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送孩子手办,孩子倒父母茅台。人终究会变成自己讨厌的模样吗?

    文丨春辞 审核丨甜咖啡

    排版丨羽夜

    前几天,出现了一条称得上'父慈子孝’的新闻。

    新闻摘要

    新闻的内容大致是:一位老哥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他的经历,他有28个《火影忍者》的手办,但父母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将手办送了一半出去,事情爆发之后若无其事的来了一句:你都这么大了还玩小孩儿的玩具,而后老哥一怒之下,把父亲珍藏的茅台倒掉了。

    遗憾的是,后续微博搜索已经查询不到结果,或许是删除了,又或许是这条新闻从一开始就是假新闻。

    从这位老哥的立场上看,父母不尊重不理解导致家庭关系恶化,这是一种悲哀,从假新闻的角度说,新文化媒体捏造新闻利用主流社会对新文化爱好的破坏进行吸睛,这也是一种悲哀。

      当你的热爱变成了破绽  

    几乎所有的类似新闻,都是相同的格式。

    而在这些新闻的下面,往往都会接着这样的论调:

    “小孩子不懂事而已,别追究了。”

    “你这个手办才值几个钱?”

    “你都多大人了,还玩小孩子玩的玩具。”

    而更有甚者,会对对方的爱好开刀,挑痛点下狠手。

    对当事人而言有价值,是一切藏品和爱好在被侵犯的时候造成伤害的基础,而在类似的事件发生的时候,下方的评论口径也丝毫不令人意外的一致。

    借用胡律师的一句话:妈的,还有这种事,揍他狗日的。评论上的老哥们憋着一股火看不下去了,鼓励受害者一定要反击。

    在这些个新闻的固定格式之中,有这么一个主体,他们不了解爱好和收藏品的价值,他们对于被糟蹋的心血丝毫不为触动,而客体则是被糟蹋的藏品,还有憋屈的爱好者,还有这么一群观众,他们恨不得那些人都受到应该有的制裁。

    理解其中的价值,是对受害者造成伤害,让观众们血压升高的基础。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民法典条例中的财产权利明确规定了民事主体享有物权

    虽然民法典上明确规定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但类似的事件不停的再发生,没有尽头。手办,模型,电子产品被毁坏的新闻,实在是太多了。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叫被熊孩子毁了自己或亲友的手办藏品、贵重物品是怎么样一种体验,在这个问题下足有1388个回答,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可以囊括此类事件的共性。

    故事讲的是一个孩子在小的时候收到一个礼物,是一个300块的随身听。在那个几百块够一个家庭生活一个月的年代是非常贵重的礼物了,并且答主是一个很珍惜自己物品的孩子,在看到随身听被熊孩子干碎之后当时就去厨房拎掏火棍跟熊孩子打架了。

    那个年代的随身听是孩子们少有的娱乐手段

    事后被拉开之后,家里人劝慰他表示给他买一个新的,但熊孩子的母亲用很无所谓的语气说了和所有类似故事里的家长说的话,然后以孩子之间打架了事,并没有赔偿随身听。

    而像所有类似事件里高赞回答一样,答主详细描述了他是如何报复对方熊孩子家庭的:随身听300块,那么他就去砸对方的门,如果不道歉就修,修一次门要80块,随身听300块就砸4次门,砸到对方道歉为止。

    他就真的砸了对方三道门,而对方最后没有赔偿,也没有道歉。

    暴露年龄的05春晚小品《装修》

    在答主的自述之中,这一段让人很无奈:

    “没过一会儿,我爸到了。我拿着铁锤:今天谁来都不好使,我就问一句,赔不赔?”

    “他家里人看我爸来了,就嚣张的不行。说要赔门钱,又是骂我们家什么的。我爸在哪里道歉,我忍不了,铁锤一下子敲地上,问我爸,你做这个门一个多少钱?我爸反手给了我一个大耳刮子,你还敢说话?我憋着眼泪又问了一遍,要多少钱?”

    “我爸叹了口气说要八十块,我转头对着他家说,我的随身听300多,门一个80,今天我砸了一个,你家的门我还能砸三个!”

    “跟着就拉着我爸的手要回家,他们家追出来不让走,我把铁锤一横,再过来试试?”

    “我爸连连道歉,坐上我爸的自行车后我就哭了,一边拎着铁锤一边哭回家。”

    朱自清写父亲的背影,压弯了父亲的背影的东西之一正是来自街坊邻里亲戚朋友的看法

    在答主第二次砸门对方之后对方找上门,答主没有改口,又过了一星期,答主砸了对方家第三扇门,在这其间自然少不了答主父亲对答主的一顿胖揍,但对此,答主是这样说的:

    “他们来,我爸就打我,打我我也这么说,但我不恨我爸,那时候我就知道,那是他们家过来闹事,我爸才打的我。”

    故事的最后,答主砸了三扇门之后亲戚家再也没装过门了,他们怕了。

    在这个故事里,父亲的心中比起让孩子受委屈,亲戚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孩子理解并接受这一点。但也正是理解这一点,才让这个故事看起来像是个喜剧,其内核是完完全全的悲剧。

