此被降罪,后来肃宗灵武即位时,李泌就一直在肃宗身边出谋划策,为平判立下了非常重要的功劳,权力甚至超越了宰相。

但是这个时候又遭到了其他大臣的猜忌,后来收复京师之后,李泌为了躲避灾祸,选择功成身退,进衡山修道。

后来代宗刚一即位的时候,又将李泌召到京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李泌此时并无推辞,顺其自然地接受了诏命,但不久又遭到元载的排挤,再次离京。

后来元载被诛杀之后,李泌又被召回,但是又遭到重臣常衮的排斥,再次离京。到建中年间的时候,由于发生兵变,德宗又将李泌招到自己身边效命,这就是李泌四进四出的过程。

我们在李泌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他能在关键时刻被朝廷重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了在世俗与山野之间从容转换的态度,这就是以入世之心出世,以出世之心摆脱世俗羁绊的道理。

“行”则能建功立业,“藏”则能修身养性,不管身居何处都能随缘素位,一切顺其自然,平静而又坦然地去接纳这一切所有。

二、

所以,人生真正的成功很多时候和自己拥有什么事物并没有太大关系,而是自己内在的状态。

因为在世俗之间可以得到一些东西,但是也要能承担“得到”背后的纠纷和羁绊,若能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事业的时候,才能避免在人生旅途之中,因为挫折和羁绊带来负面情绪,这样的心态比拥有本身更加重要。

王阳明曾经说过:“我亦爱山仍恋官”。

意思就是:我也爱在山中逍遥,同时也愿意在世俗中为官。

这就是“内圣外王”的状态,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正是用自己的行为践行了这一句“爱山又恋官”的境界。

王阳明的一生可谓是知行合一,从顿悟之后定国安邦,著书立学,驰骋沙场,而且也能开班讲学。

他可以身入仕途建功立业,不排斥红尘,但是也不执念于功名富贵,所以也可以随缘素位的面对世俗,不留恋不纠结。

在正德十四年时,宁王朱宸濠叛乱,当消息传到北京之后,很多大臣都震惊,只有王琼自信地说:“王伯安在江西一定可以擒获叛匪”,这个王琼就是非常赏识王阳明的一个人,他说的王伯安就是王阳明。

而当时,王阳明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叛,行到江西之时就听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就赶往江西,开始出兵讨伐朱宸濠,当王阳明集结大兵之后,朱宸濠的精锐部队刚好前往安庆,导致南昌城兵力空虚,于是王阳明开始攻打南昌,双方在决战三天之后,宁王战败。

但是这时,武宗身边的宦官心存狡诈,为了满足武宗的虚荣心,出馊主意让武宗亲自上阵,所以导致王阳明平叛的大功不能得到武宗的认可,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形,王阳明没有丝毫留恋,直接选择退出这一番政治争斗之中。

直到世宗继位之后,王阳明因为这件事情才被加官进爵。

而在这个事件之中,最重要的并不是王阳明有没有得到封赏的问题,重要的是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对于富贵得失没有丝毫留恋,且干脆利落地退出世俗纠纷之中的智慧。

这种状态,便是《小窗幽记》之中所说“善于摆脱羁绊”的道理。

一个人没有摆脱红尘的离俗之心时,必然会受羁绊的束缚,这样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只有以出世之心入世,在入世之中修行,才是应该秉持的态度。

作者|国学书舍

(0)

相关推荐

  • 《小窗幽记》:“人处在混乱的状态中,内心...

    <小窗幽记>:"人处在混乱的状态中,内心是怎么样混乱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人能清静安宁,眼前自然就会有别开生面的景象."   "人当溷扰,则心中之境界何堪:人遇 ...

  • 读书 | 《小窗幽记》精选(13)

    古诗词赏析丨读书丨小窗幽记(三) <集峭篇>(精选) 1.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 2.兴之所到,不妨呕出惊人心,故不然,也须随场作戏. 3.放得俗人心下,方可为丈夫.放得丈夫心下,方 ...

  • 十二花田 ‖ 清莲 ‖ 只为相知

    HUA TIAN 十二 花 田 忆王孙 忆王孙 ·三叠"小窗边" (一) 寒消暑涨不知年,画上春堤岸笼烟.菊竹梅兰笔底传.小窗边,沉醉其中难入眠. (二) 春秋卷里不知年,将相王侯 ...

  • 【今日读诗】改写人生︱红尘羁绊锁暮秋

    红尘羁绊锁暮秋 文/改写人生 阅尽江湖 你才有资格说归隐田园 世事看透 你才有资格说修篱种菊 生活不是为了赶路 而是感受路 花落成诗 风来成词 夏天的遗憾 终归被秋风温柔化解 不知你我牵手走过的路 是 ...

  •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有道是: "三千年读史,不外乎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于诗酒田园." 功名利禄 是红尘里的人生,叫做享洪福 诗酒田园 是出世间的人生,叫做享清福 这个世上,洪福好享: 山珍海味 ...

  • 中年人的成熟:放下面子,戒掉情绪,节制欲望(入世之心做事,出世之心做人)

    作者:安娜贝苏 来源:洞见 中年,是人生的分水岭. 年少时意气风发,以为一切尽可掌握. 半生已过,我们逐渐成熟平和,才在千帆过尽后看清中年生活真实的模样. 人到中年最大的成熟,莫过于:放下面子,戒掉情 ...

  • 70|如何用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在线收听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如何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听到出世入世,好像很严肃.事实上不然,我们要介绍的只是庄子特别强调的如何跟别人相处,要做到外化而内不化,外化就是外表与别人 ...

  • 庄子用3句话告诉你:人生最好的状态,便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每个人都希望活得悠然洒脱,无忧恣意,就像梦迷蝴蝶的庄周一般,超然脱俗于世外. 在庄子的眼中天道即无为,万物须顺应自然才得以发展,人也应遵守本心,方可达到精神自由的高度. | 然而何为幸福?何为自由? ...

  • 入世之心做事,事事美好;出世之心做人,人人简单

    入世之心做事,事事美好: 出世之心做人,人人简单 活着,无需做作.刻意迎合. 故作冷漠会让人敬而远之:卑躬曲膝会让人轻视小瞧. 虽然,谁都不能完全把握好火候,但做最真的自己就好. 世间唯真诚不被人拒绝 ...

  • 菜根谭:用出世之心修养淡泊之念,在入世之时保留志节之心

    菜根谭:用出世之心修养淡泊之念,在入世之时保留志节之心. 世俗之人总是将人生过的一片混乱,比如说身处于世俗中的人来说,本该塑造一个完善的人格,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应的成就,正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 ...

  • 以出世的精神 做入世的事

    作者:黄小邪 我应邀参加某文化座谈会,文创工作者欢聚一堂,把酒畅聊,尽兴时忘我,对诗声音太大影响到隔壁包厢的食客,引得投诉,遂道歉.当得知我们是文创工作者时,对方喃喃自语:"文化人更要注意嘛 ...

  • 最好的朋友:出世的智者,入世的强者,或者正常而阳光的普通人

     人的一生,会遇见的人何止千万. 而值得你用真心付出换来友谊的, 无非是这三种人: 出世的智者, 入世的强者, 或者正常而阳光的普通人. 一个人的朋友圈, 往往透露着这个人的素质. 刘禹锡是诗人,也是 ...

  • 出世的和尚,入世的画家——虚谷绘画高清欣赏

    虚谷(1823-1896),晚清民国时期著名花鸟画家,与任伯年.蒲华.吴昌硕齐名为"清末海派四杰",有"晚清画苑第一家"之誉.俗姓朱,名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