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堂】粉葛
来源
中药材粉葛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
相关名
无渣粉葛、干葛、甘葛。
产地
生于山坡、路边草丛中及较阴湿的地方。栽培或野生于山野灌丛和疏林中。
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通常在秋、冬两季采挖,除去杂质后,洗净,润透,切成厚片晒干即可
形态特征
粗壮藤本,长可达8米,全体被黄色长硬毛,茎基部木质,有粗厚的块状根。
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背着,卵状长圆形,具线条;小托叶线状披针形,与小叶柄等长或较长;
小叶三裂,偶尔全缘,顶生小叶宽卵形或斜卵形,长7-15(-19)厘米,宽5-12(-18)厘米,先端长渐尖,侧生小叶斜卵形,稍小,上面被淡黄色、平伏的疏柔毛。
下面较密;小叶柄被黄褐色绒毛。总状花序长15-30厘米,中部以上有颇密集的花;苞片线状披针形至线形,远比小苞片长,早落;小苞片卵形,长不及2毫米;
花2-3朵聚生于花序轴的节上;花萼钟形,长8-10毫米,被黄褐色柔毛,裂片披针形,渐尖,比萼管略长;花冠长10-12毫米,紫色,旗瓣倒卵形,基部有2耳及一黄色硬痂状附属体,具短瓣柄,翼瓣镰状,较龙骨瓣为狭,基部有线形、向下的耳,龙骨瓣镰状长圆形,基部有极小、急尖的耳;对旗瓣的1枚雄蕊仅上部离生;子房线形,被毛。
荚果长椭圆形,长5-9厘米,宽8-11毫米,扁平,被褐色长硬毛。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
粉葛与原变种区别
在于顶生小叶菱状卵形或宽卵形,侧生的斜卵形,长和宽10-13厘米,先端急尖或具长小尖头,基部截平或急尖,全缘或具2-3裂片,两面均被黄色粗伏毛;花冠长16-18毫米;旗瓣近圆形。花期9月,果期11月。
性味归经
甘、辛、凉。归脾、胃经。
性能特点
本品甘寒清解,咸入心肝血分,并具滑利之性。既善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使热毒从内而解;又兼利尿滑肠,导热毒从二便出。
凡斑、痘、疹属血热毒盛者均宜,尤以斑疹紫黑兼二便不利者用之为佳。
功效
生津,升阳止泻,解毒透疹。
主治病证
(1)用于外感发热头痛。
(2)颈背强痛,口渴。
(3)麻疹不透,热蓟。
食疗方法
桂花葛粉羹
桂花糖5克,葛根50克。先用凉开水适量调葛粉,再用沸水冲化葛粉,使之成晶莹透明状,加人桂花糖调拌均匀即成。
此羹甘甜润口,气味芬芳。此羹具有迟热生津,解肌发表的功效,适用于发热、口渴、心烦、口舌溃疡等病症。
葛根粉粥
葛粉200克,粟米300克。用清水浸粟米一晚,第二天溅葛根粉粥出,与葛粉同拌均匀,按常法煮粥,粥成后酌加调味品。
此粥软滑适口,清香沁脾,具有营养机体,时举阳气的功效,适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病症。高血压,糖尿病,腹泻,痢疾患者宜常食之。
葛粉饭
葛粉200克,粱粟米饭500克。先用滚开水将饭淋湿,加人葛粉拌匀,放入豆鼓汁水适量,在旺火上煮熟。适当拌以调味品即可食。
此饭具有清心醒脾,促进智力的作用。适用于狂症,心神恍惚,言语失常,记忆衰退等病症。
葛粉
猪胰汤葛粉50克,猪胰半具。将猪胰洗净切薄片,煎水,待猪胰熟后,加人葛粉调匀,酌加五味调料,即可食用。
此汤鲜香适口,具有生津止渴,降糖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消渴,多尿等病症。
炮制方法
洗净,除去外皮,切片,晒干或烘干。
广东、福建等地切片后,用盐水、白矾水或淘米水浸泡,再用硫黄熏后晒干,色较白净。切片,晒干。
煨葛根:先以少量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后,将葛根片倒入,上面覆盖剩下的麸皮,煨至下层麸皮呈焦黄色时。
随即以铁铲将葛根与麸皮不断翻动,至葛根片呈深黄色为废,取出,筛去麸皮,凉透。 (每葛根100斤,麸皮25斤)
故事一
相传盛唐年间,某山脚下住着一对夫妻,男称付郎,女叫畲女,男读女耕,十年寒窗,付郎高中进士。
本是喜从天降,付郎却烦恼满怀,只因长安城里富家女子个个艳若牡丹,丰盈美丽,想妻子长年劳作,瘦弱不堪,于是有心休掉畲女。
他托乡人带信回家,畲女打开只见两句诗“缘似落花如流水,驿道春风是牡丹”,畲女明白付郎将要把自己抛弃,终日茶饭不思,以泪洗面,更是容颜憔悴。
山神得知后,怜爱善良苦命的畲女,梦中指引畲女每日上山挖食葛根,不久,畲女竟脱胎换骨,变得丰盈美丽,光彩照人。
付郎托走乡人后,思来想去:患难之妻,怎能抛弃!于是快马加鞭,赶回故里,发现妻子变得异常美丽,更加大喜过望,夫妻团圆,共享荣华。
从此畲族女子便有了吃食葛根的习俗,而且个个胸臀丰满,体态苗条,肤色白皙。
故事二
传说古时湘西某土司的女儿与一个汉族小伙子相爱。由于双方父母坚决反对,这对恋人相约遁入深山老林之中。
入山不久,小伙子因身染重疴,神志不清,面色赤红,疙瘩遍身。姑娘急得失声痛哭,哭声惊动了一个仙须鹤发的道士,马上给小伙子服用一种仙草根,旬余即愈。
后来他们知道,这种仙草叫葛根。遂长期服食,两人都身轻体健、皮肤细腻、容颜不老,双双活过百岁,被人传为美谈。