      不理解,不尊重,不在意  

    这个故事是悲剧的原因就在于,在父母的视角之中,孩子是比邻里亲戚的关系、传统观念更低一等的存在。而这种悲剧所有的共性便是,建立在不理解的基础上的破坏。

    为爱好付款是年轻人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但爱好等于玩物丧志这一观念已经在许多传统家庭的观念之中根植许久,使用的钱如果要超过预期就会被骂,怕麻烦的年轻人谎报价值已非常常见。

    诚然,对于还没有经济独立的学生来说在生活费里抠钱搞爱好是不推荐的行为,但谎报的前提就是「父母(或主流观念)是居高临下的」。

    这种居高临下,带来了两个问题,其一是不理解,其二则是不尊重。虽然有极少部分父母是尊重孩子并且愿意为孩子的爱好买单,但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不理解且不尊重的。

    对于孩子而言,爱好就是哪个提出的问题,他们只需要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也就是孩子本身,完全封禁他追求爱好的权利即可。

    2000年引爆舆论的《电子海洛因》一文充分说明了这个社会的主流对新文化有多强的压制力

    这种地位的差别在生活中有非常多的体现,绝大多数不会像毁坏那么极端,但本质却相同。

    就比如说:几乎所有的游戏玩家都一定听过的一句话:

    “你就不能暂停一下你手里的游戏过来帮我XXX吗?”

    而打Moba/MMORPG类的玩家也总会强调一点,游戏是不能暂停的。其中不乏很多有耐心的玩家苦口婆心的解释,但往往也收不到成效。

    归根结底就是,在他们的心中玩家打游戏的价值是不重要的,就像在上面的故事之中,在父母的心中,孩子的随身听是不重要的。

    不理解,往往比不尊重要更伤人,因为有的选择,却选择不去在意。

      当你的爱好被强行定价了  

    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将颁给了理查德·塞勒。他是行为金融学之父,在研究人类有限理性行为对金融市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理查德·塞勒

    金融市场听着很遥远,换一个简单的例子就会非常容易理解:一个人带着50块的电影票去看电影,但因为下雨却不得不支付25块的打车费,虽然电影票值50块比打车费的25块多,但有的人却会选择放弃50块的电影票而省下25块的车费。

    塞勒研究的就是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之中人类的理性会对估值的判断,在50块的电影票和25块的下雨车费差值中,个人的理性会对环境产生像是'雨天打湿鞋子好麻烦’'这部电影是不是真的值75块?’之类的判断。

    爱好被强行剥离了感性上赋予的额外价值,变成了单纯的物质化估值。

    如果这句话过于抽象,可以换个方式理解:一张奖状,对他人而言就是废纸一张,但对当事人而言却有可能是台下十年功的肯定与馈赠。

    很多孩子的收藏,就是在这里被另一个价值观所强行定价了。而这世上很多东西是不该被定价的。

    这个研究对于上述父母不在意孩子收藏平的情境的意义在于,他将「父母心中孩子的爱好的重要性>孩子心中孩子的爱好的重要性」这样的简单不等式拆开了。

    将这样的不等式拆开之后,回顾所有的类似事件,我们会悲哀的发现,除了大于和小于,我们极其难以在两个符号之间放下别的符号。因为在几乎所有的事件里,伤害都是单方面且难以被理解的。

    我们会发现,操纵着父母对熊孩子的作为不为所动的是千年来的封建思想,是主流社会对于新文化的不理解,是'大家都没有错,所以我也没错’的惯性思维。

    而在和父母的沟通交流之中就会变成无尽的行为估值升级:父母认为孩子玩物丧志,孩子认为父母不尊重自己,父母认为孩子反叛,孩子认为父母愚蠢……

    在这种行为升级之中,形成沟通壁障,人们将这种壁障称之为:代沟。

      手办就是年轻人的茅台  

    回到父母送孩子手办,孩子倒父母的茅台这件事,我们会发现两个有意思的点。

    其一,在这件事中孩子和父母互为受害者,也互为加害者;其二,手办和茅台,都是由复杂行为价值叠加的收藏品。

    茅台酒

    茅台有非常丰厚的外交历史,同时工艺复杂产量较少,这是收藏价值;收藏茅台酒在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拿出来喝长面子,这是社交价值;由于其社交和收藏价值,市场上有非常多的回收茅台酒,这为茅台带来了丰厚的二级市场价值……

    相同的属性,手办全部有。

    手办是日本舶来品,工艺上需要匠人手工负责后期的打磨、上色一类的工作,这是收藏价值;收藏手办在爱好者圈子里看着有面子,这是社交价值;由于手办的制作流程和发货,在市场上二手手办甚至可以比一手手办更贵,这是二级市场价值。

    只有在价值的属性相同的时候,才有真正把这些问题摆在台面上敞开了聊的机会。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更抽象的天平,他们对摆在上面的东西可能自己都不自知

    的确,在壁障已经形成的情况的极端条件下受害者们需要反击,因为反击是重新建立起沟通桥梁的手段,受害者如果不反击,那么加害者将永远不知道自己并不了解这些东西在受害者心中的重要性。

    但是,反击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冲突升级,任何形式的暴力都不能解决问题,迫于压力,更多的人在成年工作之后选择搬离父母独居。

    回归到所有类似事件产生问题的最初,说来也就一句'互相之间尊重’、'好好沟通’就能解决的问题,却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被不断的放大。在发展到毁坏藏品这样的恶性事件之后,谁对谁错早已不是问题的重点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